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ER精细复合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歧发 《科学通报》1992,37(7):665-665
一、引言 复合材料是当前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利用复合材料的乘积效应和加和效应,通过改变复合材料的复合度、联结型和对称睦可以大幅度地调整其物性张量元的数值,从而实现最佳的配比以获得较大优值,甚至可开发研制出具有新效应的新型材料。然而,在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制备中,选择合适的基元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2007,52(18)
以卵黄蛋白原(Vtg)为生物标志物,采用半静水式暴露体系,研究了17β-雌二醇(E2)、壬基酚(NP)及其混合物对雄性泥鳅的雌激素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5μg/LE2在21d之内可诱导雄性泥鳅体内Vtg含量的增加,呈现时间-效应关系;NP也能诱导雄性泥鳅体内产生Vtg,呈明显的时间累积和剂量-效应关系,但其雌激素活性相对较弱;E2与NP混合物对雄性泥鳅体内Vtg的诱导也呈时间和剂量相关,其诱导能力显著性地强于单一化合物,且混合物对Vtg的诱导量高于两种物质分别作用时Vtg诱导量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及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加铺层厚度设计方法(包括加筋设计).这一设计方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疲劳损伤效应、接缝传荷能力、地基支承条件及加筋作用对加铺层设计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7β-雌二醇、壬基酚及其混合物对雄性泥鳅的雌激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卵黄蛋白原(Vtg)为生物标志物,采用半静水式暴露体系,研究了17β2-雌二醇(E2)、壬基酚(NP)及其混合物对雄性泥鳅的雌激素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5ug/LE2在2ld之内可诱导雄性泥鳅体内Vtg含量的增加,呈现时间-效应关系;NP也能诱导雄性泥鳅体内产生Vtg,呈明显的时间累积和剂量一效应关系,但其雌激素活性相对较弱;E2与NP混合物对雄性泥鳅体内Vtg的诱导也呈时间和剂量相关,其诱导能力显著性地强于单一化合物,且混合物对Vtg的诱导量高于两种物质分别作用时Vtg诱导量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及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加铺层厚度设计方法(包括加筋设计)。这一设计方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疲劳损伤效应、接缝传荷能力、地基支承条件及加筋作用对加铺层设计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认为,恶性细胞的种种癌的特性,起因于染色体或染色质功能的改变。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的狄保罗(Dipaolo)等,单独或合并地使用了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或病毒的致癌剂以及非致癌剂,在体外测定了它们对细胞染色体的直接效应和远期效应。他们发现,加了致癌剂后,其直接效应可以是染色单体型畸变,以及染色体型畸变。究竟这些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液晶     
刘家冈 《科学通报》1980,25(2):64-64
液晶的非线性效应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已引起广泛的研究(见文献[1]及其中的参考文献)。一般而言,液晶的非线性效应可分为三类。(ⅰ)液晶物质本身是非线性的(换言之,其耗散函数是高于二阶多项式的函数,参看文献[1,2]);(ⅱ)非线性的光学性质;(ⅲ)有关方程线性化后遗留下来的高阶项的效应。本文要讨论的是第一类的非线性性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受到极大的关注,这种新奇的合金已开始在工业、能源,宇航,医疗、国防及各种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所谓形状记忆效应,是指一种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成型为一种形状,而在另一温度下又可变回成型前的原始形状。这种效应是一九六一年美国马里兰州海军武器试验室的科学家威廉、布赫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的。他制造了第一种具有形  相似文献   

