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聚铁硅制备中聚硅酸最佳活化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合型聚铁硅絮凝剂制备中,为获得最佳活化状态的聚硅酸,通过复合共聚法制备聚铁硅絮凝剂。并采用硅铁的形态分布、聚铁硅的稳定期以及残余浊度等指标对聚硅酸制备中的硅的质量分数、活化pH值、活化时间以及酸化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硅的质量分数在6%~10%、活化pH值小于1.50、活化时间15~30min、酸化剂采用H2SO4时可得到具有最佳活化状态的聚硅酸,从而制得高质量分数聚铁硅絮凝剂,该絮凝剂高效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性能优良。本文用铝和铁的硫酸及盐酸盐通过共聚法获得了几种不同的聚硅酸铝铁。通过实验得到了各自的最佳絮凝性能的水解度值。然后对最佳产品进行不同浊度和水体酸度的絮凝性能比较,并且对它们性能上的差异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聚铁硅絮凝剂的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硅酸对Fe(Ⅲ)溶液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酸的存在使Fe(Ⅲ)水解溶液的pH弛豫特征产生了一定的改变,表现出低OH/Fe摩尔比时的阻聚效应和高OH/Fe摩尔比时初期的促聚效应,并使Fe(Ⅲ) 在溶液中的形态分布及转化特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硅酸的存在并不能使Fe(Ⅲ)水解溶液的形态分布及转化等化学特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几种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硅酸铝铁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近来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笔者用铝和铁的硫酸盐及盐酸盐与聚硅酸通过共聚法获得了几种不同的聚硅酸铝铁。通过实验得到了各自的最佳絮凝性能的水解度值。然后对最佳产品进行不同浊度和水体酸度的絮凝性能比较,并且分析了对它们性能上的差异。最后讨论了4种絮凝剂在除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废铁渣制备高效絮凝剂聚硅酸铁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废铁渣、硅酸钠为原料,制备高效絮凝剂聚硅酸铁(PSF)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并对絮凝剂聚硅酸铁(PSF)处理工业废水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聚硅酸铁(PSF)处理工业废水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SF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CODCr和色度去除率提高约20%和25%,悬浮物SS去除率提高约15%,pH值的适用范围较大,用量较少,是一种比聚合硫酸铁(PFS)性能更优良的絮凝剂.表10,参7.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聚硅酸锌(PSAZ)絮凝剂在甘蔗澄清过程中阻力系数的变化,筛选出不同的pH值,不同的硫熏强度和不同的絮凝剂用量等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探讨聚硅酸锌絮凝剂对甘蔗澄清过程中过滤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硅酸锌絮凝剂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且好过滤的良好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聚硅酸铝铁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聚硅酸):n(Al3+)=2:1,n(聚硅酸):n(Fe3+)=2:1,浸出液pH为4.3,熟化温度为60℃.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Ni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废水pH为8.0、絮凝剂用量为20 mL/L时,Ni2+去除率达92.7%,沉降时间为16 min.  相似文献   

8.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3.0%,用硫酸调节pH值至4.5,旋转不同时间使其聚合,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Al/Si)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有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当硅酸聚合时间为145min时,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研究了絮凝时间、絮凝剂用量、体系酸度和絮凝剂组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发现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条件下可使水样的透光率由13.4%提高到92.8%。  相似文献   

10.
为使废弃物可资源化利用,以七台河电厂排出的粉煤灰为原料,通过焙烧活化、浸硅、提铝、聚合等工艺,制备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煤泥水絮凝实验表明:当pH为3,熟化温度为60℃,n(Si):(n(Al)+n(Fe))为1∶1,n(Al)∶n(Fe)为2∶1时,制备的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佳,煤泥水剩余浊度达98 NTU。聚硅酸铁铝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絮凝剂中含有羟基络合物。该研究可为电厂废弃物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比较全面地叙述了各种絮凝剂:无机絮凝剂、合成(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复合絮凝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表明当前絮凝剂正向着无毒、高效、价廉、复合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淀粉类、木质素类、甲壳素类、植物胶类以及纤维素类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包括絮凝剂合成的原料、方法,各种类型絮凝剂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存在的不足;对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处理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巍 《科技信息》2009,(25):I0034-I0035
本文从絮凝剂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现状对常用水处理絮凝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今后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系列絮凝剂的结构形貌,探讨了絮凝剂的结构形貌与特性黏度、阳离子度之间的关系,以不同的PDMDAAC系列絮凝剂间结构形貌的区别。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随着特性黏度的增大,PDMDAAC颗粒变大且相互粘连;P(DMDAAC-AM)逐渐接近PAM的形态;VTMS的引入使絮凝剂颗粒变大。随着特性黏度的增加,絮凝剂的固体表现形貌由松散变得紧密。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化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n=15,40,70),当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大于2.0以后,再提高接枝单体对淀粉的比例,不能明显提高接枝频率,但能提高接枝侧链相对分子质量。考察了这3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并与市售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PAM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絮凝剂ZHYC叫具有优良的絮凝脱浊效果,随阳离子化度增加絮凝效果显著增加;絮凝剂ZHYC-70的絮凝效率比CPAM的高约30倍。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阳离子电荷密度不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惟一主要因素;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的多支链型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叙述了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合成的原料、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氢氧化铝料浆的絮凝剂进行了研究.采用作者新开发的2种絮凝剂V及ZJ可以有效地强化氢氧化铝沉降.研究了絮凝剂的使用浓度、温度、添加方式、搅拌时间及转速的影响.测定了电位和粘度的变化.探讨了絮凝机理及强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硅酸聚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硅酸在水溶液中的聚合特性,并用H-800电子显微镜对聚硅酸的胶粘进行了表征。日的在于探讨用无机化合物硅酸盐合成新的硅氧高聚物。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污水处理效果,对生物的毒害效应,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出发,综述了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对微生物絮凝剂可能在将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作了科学的分析,从降低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成本及提高处理效率等角度提出了几点优化方案,同时举例说明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The sedimentation behaviors of bauxite flotation concen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floceulant dosages. The effects of three types of flocculants ( cationic, anionic and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floceulants) as well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anionic flocculants on the sedimentation of concentrate were studied. It is shown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at the pH 7.0, best sedimentation capability is reached when anionic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t (molecular weight 14 million) is added and the optimal dosage is 30 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