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双流县集约化养猪场和奶牛养殖场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后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变化,为评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及完善和推广该模式提供依据.采用ICP—OES和DTPA浸提法分别对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格罗污染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按不同养殖场采样地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重金属全量铬元素对照组均高于猪场(P〈0.05)和奶牛场(P〈0.01),铅对照组高于奶牛场(P〈0.01),镉、铜对照组高于猪场和奶牛场(P〈0.01);猪场、奶牛场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各元素单项污染指数Pi和综合污染指数PN均低于对照组;铅、砷有效态含量对照组高于奶牛场(P〈0.01)和猪场.结论:双流县集约化养猪场和奶牛养殖场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后,土壤中铬、铅、铜和镉全量显著降低;铬、铅、铜、砷和镉的单项污染程度和综合污染水平降低;铅、砷有效态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根据进出水的水质概况,监测改良型Orbal氧化沟工艺对污水中COD_(Cr)、BOD、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分析污水处理装置总体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污水COD、BOD、氨氮、总氮、总磷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68.34%、82.35%、53.64%、24.89%和16.94%,其中总磷的去除效率较低,这是因为厌氧池污泥老化、有机碳源不足、硝酸盐干扰释磷、氧化沟溶解氧控制不准确、存在一定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3.
分析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下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为评价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的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扩散趋势以及农田管理提供有效手段.采用60m×60m标准网格法并借助GPS和 Mapgis导行布点,对各采样点耕层(0-20 cm)进行采样.利用6300Radial系列ICP-OES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土壤Cd、Pb、Cu、Zn全量试验地低于对照地 (P<0.01).土壤Cr、As全量试验地低于对照地 (P<0.05).对照地土壤Cu、Pb和Zn有效态含量高于试验地 (P<0.01),As高于试验地 (P<0.05).有效Cd和Cr含量在试验地和对照地差异不显著(P>0.05),但变化趋势基本与全量保持一致.Cd在试验区和对照地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很高,均属于极重污染,可能与地形与雨水冲刷作用有关.对照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高于试验地,在试验地 As、Cr、Cu、Pb、Zn这些元素均未受到污染; 在对照地只有Cu受到轻污染.对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整体偏高,表明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能减小土壤重金属含量,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A/O工艺处理压缩机生产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对混合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了35%左右,TP去除率超过98%,BOD5/COD由0.18提高至0.30以上.催化铁内电解出水经水解酸化,BOD5/COD进一步提高至0.45.组合工艺系统COD、悬浮物SS、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93%,94%和99%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水稻收割后水体营养盐和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评估其水生态风险,通过监测4块稻虾田的种养后期水体中的理化指标,评价了稻虾田中分子氨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毒性,系统分析了种养体系中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的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稻虾种养模式的水稻收割后,水体pH值高,达到9.25;总氮、氨氮和COD浓度分别达到14.15、11.49和92.01 mg/L.常年的稻虾共作系统中,沉积物中的重金属w As (16.21 mg·kg-1)和w Cd (0.20 mg·kg-1)水平较高,分别超背景值2.35倍和1.72倍,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潜在生物毒性评价结果均表明,稻虾共作系统中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低,这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需要矿物质元素有关.综上所述,稻虾共作系统具有潜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检测代表性的5个水质指标: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固体悬浮物(SS)的去除率,确定沈阳市满堂河污水处理厂最佳的污泥回流比与最佳曝气量.结果表明:回流比为75%,曝气量为34 kg/h时,各指标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即污水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中度污染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此组合工艺进行了郑州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的2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常熟市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中试研究和工程运行表明,中度污染水通过该处理工艺后,可取得较高的COD、氨氮、悬浮物和浊度处理效率,CODCr去除率20%—60%、氨氮去除率大于95%、悬浮物去除率大于80%,能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中度污染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此组合工艺进行了郑州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的2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常熟市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中试研究和工程运行表明,中度污染水通过该处理工艺后,可取得较高的COD、氨氮、悬浮物和浊度处理效率,CODCr去除率20%-60%、氨氮去除率大于95%、悬浮物去除率大于80%,能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许淑青 《甘肃科技》2013,(20):32-35,59
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废炉渣和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对制药厂废水进行处理,4种填装高度,无论是活性炭还是炉渣,25cm填充高度的处理效果都要优于其他3种填装高度。在同为处理效果最优的25cm填装高度下,活性炭除了COD的处理效果要比炉渣好之外,氨氮、悬浮物、总磷和BOD的处理效果都不如炉渣。  相似文献   

10.
广州城区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新河浦社区部分排水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居住区、马路、草地3种典型下垫面,在各典型下垫面分别进行若干场雨水径流水质监测,主要分析雨水径流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以及总悬浮物固体(TSS)、总氮(TN)、总磷(TP)、氨氮等污染物的浓度,探讨TSS和COD的相关性,揭示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建立了研究区域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模型,根据研究区域的水质监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水样中TSS和COD的相关性不明显;居住区、马路存在较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草地的初期冲刷效应不如居住区和马路明显;所建立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不同重现期、不同降雨类型及不同下垫面类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所得负荷量结果较为合理,可以为城市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