9.
千粒重是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和改良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在千粒重QTL qTGWT1-1初定位的基础上, 利用分别在第1染色体短臂RM1-RM3746和RM151-RM243区间内呈杂合而背景纯合的2个水稻剩余杂合体(residual heterozygous line, RHL), 衍生两个F6群体. 对千粒重QTL进一步分析, 在初定位的QTL qTGWT1-1所在区间检测到两个效应大小相近、方向一致的紧密连锁QTL Gw1-1和Gw1-2. 应用SSR标记检测, 从其中一个RHL衍生群体中筛选到杂合区间分别为RM151~RM10404, RM10381~RM243, RM10435~RM259和RM10398~RM5359的4个单株. 应用SSR标记进一步检测4套F2群体, 从每套F2群体中分别筛选到母本珍汕97B和父本密阳46纯合型材料各10株, 自交获得4套近等基因系材料并考察其千粒重. 利用交迭重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析法, 将千粒重QTL Gw1-1和Gw1-2分别界定于392.9 kb的RM10376~RM10398区间和308.5 kb的RM10404~RM1344区间, 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母本珍汕97B, 两个QTL之间表现为积加作用. 这两个QTL的遗传分解为其克隆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气功,是人体能量转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可增强体质和防治多种疾病.探讨气功外气对人体的生物效应或了解治疗疾病的机理,是有重要意义的.近年来,国内对气功外气的生物效应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气功对大肠杆菌的杀伤和增殖效应,对家兔红细胞电泳率的影响等.我们曾应用荧光探剂方法研究中药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本文继续应用荧光探剂ANS(1-苯胺-8-萘磺酸),AS(n-蒽硬脂酸n=7,9,12)和NPN(N-苯基-1-萘胺),以观察气功外气对鼠肝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自加热效应下,对有、无AlGaInN电子阻挡层的两种发光二极管芯片进行了数值研究系统分析了芯片能带结构,载流子输运与分布特性,内部焦耳热和复合热特性,内量子效率衰落的物理机制,并讨论了不同俄偈复合系数在自加热效应下对效率衰落效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在p-GaN层与活性层间插入AlGaInN电子阻挡层后,效率衰落效应得到显著改善,芯片结温明显升高.俄偈复合热不是内热源的主要贡献,可忽略不计.效率衰落效应受芯片结温影响不大,电子漏电流与俄偈复合是效率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钱人元 《科学通报》1982,27(17):1049-1049
前文已报道聚N-乙烯基咔唑(PVCz)-2,4,7三硝基芴酮(TNF)(1:0.5)电荷转移复合物的暗导,其伏-安特性的非欧姆部分电导的对数与V~(1/2)成线性关系,但其斜率与Schottky或Poole-Frenkd效应的计算值均有偏差。为了更好地判断暗导的非欧姆性是来自界面效应还是来自体效应。作者改用对称的金属电极夹心池进行暗导伏-安特性测定,采用电子逸出功不同的金属电极,如金电极(逸出功5.leV),铜电极(4.7),银电极(4.3),所得结果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3.
徐复 《科学通报》1964,9(8):706-706
近几年来,人们详细地研究过等离子体某些运动状态的不稳定性,如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和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等等。本文先根据雪铲模型讨论收缩效应的运动不稳定性,其次指出,在径向运动情形下,稳定性不只和加速度有关,而且也和速度等其它因素有关,因此,它并不相当于平面情形的Rayleig-Taylor不稳定性。 1.收缩效应的运动不稳定性在雪铲模型里,如果假定在某时刻t_1出现径向、周向和轴向的微扰动γ,θ,z,并以初始时刻to的位置θo、Zo以及时刻t为自变量,则在假定(γ,θ,z)的形式为(γ(t),-iθ(t),-iz(t))eimθo ikzσ之后,就可得到线性化的扰动方程(采用高斯单位)为:  相似文献   

14.
孝文 《科学24小时》2010,(12):14-15
把动2物01送0入年太,太空空,然旅后行再已安经全变地得把非它常们平送常回,但地是球在。5虽0然年尤前里,人·们加甚加至林还等不被清认楚为是是否太能空竞赛的早期英雄,但那些被送入太空的动物们才是太空探索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15.
扫描隧道显微镜现在几乎已是人们的常规实验设备了。它的原理是电子隧道效应。最近,国外有人提出用类似的光子隧道效应也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显微图像。所谓光子隧道效应,即人们早在牛顿时代就已知道的一种光学现象——受抑全内反射(frustrated  相似文献   

16.
马鸣图 《科学通报》1985,30(14):1113-1113
在前一项工作中,我们研究了拉伸和拉伸加压缩对双相钢的流变应力和矫顽力的影响,发现拉伸加压缩后的矫顽力低于单纯拉伸者,这一现象与钢中的Bauschinger效应十分相像。本工作将研究中间时效对Bauschinger效应和矫顽力的影响,以寻求流变性能和矫顽力行为之间的进一步相似性和差别。  相似文献   

17.
吴旻 《科学通报》1980,25(5):239-239
自Latt于1973年用5-溴脱氧尿苷(BrdU)加荧光染料33258-Hoechst的方法查出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以来,若干实验室根据各自的条件,不断地建立和改进了各种姊妹染色单休差別(SCD)染色方法,以便获得清晰满意的标本,用于研究染色体的组成、DNA复制、损伤和修复等各种基本问题,乃至检查各种致突变物-致癌物对染色体的作用等。由于计算SCE比畸变更客观、方便,对许多致突变物-致癌物的作用又非常敏感,表现出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因此,目前已把SCE列为测检致突变物-致癌物的常规指标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稀有鮈鲫模型研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银具有优越的抗菌性能,现已被很好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医疗卫生、水处理等多个行业中.然而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也同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采用小型实验鱼类——稀有鮈鲫,探讨了商品化纳米银在水处理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1~20 mg/L)的水生毒理学效应.通过24 h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纳米银(LC50 12.79 mg/L)毒性效应远远低于银离子(LC50 22μg/L),尽管银离子与纳米银的生物富集效应并不明显,但它们同样可进入鱼体内,并引起相应靶器官的毒性作用,表现为鳃组织与肝脏表面显微结构的明显损伤效应.由此可见,水体中由于纳米银的应用而导致的潜在生态毒性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教育现状,各地深入开展"减负增效",有望逐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象。本文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减负"又"增效"。  相似文献   

20.
黄享升 《科学之友》2010,(5):167-167
针对当前教育现状,各地深入开展"减负增效",有望逐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象。本文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减负"又"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