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远涉 《科技潮》2002,(4):44-45
过去两年的春季,留给京城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沙尘暴了。多次出现的强沙尘暴天气几乎使京城人谈风色变。一时间,沙尘暴成了京城人最关注的话题,人们在寻究沙尘暴的源头、发生的原因、反思生态建设中的问题……从沙尘暴袭击京城起至今,围绕着沙尘暴的成因及源地的争论就从未休止过,但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一面是没有结论的争论,一面是沙尘暴的不断肆虐,近二三年来,沙尘暴确实成了人们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2.
几乎每年北京城的春天都会遭遇沙尘暴的袭击,沙尘暴总会给明媚的北京抹上一层厚厚的黄沙,它干扰着人们的出行,干扰着人们的心情。每年的沙尘暴都会给人们的心灵上抹上一层阴影,同时,沙尘暴也会给城市带来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对沙尘暴的来源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也为了更加了解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该如何建设,本刊特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望。  相似文献   

3.
提起沙尘暴,人们无不为之色变,大有除之后快之感。为此沙尘暴也是北方春季不变的话题,然而就在人们谈论沙尘灾害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持续肆虐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频频袭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给人们生活及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本文讨论了沙尘暴天气形成条件、主要成因、主要分布区域、危害及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春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近几年 ,北方的沙尘暴危害引起各界极大关注 ,国家在应对沙尘暴灾害方面也投入了可观的人力和财力。由于专业背景和部门差异等方面的原因 ,各界在有关沙尘暴演化、成因、源区、传播路径和防治策略等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至今仍缺乏共同认识。笔者根据近年来研究和思考 ,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未必成熟的看法 ,供关心此事的各界同人参考。一、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 ,大家首先关心的是沙尘暴事件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当前人们一般的感觉是 ,沙尘暴越来越多了 ,危…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愈来愈关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春天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就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沙尘暴的形成沙尘暴是一种天气现象,正如刮风、下雨、下雪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沙尘暴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气象条件,即高空有强气流运动而形成大风天气,大风是沙尘暴发生的原动力;第二是地面要有充足的沙尘物质来源。大量松散的沙尘物质在强劲风力作用下,被卷入气流中形成了沙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但近年来沙尘暴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 ,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破坏程度逐年加剧 ,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已成为我国北方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 .本文研究了我国沙尘暴灾害现状 ,指出了沙尘暴多发性的原因 ,分析了沙尘暴的动态演变 ,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几点对策 .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羊绒制品的消费日趋上升,沙尘暴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它们两者有何关系?本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了,羊绒的消费、生产与沙尘暴逼进城市有直接的关系。警示人们要爱护我们赖依生存的地球。  相似文献   

9.
张丽媛 《科技潮》2000,(8):20-21
使人畏惧、使人焦虑、使人痛苦的沙尘暴!今年春天,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共发生了12次沙尘天气,影响面积几近国土的四分之一。铺天盖地的黄沙直抵京城,整整的一个春天,刮得京城百姓苦不堪言。为什么刮沙尘暴?为什么越刮越厉害?这么多沙子是从哪儿来的?这几乎成了今年中国人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认识到,沙尘暴是自然界向人类敲响的警钟,是缺少植被覆盖的荒漠发出的呐碱,是自然界向人类报复的前奏。  相似文献   

10.
摘橘子     
正今天,阳光明媚,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去老家的一处橘园摘橘子。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驶入橘园,眼前尽是大片大片的橘树。大大小小、黄黄绿绿的橘子挂满了枝头,让橘树直不起腰来。我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不由得吟起苏轼的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相似文献   

11.
沙尘暴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但近年来沙尘暴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破坏程度逐年加剧,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巳成为我国北方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本文研究了我国沙尘暴灾害现状,指出沙尘暴多发性的原因,分析了沙尘暴的动态演变,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格尔木市持续高发的沙尘暴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由沙尘暴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比比皆是,同时格尔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生态环境治理也显得尤为重要,难度最大的生态问题就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本地区面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日益突出,沙漠化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场场沙尘暴席卷北京,老舍先生笔下老北京城被黄沙笼罩的景象又重现在人们面前。沙尘暴引起了全国各级领导及生态学家们的注意。据调查沙尘暴很可能与目前我国大面积的草场沙化有关。草原不仅是牧民生存之本,它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一片结构合理的草地生态系统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茂密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的生态作用如此之重,我们却不能把它全部围封,因为那些世世代代  相似文献   

14.
沙尘暴危害性大,造成的损失极高,对沙尘暴这一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空间格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沙尘暴灾害特点的特殊性,利用SuperMap软件制作了2005—2014年的全球沙尘暴空间格局变化图,以中亚、北美、北非和澳大利亚四个沙尘暴爆发最为严重的区域为例进行研究,研究全球沙尘暴移动变化情况、空间分布特点以及驱动机制.相关研究为今后深入分析沙尘暴的形成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风对新疆沙尘暴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选取1961-1999年新疆9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表-1资料,对比分析了沙尘暴及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大风对沙尘暴发生的贡献及沙尘暴发生时的最多风向和最低风速指标。分析发现,新疆沙尘暴与大风的地理分布刚好相反,沙尘暴多的地区大风较少,但有着基本一致的气候变化趋势。大风对沙尘暴的贡献北疆大于南疆。沙尘暴发生时的最多风向明显指示出引发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来向。引起沙尘暴的最低风速指标,北疆及东疆超过10m/s,南疆的吐鄯托盆地和焉耆盆地为10m/s,塔里木盆地为6~8m/s,盆地南缘只有6m/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009年4月23日~24日发生在我国西北大部、华北西部等地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事实天气学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诊断指出这次沙尘暴过程发生是由于极地冷空气南下以及蒙古气旋共同影响下产生的。通过对内蒙古临河站沙尘暴发生前后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沙尘暴发生前期,持续剧烈的升温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高空急流的变化导致了对流层中下层锋区的加强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而且高低层环境风对沙尘暴生命史的各阶段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7.
南疆西部近10年沙尘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南疆西部莎车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和喀什市4地的4个气象站近10年发生的沙尘暴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沙尘暴发生的时间特征和风速特征.结果表明:4地沙尘暴均多发生在4~6月份,且4月份发生沙尘暴次数最多.沙尘暴发生在傍晚20∶00时段频数最多,其中莎车县、麦盖提县和巴楚县沙尘暴持续时间最长为10h左右.10年间喀什市的沙尘暴每年发生次数逐渐减少.4地发生沙尘暴的平均风速不同,风向多以西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发生沙尘暴时风速大小变化幅度大,平均变化周期为4min左右,有明显的阵风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4—2001年中国大陆681个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中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分级标准,给出了沙尘暴若干观测事实。通过分析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机制,讨论了沙尘暴的定性预报和定量预报技术,指出发展包含大气运动、风蚀物理过程和下垫面地表信息的集合数值预报模式是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传统的监测网尚不能全面监测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建立包含下垫面生态环境要素、大气物理化学要素的专业化沙尘监测网络是深化对沙尘暴特性认识和发展沙尘暴定量预警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自然生态被破坏会有什么后果 ,1 998年中国的洪水泛滥和近年持续不断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已给人们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而人文生态“沙化”会有些什么 ?人们似乎还缺乏一种清醒的估价。  相似文献   

20.
从远古到今天,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一直在地球上肆虐。人们憎恶它,是因为它的来临带来了漫天黄沙,污染了环境, 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并给交通带来许多不便。但是,人们可能不知道,沙尘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也有其有益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