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蓝色墨水是人们在书写各种文书材料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书写色料,在各种可疑文件的检验中,常常会遇到有关蓝色墨水字迹种类和形成时间的鉴定问题,因此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鉴定蓝色墨水字迹的种类和形成时间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研究中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对纯蓝墨水字迹种类的鉴别进行了探索,实验中以甲醇-水(40∶60v/v,含离子对试剂,pH约为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580nm,在此条件下对39种不同牌号、不同产地的纯蓝墨水字迹中的有色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所得色谱图中色谱峰数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同类样品之间还可依据其峰形、相对峰高比或相对峰面积比的不同,进一步进行种类的鉴别。此方法的建立,为鉴定可疑文件中添加和涂改的纯蓝墨水字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黑色签字笔墨水中溶剂和染料等成分的变化规律与书写时间的关系,为鉴定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的相对形成时间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到了黑色签字笔墨水的峰高比值与书写时间的变化曲线和图谱。结论利用上述3种分析方法,可以判断部分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的相对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签字笔字迹形成的文件的检验是目前法庭科学实验室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检验签字笔字迹色痕的异同及形成时间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签字笔字迹色痕种类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中,以甲醇-水(60:40)为提取剂对49种不同产地、不同牌号的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进行了有效的提取,所得提取液进行了反相离子对色谱分析,依据所得色谱图中峰的个数、峰的保留时间、峰形等数据,可将其分为八大类。实验结果表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的异同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复写纸字迹形成的文件的检验是目前法庭科学实验室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检验复写纸字迹色痕的异同及形成时间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蓝色复写纸字迹色痕种类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出分析蓝色复写纸字迹色痕的最佳液相色谱条件为[甲醇-水(75∶25)含5%冰醋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580nm]。以甲醇为提取剂对19种不同产地、不同牌号的蓝色复写纸字迹色痕进行了有效的提取,对所得提取液进行了色谱分析,依据蓝色复写纸油墨中所含染料种类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每类中的各个样品又可根据其各色谱峰峰面积比的不同进一步进行种类的鉴别。实验结果表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蓝色复写纸字迹色痕的异同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在实际办案中可以利用该方法对添加、涂改的复写字迹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激光打印字迹人为老化后所出现的表观特征,总结其变化规律,为检验和鉴定激光打印文件是否经过人为老化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常见的四种不同品牌型号的激光打印字迹样本分别采用恒温烘烤、紫外光照射和水浸泡的人为老化实验。结果:分析了墨粉字迹的老化机理;探索了在不同老化条件下墨粉字迹与自然保存的墨粉字迹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所呈现的表观特征及其规律。结论:激光打印字迹在人为老化条件下,表现出光泽度、聚集度、立体感下降,墨粉弥散、墨层减薄,以及出现"胶着"现象等。相对而言,热老化、光老化、浸泡老化在字迹墨粉的变化明显程度上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6.
TLC法鉴别签字笔字迹色痕的种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实验中,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剂,采用均匀设计法、正交设计法优化选择并确定了展开剂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28种不同产地、不同牌号的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的提取液进行了分离分析,依据所得色谱数据(斑点数、斑点颜色、比移值),可将其进行种类的鉴别。实验结果表明,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黑色签字笔字迹色痕种类的异同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它为鉴定可疑文件中的添加、涂改字迹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进行字迹形成时间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光谱成像技术对市售的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29种黑色签字笔字迹分别进行了种类鉴别,经过对每种签字笔字迹的光谱检测,根据光谱图中光谱的主要反射峰区域、主峰的位置等指标,实现了对签字笔字迹的有效区分。同时,也考查了字迹笔画色痕上不同部位取点和不同纸张载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检测结果的重复性等。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黑色喷墨打印墨水(盒)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打印机打印形成文件的检验是目前司法鉴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鉴定打印机字迹色痕的异同及形成时间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以乙腈:水:冰乙酸(40:60:0.05)为提取剂,在乙腈-水(45:55)含IPR—A及冰醋酸、检测波长为580nm的色谱条件下,对80种不同产地、不同牌号的黑色喷墨打印墨水(盒)字迹色痕进行HPLC分析,依据黑色喷墨打印墨水(盒)油墨中所含染料种类的不同,可将其分为6大类,每类中的各个样品又可根据其各色谱峰峰面积比的不同进一步进行种类的鉴别。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法鉴别黑色喷墨打印墨水(盒)字迹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优化电泳条件建立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析黑色签字笔字迹墨水的分析方法,采用20mmol桙L四 硼酸钠,pH8畅5,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100μm,有效柱长40cm,15kV分离电压,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PDA),检测波长190~600nm的电泳分离条件,对不同种类黑色签字笔字迹墨水提取液进行了分析;利用毛细 管电泳PDA检测器在可见光波长下检测出的黑色签字墨水中不同染料相对含量的变化关系,研究了字迹相对形 成时间问题,得出较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触屏手写电子签名这一新兴签名手段,从文件检验视角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为业内分析此类签名字迹检验鉴定的可行性提供参考。