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皖籍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空间分布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ArcGIS9.2软件中的普通克里格插值创建预测图(Prediction Map),根据预测趋势图的结果分析安徽皖籍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皖籍大学生周末加暑假出游分布趋势图为由北边逐渐向南边递减,夏季出游分布趋势为中部向南北两边降低,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分布趋势为东南边缘逐渐向北方递增,和同学朋友出游分布趋势为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增,通过同学朋友家人的推荐了解体育旅游分布趋势为由南方向西北方逐渐增高等。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安徽皖籍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地理分布的特点,进行项目开发以及体育旅游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2.
皖籍院士,即不论出生地是否在安徽,原籍在安徽的院士。当然,有的院士原籍、出生地可能都在安徽。本文对皖籍院士作一简析。 在全国的地位 一、皖籍院士的数量 1955~1997年,全国共有中科院院士(自然科学)858人,其中皖籍院士37人,在全国33个地区中(包括台、港),仅少于苏、浙、闽、粤、湘、鲁、冀7个地区,居第8位,与安徽人口在全国各地区中居第8位相一致。 按人口、土地面积所含有的院士数来看,每千万人口所含院士数,全国6.89个,安徽6.04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各地区中,居第10位;每万平方公里面积所含院士数,全国0.89个,安徽2.66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川渝地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85.8%的大学生表示喜欢和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但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之间不完全一致;男生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比女生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多样化,注重体育功能的全面开发;男生喜欢有激烈对抗、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女生喜欢没有直接身体对抗,较为舒缓的运动;大学生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和晚上,高峰时期,绝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不够充足;大学生体育人口约为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欠合理;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要锻炼场所;体育场馆设施不足和缺乏锻炼伙伴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好;大学生对毕业后继续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出忧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大学生是参与体育旅游十分重要的消费群体,福州市大学生体育旅游具有消费水平总体不高,喜欢结伴出游,偏好休闲型体育旅游产品等特征。大力发展福州市大学生体育旅游应注意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5.
何梦冰 《科技信息》2012,(19):11-12,15
本文在抽样调查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动机,旅游消费、旅游偏好,旅游态度四个方面,对安徽和台湾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此文也对的两地大学生旅游市场、产品、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在此基础上对安徽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进行论述,在分析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及案例的基础上,从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困境入手,提出安徽大别山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递增,体育旅游将成为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详实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安徽城市居民体育旅游的因素进行了一定层面的分析,并对由此产生的城市居民体育旅游行为及倾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论认为:1)听说过体育旅游术语的人群男性略高于女性,体育旅游本身在"旅游景点"中尚未形成或尚不具有特色;2)体育旅游项目选择结果与人们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相适应;3)老年群体已成为"牵一而动全家"的一支潜在出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庞贤妹  魏俊峰  林洁 《科技信息》2013,(25):215-217
目的:通过对大学城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大学生体育旅游过程中所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策略及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体育旅游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并正在发展壮大,但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大学生属于消费群体,没有一定经济来源,而体育旅游的单次消费较高,这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相关部门应重视高校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对他们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拓展体育旅游的选择;健全大学生体育旅游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9.
从西南地区高校的区位优势、大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特点入手,对该地区高校体育旅游课程开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发现:把体育旅游正式纳入高校课程设置,符合西南高校区域特点,对满足大学生兴趣需要,旅游业人才培养、就业,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都将产生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了解云南省大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体育课的行为现状,探讨了云南省大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包含自身和外部两方面.自身原因是不喜欢体育运动,觉得体育运动对自己的学习不但没有帮助,而且还浪费时间和精力;外部因素在于学校的学习时间太紧,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运动,并且体育课项目单调枯燥、体育场馆有限而导致大学生厌学,这是主要的客观原因,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海南无居民海岛的地理分布特点及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无居民海岛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建议,为优化海南旅游市场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 Schltr.)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现仅零星分布于皖南山区及浙江与安徽接壤的部分山区.本文对安徽羽叶报春的分类历史、地理分布、形态学特征、繁育系统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该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牡丹江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大学生体育态度与锻炼习惯的因素,提出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突出大学体育课程的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加大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玉林师范学院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统计检验与分析,目的是了解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为学校相关主管部门以及体育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运动场所、课外体育、体育信息对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没有差异(P>0.05),而器材设施、体育教学与体育制度对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学校体育环境对男生的体育行为影响程度高于女生(P<0.05);大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的了解匮乏,对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行为影响没有差异(P>0.05).研究结论:体育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大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的认知是决定其体育行为的关键因素,人和环境交互行为是决定大学生体育行为的效应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春  刘苏衡 《甘肃科技》2011,(14):160-163
大学生旅游市场是整个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旅游行为有其特点与规律,通过对黄家湖大学城4所高校的调查问卷,并查阅国内外关于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文献,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希望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旅游需求,开拓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研究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了解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影响因素、旅游资金来源、旅游次数,探析大学生旅游行为对旅游的影响,并对大学生旅游的各种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旅游行为的一般规律。从而使旅游企业能够根据当代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徐艳 《科技信息》2011,(16):I0254-I025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考察等综合研究方法,试图从民俗文化角度出发,结合安徽特有的人文地理,审视安徽体育旅游文化现状,提出发展安徽体育旅游文化的相应策略,打造安徽体育旅游文化品牌,让安徽走出惟"两山一湖"独尊的景观旅游定势,并为旅游和主管部门制定安徽省体育旅游文化工作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为视角,探究大学生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营养水平以身体质量指数BMI标准进行确定,利用修正后的《大学生体育行为偏好调查问卷》对郑州大学2011至2014级普通大学生共500名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行为的适应性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适应性程度不高,女大学生与体育行为之间无明显相关.BMI值越大的男大学生更喜欢体育行为,但实现体育行为的程度不高;而女大学生与体育行为无明显相关性,需从认识层面提高.学校应定期开展大学生实践体育行为的适应性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以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高等学校体育的实践者,对高等学校体育有着深刻的了解与切身感受,他们思想敏捷、传统观念不深、个性强、有主见、想像力丰富,对于体育教学改革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的体育动机、态度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旅游院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调查,对其动机、特征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为进一步达到旅游教育的应用性特点,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十堰市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只有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掌握其消费特点,才能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十堰市在校大学生的旅游心理特点、旅游决策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