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歌苓作为著名旅美作家,她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中有许多是关于错位爱情的书写。按照其作品中所关注的对象,将错位爱情分为同性恋题材的错位爱情、乱伦题材的错位爱情以及身体残缺者的错位爱情。她独特的言说方式下的错位爱情蕴藏着她对"人性"的探索,凸显出具有当代锋锐精神特质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文学理论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2.
焦仲卿作为古典文学史上典型人物形象长廊中富有个性的殉情者,在孝道与爱情的冲突中,他最终选择了为爱情以死抗争的道路,作品令人信服地展现了这位忠贞爱情的殉情者性格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司汤达写爱情颇具现代意识。他总是把人物置于常规之外的险恶之境,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物的潜能。其中数《帕尔马修道院》中法布利斯与克莱利娅在监狱之中的爱情最为艰难,不过也恰恰是在监狱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才呈现出与常规爱情不同的断续、激烈、紧张、震撼的新面貌。面对避无可避的社会大监牢,他们宁肯选择危险丛生的监狱,以获刹那瞬间的燃烧。  相似文献   

4.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玫瑰既象征艾米莉对爱情的渴望,也预示其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毁灭;福克纳借玫瑰表达其对艾米莉深切的怜悯之情和沉痛的缅怀之情,从而使这个短篇小说成为美国文学里一朵永远绽放的玫瑰。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故事,不仅仅是对纲常礼教,对人格摧残的揭露,更是汉末人们追求独立人格与爱情幸福、亲情孝道之间矛盾的反映.刘兰芝、焦仲卿二人既是忠贞爱情的捍卫者也是早期封建纲常礼教的判逆者,他们的爱情悲剧,折射出人们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美好爱情的期冀.  相似文献   

6.
1925年底到1927年初,集中了鲁迅几乎全部牵涉爱情婚姻的作品,而写于此期间的全部六篇小说都在思考至爱者或身份关系上至密者之间的关系形态,这正是鲁迅此期间复杂爱情心态的呈现.《铸剑》写于这一时期的末尾:鲁迅下定爱情决心并付诸实施的时间.通过对鲁迅与许广平书信的考察,认为从眉间尺到宴之熬是鲁迅爱情心路的过程与精神结果,爱情同时促成了鲁迅于此时精神生命大转折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 爱情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上的诗情慰藉,已成为古老而永恒的文学母题,令古今中外男女作家为之倾尽笔力,演绎出千姿百态的爱情婚姻故事。新时期爱情婚姻小说随着刘心武《爱情的位置》一文破土而出后,呈现着炫人的景观。特别是做为爱情婚姻天然承载者的女  相似文献   

8.
痴于情,是《聊斋志异》爱情世界中的第二境界,它炽诚感人,动及心魄。负情,是蒲松龄笔下爱情世界里最为深沉厚重的一个境界,于世人,犹觉愤然可悲,入鬼域,则更感其凄然可惨。揶揄有欲无情的衣冠禽兽,是蒲松龄所描绘的混混沌沌婚恋世界的又一领域。《聊斋》之为孤愤之书,具有着穿透时代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张欣的最新力作《不在梅边在柳边》与她以往的小说模式有所不同:是一部夹杂着爱情、谋杀、复仇、悬疑的小说.小说中的女性梅金是一个亲情的孤立者、爱情的懦弱者、事业的打工者、欲望的失败者.梅金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张欣对都市白领丽人的人格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皇帝权力无限,然而真正获得爱情者却很少。分析皇帝这个特殊群体的爱情状况,探讨其类型并分析其爱情悲剧的成因,能够帮助人们从这一特殊角度去认识古代的皇帝。  相似文献   

