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美国和巴解组织终于由长期对抗开始对话,这对中东和平进程有着深远影响。但这仅仅是漫长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1988年岁尾,中东政治舞台异常活跃,接连传出震惊世界的消息.继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之后,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专题辩论会上提出解决巴勒斯坦和中东问题三  相似文献   

2.
在首次巴勒斯坦民主选举中,阿拉法特以绝对优势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这一结果应该说是预料之中的。在争取巴勒斯坦民族权利的数十年斗争中,阿拉法特不仅成为巴勒斯坦人民的领袖,更成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一面旗帜。巴勒斯坦人民正是聚集在这一旗帜下,艰苦奋斗几十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右二)在庆祝巴解组织成立19周年大会上向驻安曼的巴勒斯坦解放军发表讲话。(2.28)←以色列装甲车多次越过贝鲁特阿瓦利河,接近黎巴嫩两派的激战区。(2月下旬)  相似文献   

4.
11日黎巴嫩不承认以色列宣布的“完全撤军”。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讨论巴勒斯坦形势的最新发展。12日巴解组织拒绝以色列10日提出的中东谈判五点方案计划。15日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哈尼·哈桑说,美国同意会晤巴解代表参加的约巴代表团。16日巴解在突尼斯发表声明拒绝交出防御性武器。17日贝鲁特难民营冲突各方在大马士革达成一项全面结束武装冲突的停火协议。18日贝鲁特巴勒斯坦难民营停火联合协调委员会在贝鲁特举行  相似文献   

5.
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建立国家是巴勒斯坦人民长期艰苦斗争的历史发展之必然。但是具体在什么环境下、在哪一天宣布建国则属于斗争策略的范畴。此次阿拉法特推迟宣布建国充分表现了巴勒斯坦领导层面对复杂的国际斗争环境审时度势的灵活性。力量对比与关系互动对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是巴以力量对比和巴以关系的互动作用。首先,巴勒斯坦自身缺乏实力。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的国家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民族权利。然而,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巴勒斯坦人民  相似文献   

6.
6月26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的两个成员——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和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宣布组成联合政治、军事指挥机构。29日至30日巴解组织执委会举行特别会议,声明强调维护巴叙关系,呼吁消除内部分歧,并成立委员会同各方接触,以解决内部纠纷,恢复叙巴关系。30日晚,巴解组织各派达成全面停火协议。7月1日,巴解七个主要组织发表声明支持阿拉法特,并呼吁法塔赫内部  相似文献   

7.
在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讨论之后,今年2月11日,约旦国王候赛因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安曼为谋求和平公正解决中东问题达成了一项联合行动方案,亦即约巴协议。协议于2月23日正式公布。它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的五点原则:1.遵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以色列撤出1967牛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以实现全面的和平;2.一旦约旦和巴勒斯坦能够建立约巴国家邦联,在约巴邦联的范围内,巴勒斯坦行使不可剥夺的自决权;3.根据联合国决议的原则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4.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切方面;5.举行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与冲突有关的各方参加的国际会议,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的代  相似文献   

8.
大事记     
1983年12月26日—1984年1月10日26日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抵达阿拉伯也门。同日,一批巴解战士分别抵达阿尔及尔和巴格达。28日,巴勒斯坦最高军事委员会举行会议,阿拉法特批准巴勒斯坦今后作战行动计划。30日,阿拉法特抵达突尼斯。1月3日,巴勒斯坦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开除阿  相似文献   

9.
亚西尔·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首要领导人,是今日中东政治风云中重要人物。多少年来,他同巴勒斯坦英雄儿女们在一起,为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和争取恢复自己的民族权利进行了坚强的斗争。人们经常可以在报刊上看到阿拉法特的英武形象:他头戴黑白色花格阿拉伯头巾,身穿卡叽布军装,神采奕奕。他擅长演说,不吸烟,也不喝酒,有着阿拉伯人的传统习惯和朴素风格。胸怀大志投笔从戎 1929年8月27日阿拉法特出生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名门。那时的巴勒斯坦是在英国委任统治之下,他的家庭成员都具有反英、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其父阿卜杜勒·劳弗在加沙和开罗地区经商,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国迄今实际上还是一个没有国土的国家。但是,出乎一般人的意料的是,在数十年艰苦斗争的过程中,巴解组织却早已成为一支强大的金融力量。9月13日巴解和以色列相互承认并签署和平协议,很多分析家谈到巴解走出这一步的  相似文献   

