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模糊性”,人们早己运用自如,但在科学分析中,理论却还未完善。所谓模糊理论就是将模糊的表现或概念以集合来定义。自1974年英国工程师首次利用模糊控制逻辑研制成功模糊控制器以来,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模糊控制技术进人商品化阶段,并应用于过程控制、模式匹配、机器人及专家系统,在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模糊控制技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
模糊控制表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模糊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在一些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比经典控制方法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在模糊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求解方法是个很复杂的任务,为此本文提出了“模糊截集”的概念,通过“模糊截集”简化了模糊控制表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AGC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板带轧钢厚度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产生厚差的原因(主要有:温度、轧制力等)。在带钢厚度自动控制(AGC)中常用的智能算法有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及其在AGC中的应用,其中模糊神经网络取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之长而去其所短,有独特的优势,并指出控制理论和智能算法的结合是AGC控制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模糊控制-模糊决策是模糊理论应用中最先得到实践成果、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当前,所谓“模糊控制技术的高度化”,即探索模糊模式化(FuzzyModeling)与模糊控制-模糊决策(FuzzyCon-trol—FuzzyMaking)的融合,是智能理论与应用领域中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之一.众所周知,现实生活中人们要施加控制的系统,大多数的输入输出关系、人们要作决策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关系是不明了的,是无法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非线性函数.为了实现模糊模式化与模糊控制的融合,首先要解决的课题就是如何把非线性函数模式化,进而实现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控制以及模糊环境下的最优决策.提出了基于决策目的的用模糊推理把非线性函数模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炉温控制系统的强滞后特性 ,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及快速响应调节环节 .采用基本 PI调节器和模糊控制技术的温度调节系统 ,以模糊集合论 ,模糊变量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系统采取两极 bang-bang最优控制方法 ,实现系统的快速控制及模糊控制的精度控制 ,进而实现实时稳定准确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模糊逻辑是一种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建模和控制复杂过程的革命性方法,在系统建模与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矩阵半张量积理论可以将模糊逻辑表达式转化为代数表达式,借鉴代数系统的经典控制理论与方法来进一步研究模糊逻辑。首先介绍了以矩阵半张量积理论为框架的模糊逻辑的理论研究进展,如模糊关系矩阵、模糊关系方程、模糊关系不等式与分层模糊控制等,其次介绍了基于矩阵半张量积框架下的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基于矩阵半张量积理论的模糊逻辑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造纸厂碱回收蒸发工段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的特点,研究了蒸发工段的工艺及流程,提出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实现蒸发工段的自动控制。详细讨论了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蒸发工段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正朝着复杂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实际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控制系统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故障。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提高现代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控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可靠控制作为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语言变量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对于无法建立或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场合,可用模糊控制技术来解决。因此模糊控制与可靠控制的结合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实际意义。回顾模糊控制和可靠控制的发展历程,概述模糊控制及可靠控制目前的研究现状,说明模糊可靠控制的特点,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出的重要成果,最后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一种自动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制造的自动控制器,该控制器是一个难于建模,又有诸多非线性因素的复杂系统,对于自动控制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该控制器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在降低功耗和延长防护时间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模糊控制在自动控制器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介绍了如何应用模糊控制在本系统中进行模糊的控制,并通过实际数据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简述了模糊控制技术的现状、结构、特性和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模糊控制图与模糊诊断在国家教委博士导师基金项目“工业生产部门的质量控制理论”中,我们集中研究了如何将模糊数学理论与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相结合,以使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现场的需要。经过研究,提出了模糊单值控制图、模糊均值控制图...  相似文献   

12.
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基于模糊语言变量、模糊逻辑理论等理论以及实践经验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使得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融合,是一种现代智能控制技术。该控制方法的优点为,对建模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基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可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在大时滞、非稳定等情况下,模糊控制的抗扰动能力较为突出。因此,该文主要就模糊算法在PLC程序的实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模糊控制图与模糊诊断在国家教委博士导师基金项目“工业生产部门的质量控制理论”中,我们集中研究了如何将模糊数学理论与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相结合,以使控制图和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现场的需要。经过研究,提出了模糊单值控制图、模糊均值控制图...  相似文献   

14.
液压伺服控制带材“跑偏”系统的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材的“跑偏”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类卷绕机构中,探索和研制“跑偏”控制系统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笔者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跑偏”控制领域,主要介绍了液压伺服控制“跑偏”系统的模糊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控制软件的组成。实验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响应快、精度高、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模糊控制技术用于家电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用模糊控制技术可以对那些不确定性给出一个较为实际的判断,详细介绍该技术在空调器温度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即采用两输入单输出控制方式,对温度偏差和温度变化率实时采样后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利用模糊控制规则用最大隶属度算法对空调器发出确定的指令,以达到精确控制温度的目的。在空调器调节温度时引进微机化和模糊控制技术,能使控制功能多样化、节能并提高舒适感。  相似文献   

16.
冰箱试验室的温湿度模糊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冰箱试验室的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实验表明在冰箱试验室对温湿度进行模糊控制,对提高工况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缩短工况稳定时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带材的“跑偏”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类卷绕机构中,探索和研制“跑偏”控制系统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笔者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跑偏”控制领域,主要介绍了液压伺服控制“跑偏”系统的模糊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控制软件的组成实验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响应快、精度高、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李楠 《科技信息》2010,(4):216-216
本文根据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模糊控制方法,以SIMATIC S7-200可编程控制器为例对模糊控制策略的实现进行了分析设计。结果表明,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的模糊控制器简单实用,通用性强、工程调试方便,为模糊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中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模糊控制技术在现代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PID调节控制.在现有设备控制改造过程中,如何实现模糊控制,本文给出了模糊控制在PLC等微型计算机中应用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实验验证是可行的,效果明显优于自整定PID调节控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智能体和模糊控制的道路交叉口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Agent技术对道路交叉口进行建模,着重介绍了交叉口Agent的内部结构和控制策略.在交叉口控制中应用模糊理论和蚁群算法,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学习机制的交叉口信号模糊控制方法.对模糊控制规则应用蚁群算法进行优化,使得交叉口Agent具有自学习能力.编制交叉口Agent的仿真程序,将所研究模型的控制效果与传统模糊控制模型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具有自学习机制的交叉口信号模糊控制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模糊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