11.
《伤逝》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明显受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它诠释了鲁迅对爱情的理性认知,关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爱者(子君)逝去,不爱者(涓生)伤着。鲁迅关注的不是觉醒者反抗的过程和"同居"成功的结局,而是反抗者成功以后,他们面对的将是什么?爱情的悲剧,实质上根源在于女性没有经济权。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广西众多作家对物欲、肉欲和门户观念等支配下的世俗爱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以生存为由的爱、接受游戏规则的爱和爱的懦弱者也提出了严正质问。与此同时,在理想主义光辉的烛照下,作家们书写了真爱的榜样,抒发了对柔情的赞美,对敢于担当者的高歌,使爱情走出了世俗的泥沼,迈向理想的彼岸,体现了介入生活的顽强的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3.
感情作为深层心理是主体对有意义对象形成的反应,包括友情、亲情、人之常情,其中最突出的是爱情和婚姻,爱情是有距离的,婚姻则是没有距离的,所以婚姻中有痛苦、烦恼和折磨。《三十八岁时的爱情》抒写了人到中年后宽容而充满自信的爱情,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三十八时的爱情》是充满智慧的爱情,感性中包含理性,既具有哲理,又富有诗意,简单而琐碎的日常生活在"刘家女"笔下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调侃、大气和幸福。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描写爱情婚姻,多次提到桑林,桑间或以桑比兴。其原因在春秋时期有媒氏在桑林中令男女相会之习俗,中春之月奔者不禁的婚姻是当时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的婚姻的一种补充,这种习俗源于远古殷商民族以桑林为祭礼高媒神之神社,更由于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之追求和社会对人口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伊万·布宁(1870-1953)是俄国现代著名作家,享有世界声誉,被认为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经典”作家。布宁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以中短篇小说成绩最为卓著,他“把得到世界公认的俄罗斯式短篇小说或不大的中篇小说体裁发展到高度完美的程度”。在题材上,除开描写农村的作品外,以爱情为线索的作品比重最大。他的这些爱情小说的主要特点是爱情的悲剧性和畸形性,其中贯穿着一个基调:爱情与死亡。本文试图对这一基调作一番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先锋小说家墨白的中篇小说《爱情的面孔》讲述了主人谭渔与情人约会的故事,然而作者却戏剧性地在谭渔爱情的追寻中使其遭遇诱惑,最终落荒而逃。小说是作者以个人言说的方式对现实人生的深刻讽喻,其中,围城内外的交困,真与幻的迷离和让人猝不及防的生命戏剧化扭转,是作者最为焦灼的人生讽喻,这些形成了墨白小说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爱情看起来是两性间的私人化感情 ,实则内含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 ,从爱情之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结果看 ,女性在爱情中表现出客体、牺牲、隐忍的不平等景观 ,因此 ,有必要从女性角度、从性别公正角度建构两性合谐的爱情。  相似文献   

18.
况周颐是晚清的风流才子,一生有过很多的爱情经历,桐娟、卜娱、傅彩云等几位女子建构了他多彩的爱情人生,形成了他独特的爱情体验。同时,他也找到了表现内心情愫的独特方式,主要有三种:伤春悲秋,悼亡,咏美人词。  相似文献   

19.
周玉冰  李明  刘辉 《科技资讯》2010,(30):221-221
爱情在大学里已经变得随处可见,它有着与生俱来的魔力,它让每个男孩都变成诗人,让每个女孩都像个公主。对于很多大学生,爱情已经成了必需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失去爱情时,有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有人却一反常态,沉静顿悟。爱情让人迷惘,于是有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让人欲罢不能,于是有了"只教人生死相许"。关于大学生的爱情现状,人们见仁见智。有人说,大学里的爱情是廉价的,只是摆脱孤独和寂寞的工具;也有人说,爱情是神圣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亵渎,作为在校大学生暂时还没有能力谈论爱情。当代大学生真的应该认真地思考,究竟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又能从爱情身上收获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王娇鸾百年长恨》中男女主人公死亡的情节建构有巨大的审美差异。男主人公周廷章贪财慕色,只享受色欲生活,不担负社会责任,最后难逃被惩罚而死的结局,周廷章之死是对道德败坏者的警醒,对情感游戏者的惩戒。女主人公王娇鸾追求真爱,但被人愚弄,还被世人贴上"荡女"的标签,王娇鸾选择死亡,是爱情坚持者的绝望,是对人格尊严被亵渎的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