11.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国内外政策的决定因素。前段时间,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一度好像就要爆发新的中东战争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原因可能很简单,是国家利益相冲突的必然结果。当然巴以冲突也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巴勒斯坦国在二战结束后55年,仍然没有建立起来。然而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巴勒斯坦人的民族意识却高涨起来,以阿拉法特为代表的巴解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数度迫使以色列回到谈  相似文献   

12.
时政·资讯     
巴勒斯坦:为阿拉法特开棺验尸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正式邀请瑞士放射物理学研究所专家,为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验尸。在征得阿拉法特亲人同意后,巴方坚持对阿拉法特遗体进行检查,以查明其是否遭人投毒暗杀。法新社报道称,主席阿巴斯希望专家进行进一步检验,以“揭示阿拉法特真正的死因”。  相似文献   

13.
4月17日,广播里突然传来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副总司令阿布·杰哈德被以色列恐怖分子暗杀的消息,我一下子被震惊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早在黎巴嫩工作期间,我就结识了阿布·杰哈德。为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我们推心置腹,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原有消息说他将来访,我正高兴地盼望与老友重逢,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倒在敌人从背后射来的枪弹下。此时此刻,我满腔悲愤和深切的悼念之情涌上心头,那早已过去了的往事,又一件件地从我记忆的深处浮现出来……阿布·杰哈德是巴解组织杰出的领导人之一,阿拉法特主席的亲密战友。他地位高,深孚众望,又质朴谦虚,平易近人。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形势紧张时  相似文献   

14.
陈双庆 《世界知识》2011,(18):40-42
今年6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正式宣布,将干9月要求联合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并给予巴联合国会员国身份。关注中东局势的读者不禁会问,巴勒斯坦不是在1988年就已宣布建国了吗?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又提出建国?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1月27日,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去世八年后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一天,阿拉法特位于拉姆安拉的墓地被打开.在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的安排下,来自瑞士、俄罗斯和法国的专家提取了阿拉法特的尸骨样品.八年来,围绕着阿拉法特死因的猜测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次的开棺验尸,不过是好莱坞式大片《阿拉法特之死》的第二季而已.其背后的种种悬疑和猜测,牵扯出了复杂的政治图谋和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追风人物     
阿拉法特遗孀否认再嫁11月11日,为纪念巴基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逝世两周年,在阿翁墓前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民众。阿拉法特的离世使世人的目光更加关注他的遗孀苏哈和女儿扎赫瓦的生活。如今苏哈和11岁的扎赫瓦已经获得了突尼斯国籍,这预示着苏哈今后将在突尼斯定居。报悉  相似文献   

17.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14):28-29
巴勒斯坦:为阿拉法特开棺验尸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正式邀请瑞士放射物理学研究所专家,为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验尸。在征得阿拉法特亲人同意后,巴方坚持对阿拉法特遗体进行检查,以查明其是否遭人投毒暗杀。法新社报道称,主席阿巴斯希望专家进行进一步检验,以“揭示阿拉法特真正的死因”。  相似文献   

18.
尽管阿拉法特反对巴勒斯坦内战,尽管阿巴斯极力避免巴勒斯坦内战,但要确保美国积极推进“路线图”计划,确保以色列归还巴勒斯坦领土,确保巴勒斯坦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出现巴勒斯坦安全部队同哈马斯及其他激进组织爆发激烈冲突,乃至大规模内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1984年,中东地区除两伊战争一度升级外,总的来说,其激烈动荡的程度有所缓和。黎巴嫩境内的战火明显减弱,巴解两派流血冲突己经停止。尽管中东的各种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中东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仍然没有进展,潜在的紧张因素远远没有排除,但是一年来这一地区还是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阿拉伯世界的分化组合 1984年9月,约旦与埃及复交。11月,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排除内外干扰,毅然在安曼召开巴解全国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会议高举团结旗帜,重整了巴解组织,巩固了他的领导地  相似文献   

20.
时延春 《世界博览》2014,(11):90-92
正友谊已成追忆每次与阿拉法特握手,我都留意他的形象举止。他高高的鼻梁,面容虽然有些清瘦,但亮眼炯炯有神,目光如剑。我记得与他在开罗欧鲁巴宫见面时,他显得特别热隋,他把我称为老朋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2004年11月11日,亚西尔·阿拉法特去世。阿拉法特生前担任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是巴勒斯坦人民公认的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