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王阁序》原本题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然而其篇名在后来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屡有更改。在历代的不同传本中,此文章的题目往往有所歧异。本文对《滕王阁序》行世之后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题目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在综述《滕王阁序》同文异名情况的基础上,进而辨析这篇名文的文体性质,以期能更好地领会其思想内容,把握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滕王阁序》为古代骈体文之华章和杰出代表,其对仗之工整,音韵之和谐,用典之精巧,构思之奇特,均为历代骈俪文之最。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其骈体文《滕王阁序》文学艺术价值也极高。本文结合《滕王阁序》的对仗、音韵、用典等方面,来谈谈古代汉语的文笔之美。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前后,滕王李元婴(高祖李渊之子)官任洪州都督,修筑滕王阁。唐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阳节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交趾探视其父,路过洪州,参加了这次宴会,写了《滕王阁诗》及“序”。《滕王阁序》一文,写出了滕王阁胜美的景色,宾主的俊秀超群和自己志向的高远,全篇辞工韵叠,文情并茂,意兴飞扬,脍炙人口,令人赏心悦目,不愧为千古佳作。  相似文献   

4.
王勃不加点,援笔成篇,写出了久传不衰的《滕王阁序》,历来为人们称为奇才。王勃勤奋阅读,不断写作实践,得益于知识积累和刻苦历练,其“腹搞法”,揭示出临精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1942年有关部门编印的《滕王阁考初编》(简称《初编》),1989年10月竣工的滕王阁基正面的石刻《滕王阁创建纪年》(简称《纪年》),及1993年10月正式出收的《滕王阁志》(简称《阁志》),对滕王阁的修建次数,所说都和现已掌握的史料有出入;《纪年》和《阁志》中,把滕王阁创建时间说为“永徽四年(653年)”.实无确凿根据。根据现有史料计算,滕王阁在历史上共修建31次。今阁(1989年落成的)为第32次;若说重建,则历史上共建21次,今阁为第22次重建。滕王阁创建的时间,依有关史料,说是“永徽后时”或“永徽中”均可,但断定为“永徽四年”则不妥。  相似文献   

6.
滕王阁在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江边。今天我们观赏到的滕王阁,是1989年第29次重建,于九九重阳节落成的新阁。新阁耸峙在赣江与抚河的交汇处,占地4.7公顷,负城临江,遥对西山,距唐代阁地百余米,使人联想到王勃《序》中的意境。主阁依据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1942年绘制的《重建南昌滕王阁计划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运思、表述、结构、藻饰等方面对王勃《滕王阁序》进行分析,认为该序有如下几个艺术特色:在运思上,它形散而神不散;在表述上,它写景灵活而多变;在结构上,它谨严之中有波澜,在藻饰上,它讲究对仗和用典,注重词语的锤炼,唯其如此,该序得以成为千古传诵的骈体名作。  相似文献   

8.
《滕王阁序》即《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这篇赠序是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及骈文能手王勃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以骈文的形式描写了滕王阁的雄伟体势及阁中宴会的盛况和阁外斑多姿的秋景;借以抒发自己奔放起伏的情思,给骈体文注进了新的血液。千百年来,这篇骈文象一朵开不败的奇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被誉为名篇。 《腾王阁序》(下简称“序文)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了它丰富的内容外,高超的艺术也是它使读者为之倾倒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角度,分析该文在表达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徐稚,字孺子,南昌人。生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卒于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享年七十二岁。南昌县置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作为当时设置的豫章郡治。王勃在其名作《滕王阁序》中,一开始就说到的“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便是此地。史谓少昊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王勃《滕王阁序》文学用典形式与内涵的双重揭示,指出初唐时期宗儒的宦游文士较为普遍的文化心理动因和人文精神特点,即建功立业的迫切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勃发。从而得出文学典故保持生命力的文化机制在于文学符号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审美语境内涵的多种阐释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