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淹水胁迫下杂交鹅掌楸无性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挑选抗涝性强的杂交鹅掌楸无性系NE39和NE48、抗涝性差的无性系NE40和NE75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控制淹水深度在土壤表面以上8~10cm,研究淹水胁迫下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续淹水8d后,4种无性系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脱落酸(ABA)含量变化趋势是升→降→升,抗性强的无性系变幅小;吲哚乙酸(IAA)含量变化趋势是降→升→降,抗性差的变幅小;赤霉素(GA4)含量显著下降,抗性强的无性系在淹水前期降幅较小;茉莉酸(JA)含量上升,抗性差的无性系需要维持较高的JA含量来抵御胁迫。  相似文献   

2.
比较两个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种质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差异,为后续的金线莲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福建小圆叶金线莲和福建黑叶金线莲30 d扩繁丛生苗、30 d生根试管苗和30 d温室移栽苗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两个金线莲种质的内源激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在扩繁、生根、移栽过程中,福建小圆叶金线莲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及其体内脱落酸(ABA)、赤霉素(GA)含量均高于福建黑叶金线莲,且两个不同种质金线莲扩繁、生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及其体内玉米素(ZR)、GA和生长素(IAA)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移栽苗。因此,福建小圆叶金线莲可能更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涝渍胁迫下杨树内源激素及其它生理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表明,涝渍胁迫时三种美洲黑杨无性系叶片脱落酸(ABA)、蛋白质以及基茎乙烯含量比对照有显著提高,而叶片玉米素核苷(ZR)含量却明显低于对照,无性系之间的各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综合生长状况认为,ABA、乙烯含量增加易导致叶片衰老、气孔关闭,但不是简单的生长抑制,它们可以促进不定根的形成,从而促使ZR含量提高,这些特性对涝渍缺氧条件下,植物生存和生长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苗木抗涝能力大小与ABA、乙烯、ZR以及蛋白质等性状在涝渍胁迫下的反应敏感度,以及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的能力有一定关系,反应早,恢复快,则苗木抗性强。比较三种杨树无性系生理性状及生长状况认为,I69杨在涝胁迫下表现最好,I351杨在渍胁迫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油茶种子性状,分析油茶种子浸种期间吸水率及吸水速率,探讨种子浸水机制下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为标准化砧木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长林3号’(3号)、‘长林4号’(4号)、‘长林40号’(40号)、‘长林18号’(18号)、‘长林53号’(53号)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形状参数、体积,并在人工气候控制条件下计算不同浸种时间的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利用液质联用(LC-MS)方法对‘长林18号’(18号)种子浸种不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赤霉素(GA3)、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各激素含量差异。【结果】品种间种子体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长林53号、40号、18号、3号、4号,且53号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种子三维系数显示长林3号、4号和40号多呈扁平状,18号和53号多近球形,且种子三维系数与种子横径长度显著相关;3号和4号种子体积与纵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0号和53号横径与侧径存在显著负相关,18号种子体积与形状参数无相关性。各品种浸种48 h后吸水率和吸水速率逐渐稳定;种子浸种0~21 h,53号吸水率最高,40号最低;浸种21~48 h吸水率由大到小依次为4号、3号、53号、40号和18号。各品种吸水速率在浸种10 h内,由大到小依次为40号、4号、3号、53号、18号,浸种10 h后53号最高。种子浸种后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4号、40号、53号、3号和18号。18号浸种后GA3含量逐渐上升,在浸种2 d时达到最高,为0.39 mg/kg;SA和JA含量在浸种4 d时达到最高,分别为0.058 mg/kg和1.77 mg/kg;ABA含量在浸种2 d和5 d时达到最高,约为0.050 mg/kg,4 d时最低为0.014 mg/kg。m(GA3)/m(ABA)在浸种1 d和4 d时维持较高水平。m(GA3)/m(JA)在浸种1 d时达高值,4 d时最低;m(GA3+SA)/m(ABA+JA)随着浸种时间增加逐渐下降。18号浸种温度为25~30 ℃时对提高种子内源激素含量有着显著作用。【结论】横径显著影响种子形状,18号种子均匀度高且吸水率和吸水速率较为稳定;种子浸种后48 h吸水率和吸水速率达到稳定状态,促进萌发类激素含量升高。因此,浸种温度应在30 ℃下有利于种子萌发。研究结果可为油茶砧木标准化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黄瓜几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黄瓜的耐低温性及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变化规律,选取耐低温性不同的6份材料9504,9506,9507,9511,9514,9517,进行低温处理,白天12℃,晚上8℃,每天光照处理7.5 h,强度为30μmol(m2.s)-1,约合2 000 lx,共处理14 d。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经低温处理的含量均上升,差异均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耐寒指数与处理后的全部激素含量的偏相关均呈正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低温使黄瓜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内源激素来减轻低温的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功能,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耐低温潜力。  相似文献   

6.
