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古典神韵”是华夏民族文化之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美学。通过对“中国古典神韵”在中国服饰文化中的诠释,使我们能更好的把握“中国古典神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达到设计作品既有华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对探求中国本土服饰文化之精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文化所构成的美的因素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独特性。如何吸取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形成既有国际化又不失“中国化”作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课题,同时也是撰写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丰富多彩,璀璨夺目,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全人类文化艺术中的巨大财富.运用传统图案进行包装设计,无疑更能突出中国自身特有的艺术特色.就中国传统图案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能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是关系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关键。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但是,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而不朽的文化,曾经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我国的文化传统不应该也不会中断。因此,必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总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研究成果,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遗产,使它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还要弄清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爱国主义以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为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在时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历程、精神内涵、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就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标示设计的重要影响、对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与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创新的关系,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才能创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教学应该倡导传统文化,使中国的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把传统图形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使现代设计更具人文光彩。  相似文献   

8.
郑红 《科技资讯》2009,(28):211-211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趋同和设计思潮的全球化,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要真正立足于世界设计文化之林,就要以“人文设计”的价值理念,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推进我们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佳雁 《科技信息》2009,(34):I0359-I0359,I0361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礼乐”四字精神,最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规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要求我们兼容并储多种观点,相互吸取各自长处;“礼”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自由,并在社会上讲究道德精神文明;“乐”要求我们在家庭、邻里、同事、同道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生活。新世纪中国的未来社会,就是耸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和礼乐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现代设计潮流中的“中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把人类带入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当前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随着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艺术设计领域也逐步走向“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笔者认为,在现代设计潮流中,优秀的艺术设计创作者必须具备随潮流而动的“现代意识”以及功力深厚的传统“中国意识”。本文则是对现代设计潮流中的“中国意识”及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明确对“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肯定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并以摒弃文化负价值部分为前提。物质层面的落后,导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思想界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人文价值,它们对于消解科学价值的负面影响,保持心灵世界与物质追求之间必要的张力,都会起到很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春霞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21-21,95
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中国的传统家具固然留给我们丰富的遗产,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可以作为现代风格的民族形式载体。中国现代风格的家具的民族形式载体应该是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如何将中国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展示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个性,已经成为平面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元素中的中国书法、传统吉祥图案、民族色彩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之中,形成具有民族化特色的,中国式风格的现代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浅谈篆刻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篆刻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更好的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相结合,深入的了解并合理的运用,才能设计出富有民族个性和风韵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途径有三:统筹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两种科学文化,以便二者协同发展;做好中华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的扬弃,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地气”;确定“和谐”、“科学”的标杆,协调现代与传统的和谐转换,提升中国本身的文化亲和力,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从而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苏芸 《科技信息》2009,(4):189-189
吉祥装饰拙中藏巧,朴中显美。中国传统吉祥装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畏惧与崇拜,对生命的信仰,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传统吉祥装饰隐喻着世世代代为协调个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间关系时所采取的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符号的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中华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为现代设计艺术做出了全新的贡献,吉祥装饰作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必将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走向世界,成为世莽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8.
奇云 《科技潮》2004,(1):46-47
中国栽桑养蚕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栽桑养蚕技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通过闻名于世的古代“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传播。以骆驼和沙漠为背景的古代“丝绸之路”已成为记忆,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将构筑起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二十一世纪新的“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千多年灿烂生命的中华民族,传承给了我们无比深刻的传统。如何认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成为了中国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礼乐”四字精神,最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规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要求我们兼容并储多种观点,相互吸取各自长处;“礼”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自由,并在社会上讲究道德精神文明;“乐”要求我们在家庭、邻里、同事、同道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生活。新世纪中国的未来社会,就是耸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和礼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