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及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称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1)的变化及其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方法:平行开放的方法选取患者80例,其中单纯OSAS患者40例(A组),重叠综合征患者40例(B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0例(C组),观察记录3组E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卧位型心绞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关系,以及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对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卧位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睡眠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恶化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满意率、夜间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发生率、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干预呼吸睡眠可改善OSAS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田雨  关晓雯  刘萌  刘芳  魏莲花 《甘肃科技》2022,(11):106-1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以睡眠状态下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为主要表现的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目前该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OSAS与神经、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胃镜中心行无痛胃镜检查的OSAS患者100例,年龄24~6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Ⅱ~Ⅲ级,STOP-Bang量表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50),A组先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咽喉表面麻醉,然后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静脉麻醉,B组仅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合静脉麻醉。记录两组胃镜成功置入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检查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成功置入胃镜时丙泊酚用量和检查结束后丙泊酚总用量,检查过程中呼吸抑制(SpO2<90%)、呛咳、内镜医生暂停操作的例数。结果:与B组比较,A组胃镜成功置入时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麻醉效果提高,检查过程中呼吸抑制、呛咳、暂停操作的例数及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显著减少。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能明显降低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的用量,减少静脉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呼吸抑制的发生,提高麻醉效果,明显增加麻醉安全性,尤其适用于OSAS患者...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血管再通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本文对我院在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间施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比较了冠脉再通组和冠脉未通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际再通可明显地改善AMI病人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王秀莉 《甘肃科技》2014,30(21):127-128
观察纳络酮加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对使用氨茶碱后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加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的次数为(1.7±0.9)次/d vs(3.4±2.1)次/d,P值〈0.001;呼吸暂停的时间明显缩短,为(19.7±2.6)s vs(23.3±3.5)s,P〈0.05;呼吸暂停时Sp O2的下降程度[(82.0±8.4)%vs(74.5±6.2)%]及心率下降程度[(96.4±13.8)次/min vs(87.7±14.5)次/min]均明显减轻,P均〈0.05.结果提示,纳络酮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将7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极化镁组33例,每日输注25%硫酸镁8ml,加入50mml极化液中静点,连用2周;对照组38例,每日输往极化液500ml。对其心电监护及常规12心导联心电图分析,结果发现:极化镁组与对照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极化镁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上表明静脉输注极化镁有抗心律失常,预防心律失常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理想、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陶芙蓉  范彩霞 《甘肃科技》2013,(21):132-133
探讨了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重要性.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了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对照组各52例.2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干预组1~2次/d排便的比例(53.8%)显著高于对照组(15.4%),且便秘(7.7%)、心律失常(1.9%)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7%、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对预防AMI患者便秘、解除患者焦虑、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350例早产地呼吸暂停、随机抽样,分成两组,分别用常规治疗加氨茶碱(氨茶碱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前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后一组(P<0.05),提示前者疗效优于后者,缩短了疗程,降低了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腔矫治器治疗3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制作"下颌前移型"矫治器让OSAS患者在睡眠时配戴,对其治疗前后用多导睡眠图监测呼吸紊乱指数(AH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AT)、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指数(AI)及血氧饱和度(SaO2),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使用口腔矫治器前后患者的AHI,MAT,HI,AI,SaO2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口腔矫治器能使上气道增宽,使下颌稳定于一个前伸位置,舌和软腭前移,增加睡眠时的有效气量,改善睡眠质量,是治疗OSAS的一个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磁共振扫描(MRI)中采用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成像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及病变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6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结果分为非OSAS组和OSAS组,均进行IDEAL-IQ成像技术检查.将两组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肝脏脂肪含量、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程度分级进行比较,同时行肝脏脂肪含量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非OSAS患者47例,OSAS组患者59例.非OSAS组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为(13. 51±10. 47)%、OSAS组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为(18. 49±7. 