杉木种子园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树冠高度种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树冠不同层次的年龄将杉木树冠划分为若干年龄段,研究了安徽省休宁县山斗杉木种子园福建种源不同无性系以及不同树冠高度的种子质量,结果表明:(1)各无性系正常种子、涩粒、空粒百分率以及正常种子活力差异极显著,无性系平均涩粒含量56%,最高达81%;空粒仅为11%左右。(2)树冠上部第2、3年龄段(第1年龄段无球果)正常种子百分率最高,中部、下部次之;涩粒百分率随年龄段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7.
杉木萌芽更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杉木萌芽更新繁殖结构--休眠芽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萌发机理、杉木萌芽更新的应用技术,以及萌芽更新的评价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ELISA法测定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具有专一、快捷等特点.介绍了ELISA法测定月季切花内源激素含量的具体步骤,建立了测定月季切花内源激素含量的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研究了山楂种子各部位中GA3、IAA、ABA含量在不同采收期、室温干藏和层积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提早于8月25日采收的种子IAA高于、ABA低于9月10日采收的种子。变温层积过程中,前期GA3、IA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4个月后有所下降,到154d左右时,均以8月25日采收种子较9月25日采收种子含量高,ABA含量总的趋势是层积前期上升,后期有所下降,比较种子萌发情况,可以认为GA3、IAA对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有一定作用,而ABA则是抑制萌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长春花从幼苗到开花阶段的3种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其与长春花成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春花成花芽发育过程中,高含量的ABA和GA3含量降低及IAA含量逐渐升高利于长春花成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和施用不同比例N、P肥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方法】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9年生立地指数22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9块标准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间伐和施肥的配套试验,间伐保留密度为1 200、1 500和2 250株/hm2,N肥施用量为0、100、200 g/株,P肥施用量为0、250、500 g/株,连续观测4 a。【结果】不同间伐密度和N、P肥施用量对杉木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对杉木林平均胸径增长有较大影响,最小密度与最大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N肥施用量和P肥施用量对杉木林平均胸径增长影响较小,不同N、P肥施用量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保留密度间平均单株材积增量存在显著差异,N、P肥施用量对平均单株材积增量影响较小。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量增量并不显著,但较高水平N、P肥施用量能促进林分蓄积量增量显著提高。低间伐保留密度显著影响杉木大径材出材量,而1 200株/hm2保留密度下大径材出材量最高,1 500和2 250株/hm2保留密度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中径材出材量。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碳补贴机制下最优轮伐期及碳汇成本的变动规律,为提高碳汇供给和降低碳汇成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地调研福建洋口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经营和营林实践,推导不同碳补贴情境下杉木最优轮伐期和碳汇成本模型,分析立地条件、碳价格、贴现率对最优轮伐期和碳汇成本的影响。【结果】理想情境下,贴现率由2%上涨至7%时,优、中和劣等立地的碳汇成本分别下降了31.42%、32.03%和33.15%,最优轮伐期均缩短4 a。碳价格由20元/t增加至350元/t时,优、中和劣等立地碳汇成本上涨了19.24、19.43和19.38倍,最优轮伐期分别延长了8、9和10 a。年给付情境下,贴现率由2%上涨至7%时,优、中和劣等立地的碳汇成本分别下降了70.35%、70.66%和71.14%,最优轮伐期均缩短4 a。碳价格由20元/t增加至350元/t时,优、中和劣等立地的碳汇成本上涨了15.79、15.82和16.50倍,中等立地和优等立地最优轮伐期均延长1 a,劣等立地最优轮伐期维持不变。【结论】两种碳补贴情境下,碳汇成本和最优轮伐期均与贴现率负相关,与碳价格正相关。在理想情境下,中等立地碳汇成本对碳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最强,但在年给付情境下,劣等立地碳汇成本对碳价格变动敏感性最强。总之,在研究区,理想情境更有利于发挥森林生态功能,实现森林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杉木优树群体的开花物候和花期同步性,选择同步性指数高的无性系,指导交配设计和种子园的亲本选择。【方法】基于固定样株观测法,划分杉木优树94个嫁接无性系的雌雄球花类型与物候;利用花期同步指数,分析不同花期类型的同步性。【结果】雌球花平均比雄球花提前3 d进入花期,雌球花和雄球花初期持续时间约为1~8和1~9 d,平均约4 d后进入盛期,盛期为2~20和2~13 d,平均10和6 d后进入末期。全雌型、偏雌型、中性型、偏雄型和全雄型生殖特征无性系比例分别为3.2%、4.3%、5.3%、72.3%和14.9%。无性系作为父本和母本的平均同步指数为0.097~0.561和0.128~0.630。7 280种不同交配组合中,同步指数的最小和最大值分别为0和0.976,其中,58%的无性系花期同步指数大于0.5,“早花型×早花型”、“中花型×早花型”和“中花型×中花型”则均大于0.64。【结论】花期物候在无性系之间存在差异,气候条件影响雌雄球花的分化,早花型和中花型具有较高的花期同步指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当年生薄壳山核桃休眠枝为插穗,分别进行不同NAA浓度处理的硬枝扦插试验,研究薄壳山核桃硬枝插穗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500 mg/L NAA处理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可达79.6%;2通过外源激素处理,IAA、ZR、GA、ABA 4种内源激素在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含量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影响插穗的生长;3在不定根形成初期,即NAA处理后30 d左右,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插穗的IAA和ZR含量处于较高水平,GA和AB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4薄壳山核桃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不定根的产生和伸长生长等都主要受IAA/ZR调控。  相似文献   

15.
