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增压柴油机,增压天然气机,小型蒸汽动力装置与压缩蒸汽热泵组成的三类联合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热泵动力选择的原则,研究表明,在合理利用用户所在地能源资源的前提下,应优选高效节能,利于环境保护的热泵动力。  相似文献   

2.
就蒸汽喷射式热泵在造纸机烘干部供热系统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重点就纸机干燥部供汽系统中蒸汽喷射式热泵的种类、蒸汽喷射式质量调节热泵系统的设计分析以及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节能减排,并根据用户负荷需求,设计出合适的高温蒸汽热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高温蒸汽热泵设计优化方法。首先根据选取的高温蒸汽热泵结构,说明系统各子系统的选型并研究高温蒸汽热泵的系统机理,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提出了高温整齐热泵的■效率计算方法;然后确定了系统结构参数优化问题的优化参数,以■效率和总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基于多目标人工蜂群算法(multi-objectiv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MOABC),建立高温蒸汽热泵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对不同工况下的系统■损失以及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分别进行了MOABC的优化。结果表明,使用■效率作为能效指标可以提升高温蒸汽热泵系统的能源品质;而使用COP作为能效指标则降低了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4.
工业热泵的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程集成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热泵的技术特性,指出各种形式热泵最适宜的总复合曲线形状,并导出了一个判断工业热泵经济上可行的指标-临界COP,它是输入能量价格与热价之比γ、设备价格与热价之比γ及投资回收期PBP的函数,通过分析各种形式热泵的COP,Cr^-的关系曲线,讨论了γ、PBP,λ对该指标的影响,认为γ对COP的影响最大,PBP次之,λ的影响最小;机械式蒸汽再压缩式热泵及第2类吸收式热泵经  相似文献   

5.
基于MEMS技术微型蒸汽压缩式热泵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基于无排气阀微型三角转子压缩机的优化设计,研制了微型蒸汽压缩式热泵的样机.考虑了压缩机与动力系统的匹配问题,对微型空冷冷凝器、微型蒸发器及毛细管长度的匹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制的微型热泵重4 kg,几何尺寸为260 mm×250 mm×120 mm,可以产生约300 W的制冷量,制冷系数cCOP达2.0以上,采用高效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可持续稳定运行90 min.  相似文献   

6.
喷射式热泵的设计计算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针对蒸汽热泵工质的特点,从气体动力学原理,将热泵的工质与性能参数用气体动力函数来表示,对具有吸入室,混合室和扩散室热泵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喷射式热泵性能分析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结构优化思想,提出了喷射式热泵结构设计方法,对热泵的结构参数按最佳喷射系数,最佳压缩比和最佳温升比进行优化计算,建立了完整的喷射式热泵性能分析和结构设计理论、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汽机热泵系统的内可逆数学模型,并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汽机热泵系统由内可逆汽机循环和内可逆压缩式热泵循环组成.在动力部分保持一定的输出功率和热泵部分保持一定的制热率的前提下,以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研究,得到了系统运行参数、汽机效率、热泵cop和系统性能系数随无因次输出功率和无因次制热率的变化关系.算例研究显示动力运行参数随输出功率趋于线性变化,热泵cop的变化明显,系统性能系数随输出功率和热泵制热率的增大均增加.优化结果可为汽机热泵系统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学校食堂太阳能热泵系统与蒸汽采暖方式比较进行分析,对太阳能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运行原理,工作流程,以及改造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热泵原理及其国内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热泵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对热泵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热泵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叙述,尤其是对国内热泵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基于热泵的优点,热泵技术将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LiBr吸收式热泵海水淡化工艺流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LiBr吸收式热泵应用于多效蒸发法(MED)海水淡化工艺流程是海水淡化领域的一个新的设计概念。本文对这种热力循环进行了描述和论证,证明此工艺流程技术上是可行的。它利用低温乏汽的热能,使供给MED流程的蒸汽量高于热源提供的初始蒸汽量。蒸汽量变化的理论最大比值为1.301,给出的理论值可供经济分析作参考。对于核供热反应堆用于海水淡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吸附式热泵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泵循环效率的热力学模型,以便确定系统的操作范围和最佳设计参数。热力学模型分析计算表明,控制系统效率的主要参数是:吸附器的型式和吸附剂性能以及热泵循环的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泵型空调机组室外机换热面积通常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的特点,对室外机换热面积变化对其换热量及机组性能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别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测试了室外机沿制冷剂管路管壁温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室外机传热和制冷剂流动计算模型,并对以R22为工质的一机组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内的相变过程均为非定温过程,但温度变化较小,且供热时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大于制冷时作为冷凝器的室外机的压降。当室外机换热面积远大于室内机换热面积时,室外机换热量和机组性能系数均随换热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远较换热面积减少的比例小得多。且在制热工况下的影响远小于制冷工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非共沸混合工质(以下简称NARB工质)热泵节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压力和充注浓度对热泵的性能系数、容量控制和热负荷等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混合工质比纯工质具有明显节能效果,这种效果随着混合工质中低沸点工质浓度的增加而加强,但受实际装置所限,存在着一个最佳浓度和压力选择问题。本文还对三元混合工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二元工质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脱水蔬菜加工的特殊要求,研制出热泵型多功能食品干燥机,开辟了一种国内新型半干燥及干燥方便食品的加工工艺及设备,讨论了样机的设计工艺和特性。得出了热泵、电阻加热系统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对热泵系统效率进行评价,对性能系数(COP)和火用效率这两种热泵系统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火用效率评价方法弥补了COP评价方法中的不足,将两者相结合评价热泵系统效率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设计研究出一种采用自动变频调速容量调节的热泵系统,对其工作机理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热泵系统按质调节方式运行,采用自动调频变速实现容量调节是可行的。当采暖对象温度改变时,热泵压缩机的转速和热量输出在负反馈调节环路的作用下也相应变化,从而保持采暧对象的温度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温吸收式热泵工质对水/乙二醇在管内流动及对流换热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描述能量损失与(火用)损失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及实验研究,获得了能量损失及(火用)损失分布。  相似文献   

18.
沸石-水的吸附特性及其制冷/热泵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吸附理论,利用朗格缪尔模型和巴兰尼吸附位能理论模型对沸石13X-水的实测平衡数据进行等温吸附曲线拟合。计算出沸石13X对水的单层分子吸附能力以及等量吸附热。以朗格缪尔模型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绘制出沸石13X-水吸附对的lgp-1/T图。该图用以对吸附制冷或热泵过程进行热力分析,揭示出工作条件对吸附系统循环特性的影响,为吸附制冷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换热器传热效率与强化对高温热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液换热器是高温吸收式热泵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传热效率及其传热强化对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热泵系统的设备费和操作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计算了不同传热效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换热器传热温差与(火用)损及传热效率的关系,提出采用强化传热元件和评价热泵系统性能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20.
恒功率变量泵的单片机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恒功率变量泵的输出功率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单片机进行恒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实现方案。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恒功率控制效果,减少原有恒功率控制存在的近似误差,适应工程机械中发动机与泵联合工作时发动机多功率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