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衍波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2):90-91,89
品格教育是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是阶段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阶段教育中,实践职业品格教育,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这一办学方针的重要措施,是解决院校与企业人才供需两难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可以从导课、讲课和结课三个阶段践行职业品格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做人的基本操守。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取文化学视角,以文化符号“兰蕙”剖析李白、杜甫有关诗文内涵,揭示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品格。 李白诗文的兰(蕙)即屈原首创的君子人格形象,它主要是审美的、自我欣赏的,具有芬芳、雅洁、孤高的品格,是李白独立人格的象征;杜甫的兰(蕙)则主要体现功利与重生,用以调节仕途中的人际关系而求闻达,因而具有复杂、随机、以之为用的特点。 文化符号“兰蕙”客观表明:长江(楚)文化孕育了道家的李白,黄河(齐鲁)文化玉成了儒家的杜甫──虽然李白难免儒、法思想的影响,杜甫亦为道家思想所吸引。因此,大河(长江、黄河)“农”文化所塑造的主要民族品格,诸如执着、热烈、坚毅、锐敏、质朴等,以及知识分子的盲目乐观和依附性,均不难在他们身上发现──李白偏于开放灵动,杜甫偏于内向严峻。李杜犹如中华“农”文化之树的同根两干,并峙辉映,俯仰天地,共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美国新品格教育问题,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青少年糟糕的道德状况和现代道德教育的困境诱发了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兴起,以社群为基本特征的新品格教育表达着自身的价值诉求———达成道德共识。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阐述了杜威的道德教育观,杜威试图调和理性主义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反对把知识与行为分离、把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对立的观点,也反对把本能和理智对立的二元论。在评述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同时,本文以帕克对杜威的影响,杜威对柯尔伯格、宗教教育的影响为线索,简要地回顾了19、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士”,对“士”内在思想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孔子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因此对它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对“士”这一阶层的梳理,从“士”的“志于道”、形成意义的道德自律、广博的胸怀和精神上的尽善尽美等四方面来准确把握“士”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6.
品格伦理以人的忠诚、仁慈、宽厚、勇气、自由、正义、平等和自律等为结构特点。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是品格伦理的内在价值要求。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多元的空间里,旗帜鲜明地倡导以品格伦理为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人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认同和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红梅 《科技信息》2009,(17):187-187
近年来,道德问题是人们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品格教育因而倍受各所学校的关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校的品格教育就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品格教育的时代特征,以期来指导品格教育的创新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家园建设是新时代大学现代化的根本性和紧迫性问题。从文化价值的维度而言,大学精神家园就是真、善、美的圣殿。教师品格在大学精神家园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价值导向作用。新时代,大学精神家园建设对教师的品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责任与担当是师者的首要品格,求真与问道是师者的基本操守,传承与育人是师者的教育情怀,审己与度势是师者的内在修为。塑造师者品格以促进大学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途径是品行筑垒以提供行为示范、德育为先以强化道德修养、仁智双彰以提升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品格与立场做了基本的分析和梳理,认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品格与立场是张扬人的高贵与精神的超越性。基于这样一种基本判断,对在开展德育课时的三个基本路向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回答,即融汇古今之“道为体,美为用”中国气派的德育教学观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理学对诗歌研究影响的加深,人们对诗的分类越来越趋于内向化。现在又有人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将诗歌分为写实品格、抒情品格、寓理品格和象征品格等四类。本文在此基础上,将诗歌分为象征品格和感知品格两大类,并从诗歌的呈现内容、表现方式、取象途径和组象方法四个方面对这两种品格诗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我国的孔子、孟子和老子,还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无不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而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良好品格的养成.品格教育与我校和美教育紧密结合,已经在圣菲小学生根发芽.学校以品格教育的课程建设为中心,重点实施了品格教育的路径建设,以锻造一批品格讲师为保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地区古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与长江三峡水相亲相融、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长江三峡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具体表现为三峡地区古石刻与水相依,水因石刻而幽,凸现出三峡水文化的古老、悠远之品格;石刻与水相融,水因石刻而神,诠释着三峡水文化的神奇、深邃之品格;石刻与水相映,水因石刻而壮,浓缩了三峡水文化的宏博、包容之品格;石刻因水而生,水因石刻而傲,演绎着三峡水文化的沧桑、知性之品格。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主旨就是人学,它对于人伦道德给予更多的切实关注,故其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儒学从其发轫(先秦儒学)、发展(汉唐儒学)一直到成熟定型(宋明理学),一直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德”。“天人合德”思想为其道德形上学建立了理论基础,在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之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不能不关注第三个因素———道德情感追求的研究。基于大学生道德知行现状及问题,提出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构建学生的自我概念、建立道德的正向效应的情感追求的德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作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早期的诗歌倡导与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品格。在诗歌理论上他提出了与“自由诗派”鼎足而立的现代诗歌格律理论,在创作上他为诗坛提供了一批形式与内容整合统一、可资范例的新诗。与此同时,他的诗论与创作也都留下了新诗诞生期的过渡痕迹。  相似文献   

16.
(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德育是做人的根本。”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核心。初中生处在生理快速发育、心理迅猛变化的阶段,是养成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重要时期。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学问。科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具有贴近生活、结合实际、生动有趣的特点。无论是科学概念教学、科学规律教学、科学实验教学还是科学习题教学,都是德育渗透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德育导师制”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德育导师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德育创新机制。“德育导师制”在浙江省中小学实施已历时两年,一些学校和地区积极探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宋代咏梅文学极其繁荣,是当时整个梅艺文化繁盛的一个方面,有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广阔背景。它以审美的方式体现着宋人道德情怀的健举、人文意趣的拓展。其最大贡献在于展示了梅花审美文化的丰富内容与意趣,以语言艺术的明确意义和丰富手法塑造了梅花作为品格象征的崇高形象。  相似文献   

19.
宋代咏梅文学极其繁荣,是当时整个梅艺文化繁盛的一个方面,有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广阔背景。它以审美的方式体现着宋人道德情怀的健举、人文意趣的拓展。其最大贡献在于展示了梅花审美文化的丰富内容与意趣。以语言艺术的明确意义和丰富手法塑造了梅花作为品格象征的崇高形象。  相似文献   

20.
从高师音乐声乐培养目标与现行教学模式、声乐技能训练与“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角度看,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力,更应重视声乐审美意识的培养。而高师声乐审美意识与审美品格的提高,既是对声乐艺术审美属性的张扬,又是对声乐教学目标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