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特点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特点,进而提出高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形势下,理科非物理专业基础物理实验课改革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隶属于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足在1981年成立的物理系,以及2003年成立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基础上于2010年组建而成。经过30余年的办学,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借助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对口援建,学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拥有“自治区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物理学硕士点”和“自治区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等教学与科研平台,拥有“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碳化硅复合陶瓷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践教学、科技刨新和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健的科技平台,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协调发展、教学教研与科技创新并重、苯础研究与应用了开发相结合,在新疆高校物理学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教学研究型院系。  相似文献   

3.
刘应开     
刘应开,男,1970年1月出生,1993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在西南大学物理系攻读凝聚态物理方向硕士学位,于1998年7月获婵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3年1月在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团簇与纳米科学研究方向博士学位,2003年1月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在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与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光学性质和器件研究。2005年9月回校工作,现为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凝聚态物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教育部进行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核心指标,而近代物理实验是整个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当前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文章阐述了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初步改革、实践与探索,并总结了实验改革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曲园学人     
正刘晓兵,男,1983年10月出生,山东淄博人,现任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理研究,山东省激光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留学人员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2006年6月毕业于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获物理学学士学位;2006-2011年期间在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研究生学位,2009年9月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提前毕业,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2月至2016年9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地球与星球科学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德国拜罗伊特大学BGI高压中心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6.
广州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始建于1993年,1996年获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再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曾在1996年和2003年两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1998年和2003年两度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学科,其附属实验室固体物理与材料研究实验室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凝聚态物理是三峡大学重点学科,设有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凝聚态物理研究和材料科学研究。以一批装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室为科研基地,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力的师资和科研队伍,整体上比较年轻,特别是培养形成了相当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攻关能力,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多项科研项目和论文获省、部级奖。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回顾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然后简短介绍了目前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最后,着重讨论了最近十年中凝聚态物理学科老师在纳米物理、表面物理、超导材料及应用、理论和计算凝聚态物理等几个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高校"凝聚态物理"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于2011年,2012年获得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编号:12TD008)。团队骨干成员为四川师范大学14名教授和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小尺度物质的磁学和光学性质,覆盖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和原子分子物理等多个领域。团队负责人赵国平教授为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近年来,团队获得各类项目资助40余项,经费6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发表论文被SCI检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互动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高校物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光电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在现有的理论物理、光学和物理电子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以光电信息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于2005年申报成功的,研究范围覆盖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6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粒子物理理论和场论、凝聚态理论、介观物理、纳米物理、半导体物理、低维物理、核物理、量子光学、信息光学和分子动力学,2005年,物理学学科被列入烟台大学“十一五”期间重点资助的5个优势学科(实验室)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物理学硕士点始于1984年招收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1995年获得了原子与分子物理硕士授予权,2005年建立光学硕士点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硕士点。同年,这些硕士点与凝聚态物理硕士点整合,建立了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物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经近30年来物理学的科研与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与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1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4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名,博士生导师2名。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物理系始建于1952年,是四川师范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四川师范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曾是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合作研究机构,和四川省物理学会固体物理专委会所在地,于2005年与学院进行院所合建。近年来,学院建立了四川师范大学院士工作站,设有凝聚态物理与信息技术实验室和四川师范大学计算中心。学院还设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四川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大招生,生源质量下降,教学难度加大,对历来是学生学习难点的大学物理课程影响更大。如何发掘现有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建立适应于非重点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的一种特色明显、高效的工科物理教学新模式是非重点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借鉴国内外课程实行小型化改革的思路,我们拟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传统物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结合学生专业,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史力斌     
正史力斌,男,汉族,1970年08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锦州市人。2007年03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10月至2010年01月到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曾入选渤海大学学术骨干,辽宁省物理协会理事。现为渤海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讲授《半导体物理》、《超导物理》、《固体能带理论》、《近代物理实验》等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师物理专业电磁学与电动力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一些具体设想,以便促进电磁综合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相似文献   

17.
刘建军,教授,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62年12月出生,河北省高碑店市人.1983年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河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8.
孙雅馨  周红伟 《科技资讯》2014,12(21):170-170
本文基于材料物理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内容和实施办法.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面向地方,面向行业”培养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务。目前,地方高校物理本科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培养体系滞后于国家对“物理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要求,尤其是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环境下,对物理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也对现行本科师范生物理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等提出了挑战。笔者拟在物理本科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方面做些改革与探索,以期为地方高校对物理本科师范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提供一些经验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戴建明教授     
戴建明,1963年10月出生,江苏省宜兴市人。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1986年至今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物理系工作,其中1995年9月至1996年8月到四川大学光电科学技术系做访问学者,从事信息光学研究;1998年9月-2001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氧化物巨磁电阻薄膜的制备、电磁输运性质以及激光诱导效应研究;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到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作访问研究工作,从事半导体薄膜的电输运和光学性质研究。现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物理系主任,教授,“凝聚态物理”院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淮北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