对此从触屏手写电子签名形成的原理入手,通过与传统纸笔签名字迹的比较,梳理了触屏手写签名的字迹特点,并结合笔迹检验现状对触屏手写电子签名带来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触屏手写电子签名字迹在运笔特征与笔痕特征两方面有其特殊性,给传统笔迹检验带来了挑战,强调文检界应当重视此种签名手段,并探索检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书写色痕的反射光特性,建立利用反射光特性的差异区分书写色痕的理论基础.绘出书写笔迹各部位的光谱亮度曲线,测量各个品牌笔迹不同部位的反射光强度值,用检验法判定各反射光强度值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蓝色圆珠笔色痕在680nm处的反射光特性之间的区分率达到85%;利用反射光特性区分同种颜色不同牌号笔迹是可行的,光学检验的结论应该结合其它方法做出的结论和得出的信息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透析法显现被涂抹掩盖的水溶性色料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被碳素墨水或墨汁涂抹掩盖的水溶性色料字迹难于显现的问题,考查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透析法显现涂抹掩盖字迹的机理和操作。方法:采用最新研制的透析液,利用透析法显现。结果:对被碳素墨水或墨汁涂抹掩盖的签字笔墨水及纯蓝、蓝黑墨水字迹进行了显现,讨论了不同品牌的墨水字迹、掩盖层厚度、字迹书写时间、纸张等条件因素对显现效果的影响。结论:利用新型透析液的透析法显现被涂抹掩盖的水溶性色料字迹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操作简便、显现速度快、显出字迹清晰、适用范围大、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书写色痕的反射光特性,建立利用反射光特性的差异区分书写色痕的理论基础.绘出书写笔迹各部位的光谱亮度曲线,测量各个品牌笔迹不同部位的反射光强度值,用检验法判定各反射光强度值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蓝色圆珠笔色痕在680nm处的反射光特性之间的区分率达到85%;利用反射光特性区分同种颜色不同牌号笔迹是可行的,光学检验的结论应该结合其它方法做出的结论和得出的信息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山苍子油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及成分的色/质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毛细管色谱及色/质联用技术对云南山苍子油进行分离及成分直接定性,并提出了对其主成分柠檬醛的一种恒温毛细管色谱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写字机仿写签名字迹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实现写字机仿写签名字迹的鉴别。方法 通过收集、制作实验样本,使用奥博8000笔迹量化检验仪对写字机仿写签名字迹和被仿写真实签名笔迹开展比较检验,分析写字机仿写字迹的特征反映。结果 写字机仿写签名字迹与被仿写真实签名的区别一方面体现在笔顺、运笔、笔痕等传统的静态特征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笔力分布、执笔角度、墨迹宽度等可量化的动态特征中。结论 奥博8000笔迹量化检验仪作为辅助性仪器能够有效鉴别写字机仿写签名字迹,为笔迹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蓝色中性笔墨水主要由溶剂、色料、增稠剂、稳定剂和其他添加剂等组成,不同厂家或同厂家不同牌号中性笔墨水的成分不同,尤其是色料差别较大,这为中性笔墨水的种类鉴别提供了依据。本文利用数理统计中的均匀设计法和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蓝色中性笔色痕种类鉴别的方法: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蓝色中性笔色痕的提取剂,四氢呋喃∶甲醇∶1,2-二氯乙烷∶氯仿=30∶15∶5∶7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GFRP)紫外老化问题,研究了真空导入成型工艺和手糊工艺制作的GFRP试件的紫外老化性能,分析了2种工艺下GFRP试件紫外老化后的巴氏硬度、弯曲破坏形态以及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后,GFRP试件被照射表面巴氏硬度与未照射表面相比明显下降;紫外老化后GFRP试件的弯曲破坏过程与未老化试件一致;在紫外老化前期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在波动中有所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且手糊工艺的下降较多。最终在老化120 d后,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大于初始值,但低于在室温下密闭处理120 d后的GFRP试件的弯曲强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聚碳酸酯(PC)的低温韧性和热处理后的韧性保持率,用硅橡胶核壳粒子(MSi A)对PC进行了改性,并与一种PC-硅橡胶共聚物(PC-PDM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拉伸、冲击、SEM和DSC等方法对材料的力学和热焓松弛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PC/MSi A和PC-PDMS常温力学性能低于纯PC,但二者的低温韧性都大大高于纯PC;纯PC在物理老化后很快成为脆性材料,而PC-PDMS和PC/MSi A在经历较长时间的物理老化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且PC-PDMS的低温韧性更加优异;物理老化过程中,纯PC和PC/MSi A的热焓老化规律与一般规律相符,即峰值温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对于PC-PDMS而言,随物理老化时间的增加,峰值温度降低。研究还发现,如果在PC-PDMS的物理老化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外力,则峰值温度会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种差异可能与物理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和内应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纯PVC在紫外光照射下也易脱去HCl而生成共轭双键,RM-PVC优良耐光老化机理主要是,红泥中的Fe_2O_3,能强烈地吸收紫外光,以及红泥中的钙、硅等其它一些成分也能一定程度地吸收紫外光,从而使基体PVC基本上免遭光能作用而降解、破坏。  相似文献   

20.
选择聚苯乙烯(PS)和阿米替林(AMI)作为研究对象,对PS进行紫外照射和高温老化.采用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接触角测试和红外光谱对老化前后P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老化前后PS对AMI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和盐度的影响(天然海水、模拟海水、纯水),探究了不同老化条件对P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老化方式均使PS的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