90)%,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OSAS组体质指数(BMI)、血清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非OSAS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非OSAS组中36例患者(76. 60%)诊断为NAFLD,OSAS组中57例患者(96. 61%)诊断为NAFLD,NAFLD严重程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LT与肝脏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 316,P=0. 000),AST与肝脏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 314,P=0. 000).结论:OSAS患者相对于非OSAS患者,NAFLD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显著增高,肝脏损伤程度加重. IDEA-IQ技术对诊断OSAS患者肝脏脂肪变性及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需进行心脏康复。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功法。以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负荷心肌声学造影(MCE)等手段,旨在评价八段锦对AMI患者预后心肌血液灌注、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指标包括心肌血流量(MBF)、室壁运动异常率、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Croog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显示,与单纯PCI相比,使用八段锦作为康复方案术后1年时的心内膜下MBF、6MWT距离、睡眠与性功能、自觉健康状况、情绪、日常生活子项评分均显著增高,室壁运动异常率显著降低。说明八段锦可显著提高AMI患者的心肌血液灌注和改善心室壁运动,提高心肺运动功能,不但可改善预后的躯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能力,还具有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5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总结了护理体会,着重对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术后伤口出血情况,气管切开护理,咽部水肿,饮食及口腔清洁,并发症观察护理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术前,术后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的监测,总结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经颅多谱勒(TCD)测定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睡眠前、睡眠中及睡眠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同步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分析比较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呼吸事件对脑血流的影响.结果显示OSAS患者晚间入睡前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MFV)值为(79.6±5.3)cm/s,次晨觉醒后大脑中动脉MFV值为(77.4±8.6)cm/s.所有311个呼吸事件相关的大脑中动脉MFV峰值为(94.5±20.5)cm/s,MFV谷值为(44.9±12.1)cm/s,MFV变化度为116.2±41.2%.MFV变化度与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763,P<0.05),与SaO2变化值也呈正相关(r=0.560,P<0.05).REM期睡眠MFV变化度为142.8±55.4%,1期、2期及3+4期睡眠的MFV变化度分别为113.2±33.0%、106.2±30.7%及115.7±49.4%.以上结果表明OSAS患者夜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造成脑血流速度剧烈变化,其中尤以上气道恢复通气后引起的脑血流速度下降更明显,REM期睡眠脑血流变化比其它睡眠时相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心室功能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及24h心电监护研究了53例由缺血性心脏病(33例)或扩张性心肌病(20例)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并根据其心功能损害的程度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和频率及抗心衰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相关,当LVEF〈30%,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VEF〉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10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每次30ml静滴,1次/d,连用3周。结果再灌注后心肌均表现不同程度顿抑现象,两组顿抑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1),但随着时间推移追踪观察发现治疗组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对溶栓后再灌注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顿抑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3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和48例OSAHS血压正常者手术治疗,手术前后测量血压、多导睡眠图仪、血浆ET和血清NO,同时取19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OSAHS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和一氧化氮(NO)呈负相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ET呈正相关(P<0.05)。(2)OSAHS高血压组和OSAHS血压正常组的AHI、E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最低SaO2、NO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OSAHS高血压组的AHI、ET高于血压正常组,最低SaO2、NO低于血压正常组(P<0.01)。(3)OSAHS高血压组手术后与手术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AHI、ET均降低,最低SaO2和NO升高(P<0.01)。OSAHS血压正常组手术后与手术前比较,AHI、ET均降低,最低SaO2和NO升高(P<0.01)。结论:ET和NO在OSAHS患者并发高血压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早期适合的喂养方法。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51例VLBW,随机分为持续鼻饲喂养组(CNG)26例和间断鼻饲喂养组(ING)25例,分别观察两组VLBW喂养不耐受性、呼吸暂停发生情况,记录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结果CNG组发生喂养不耐受性和呼吸暂停较ING组的例数少,胎粪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较ING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NG是一种更适合VLBW的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低和极低体重新生儿早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认识NICU呼吸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02例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呼吸暂停发生率为69.61%.其中15.49%表现为梗阻性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48.04%,肺炎占30.39%.痊愈率81.37%。体重越低.RDS、呼吸暂停、肺炎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对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密切监护,加强呼吸管理.是救治早产儿的重要环节,可提高成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60岁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与同期收治的≤59岁组AMI组患者的性别结构、基础病变、发病特点、临床过程及转归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现,≥60岁AMI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合并糖尿病率、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意识丧失、并发呼吸道感染、总死亡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59岁组(P<0,01或P<0.05);而有明显诱因和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59岁组(P<0.01).急救护理应强调积极的有效内科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精密观察病情、视病情调整患者的活动量、注意加强排便护理、对患者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