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
张廷海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1)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半模的研究,给出自由半模的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正如自由模的构造对环与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具体给出了一种在幺半环上构造自由©-半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类比凝聚模、(m,n)-凝聚环和半遗传环的概念与性质,给出了(m,n)-凝聚模和(m,n)-半遗传模的概念,并研究了在一般环的条件下(m,n)-凝聚模和(m,n)-半遗传模的性质.还通过(m,n)-M-平坦模和(m,n)-M-内射模给出了(m,n)-凝聚模和(m,n)-半遗传模的一些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5.
宋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13-16
引入了(m,s)-内射模,(m,s)-平坦模和(m,s)-凝聚环,其中m是一个正整数.在文章的第二和第三部分,给出了(m,s)-内射模和(m,s)-平坦模的一些性质和等价刻画.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们用(m,s)-内射模和(m,s)-平坦模刻画了(m,s)-凝聚环. 相似文献
6.
对于任意自然数k ,如果图G包含模k长的每一个圈 ,那末图G被称为模k泛圈图 .本文证明了连通K1,4 -自由图G是k =3的泛圈图 ,这一结果断定了Thomason猜想在连通图中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7.
8.
周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
在假定R是全序Ore环,M_1、M_2是R 上的半序模,M_1■M_2 是模M_1、M_2的张量积,M_1■M_2是平凡序半序模M_1与半序模M_2的O-张量积,F_(M_1■M_2)是平凡序半序模M_1■M_2上的自由f-模的情形下,本文证明了F_(M_1■M_2)=M_1■_0M_2. 相似文献
9.
证明了在Morita对偶之下,自反模是(n,d)-内射的((n,d)-投射的)当且仅当它的Morita偶是(n,d)-投射的((n,d)-内射的),以及右(n,d)-环与左余(n,d)-环,(弱)n-遗传模与(弱)n-余遗传模都是互为对偶的.特别地,自反模是内射的(余遗传的)当且仅当它的偶是(0,0)-投射的(0-遗传的). 相似文献
10.
设R是环,m,n是非负整数,称右R-模C是(m,n)-余挠模,是指对任何平坦维数不超过n的右R-模N,都有Extm+1R(N,C)=0.称右R-模M为(m,n)-平坦模,是指对任何(m,n)-余挠模C,都有Ext1R(M,C)=0.证明了(F nm,C mn)是完备的遗传余挠对,其中F nm,C mn分别表示(m,n)... 相似文献
11.
12.
熊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6,26(4):525-527
以g(m)记模m—完全剩余系内有弱阶整数的个数.对于g(m)均值的讨论,已有G(x):=m≤xg(m)=ax2+O(xlog2x).本文改进了这个结果,得到G(x)∶=∑m≤xg(m)=αx2+O(xlogx). 相似文献
13.
(2,1)-代数簇及其自由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叙述了(2,1)-代数的基本理论,给出了“绝对自由(2,1)-代数”的准确结构,从而完整地证明了任一(2,1)-代数簇都存在自由对象,这弥补了文献(Fundamentals of Semigroup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A)和(B)"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合金的硬化特性及硬化机理。本系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特性:在550℃进行时效处理5~10min,硬度就将上升20~30HRC。时效曲线上出现的二次硬化暗示在时效时有两种硬化机制在起作用。实验表明,在时效过程中Co-Ni合金发生马氏体向奥氏体的逆转变,而高钴合金则未发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稳定自由基存在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2,2,6,6-四甲基-1-哌啶氧化物(TEMPO)作为稳定基,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三氟乙酸酐(TFA)为加速剂,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在TFA的促进下,聚合速率明显加快,17h可达62%的转化率,在单体化率低下30%时,分子量随转率线开增长,分子量分布较窄,转化率较高时,分散性变大,分子量变化不大,随着聚合体系温度升高,分散性变窄,140℃为其较理想的聚合温度,通过对模型聚合物的核磁共振(^1HNMR))分析,发现氧氮自由基部分脱落,解释了极性单体洒能在稳定基存在下进行活性聚合的原因,对氧氮自由基易从主链脱落的可能解释是酯基的强电子效应削弱了C-O键,从而使氧氮自由基与主链的连接减弱,导致分子量不可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参考双激发组态相互作用(MRD CI)方法和精确的CN基态和激发态的势能曲线和平衡结构,进而将势能曲线引入到核薛定谔方程得到振动能级和两个态的电子谱项、振动常数以及转动常数.通过比较,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其中,转动常数可以准确到3位有效数字. 相似文献
19.
J E Kinsella 《Nature》1967,213(5072):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