杉木连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福建省南平市花岗岩母 林地上,应用生态系列法对不同栽植代数、不同立地待人接物不同林分年龄的系列杉林样地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连栽对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的影响主要在林分的中龄林时期。随着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容重趋于增加;对于幼林和成林,由于受整地、抚育和林下植被的恢复及枯枝落叶的分解,不同栽植代数对土壤孔隙状况的影响不甚明显;不同载植代数对土壤水分性能的影响主 表现在中龄林和成熟林时期。表层土壤的持水能力一般随栽植代数增加而下降,土壤的渗透性能超于降低,地位指数愈高,这种下降趋势愈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施磷肥对杉木体内微量元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和野外山场试验,对杉木幼林(苗)施磷肥进行了研究,应用向量图解分析法对其微量元素状况作了诊断。结果表明:施肥后2a内磷肥的利用率福建山场试验高于江苏下蜀黄土的盆栽试验,各施肥处理以磷酸铵最高;施用常规肥料对土壤微量元素供应也有一定作用,盆栽杉苗施用单一磷肥增加了苗木对有效铁和氮素的吸收,氮、磷肥共同施用(磷酸铵)增加了杉苗对钼的吸收,这表明磷的缺乏可能会诱导杉苗有效铁和氮素的不足,氮素的缺乏可能会诱导钼的亏缺。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杉木无性系的总花量与树高、胸径、冠幅、冠高、树冠表面积进行了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分析表明:总花量与生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负值;用生长性状对总花量进行间接选择效率不高;总花量的相关变异小,性状比较稳定;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对总花量的直接作用与相关遗传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福建-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计划,于2006年起陆续开展第4代育种候选群体的遗传资源创制、测定和评价。本研究旨在通过全同胞子代测定(第4代育种候选群体系列测定之一),为2016年启动的杉木第4代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和后续的生产性种子园建设提供优良亲本。【方法】 分别测定了杉木第4代候选群体中第2批1个12年生全同胞家系测定林1~12 a树高,4、5、 6、9和12 a的胸径,计算参试家系的单株平均材积;选取所有小区家系内的12年生的最优单株,采集胸高木芯样品测定木材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根据参试家系生长性状年度均值和变异系数评价家系生长性状稳定性;在方差分析基础上,估算遗传方差和遗传力;比较不同林龄、不同选择率以及早期选择对12年生时入选家系的准确率和材积遗传增益的影响。最后,以材积遗传增益为主要指标,兼顾材性性状,开展优良全同胞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选择,预测入选家系和单株的遗传增益。【结果】 杉木第4代候选群体第2批62个全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12 a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木材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分别达到12.63 m、15.2 cm、0.136 8 m3、0.328 0 g/cm3和40.76%。参试家系所有性状的遗传方差均达到统计学极显著差异水平,候选群体中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家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46、0.358和0.329,家系内最优单株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464、0.687、0.680。以12 a材积生长量性状为优选基准,兼顾木材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进行优良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的综合选择,筛选出10个速生全同胞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分别为13.34 m、17.0 cm、0.176 3 m3、0.320 2 g/cm3 和40.76%。入选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幅度为6.14%~21.60%。中选的19个优良个体的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幅度为58.62%~178.20%(平均为83.12%)。12年生最优家系木材基本密度达0.363 3 g/cm3,家系内最优单株木材基本密度最高达0.476 4 g/cm3。19个中选优良单株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83.12%,木材基本密度提高10%以上,红心材比例提高12.78%。这批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突出,木材基本密度高,红心材比例高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不但是营建第4代种子园重要亲本来源,而且也是优良无性系培育和推广应用的重要遗传资源基础。本研究还对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稳定性、选择率对遗传增益的影响,以及家系材积生长量早晚相关及其早期选择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材积为生长量的综合指标,家系选择率15%时,无论4、5还是6 a时的早期选择结果,与12 a选择入选家系的符合度与遗传增益均达到最高值。这说明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中,据4~6 a幼林的材积生长表现开展早期选择,不仅可行有效,还大幅度节约了时间,缩短了育种周期。【结论】 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的1个候选群体在生长发育和木材性能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在材积生长量、基材密度和红心材比例等方面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亲本和重选优良个体不仅是杉木第4代种子园建立的重要亲本来源,还是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的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一片15年生杉木第二代子代测定林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参试家系为238个)结果表明,参试的各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性状间的差异表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4088号家系等表现最好的33个家系,15年生时平均单株树高、胸径、材积值分别为1390m、1574cm、015485m3,遗传增益分别为158%、412%、和987%,平均现实遗传增益为2836%,这些优良家系适合在福建顺昌洋口周边II类立地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