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资料,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锻炼习惯和身体素质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表现为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人数明显高于女生;多数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次数和时间不足,尤其是女生的锻炼时间明显少于男生;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锻炼习惯与身体素质显著相关,说明体育锻炼态度和锻炼习惯对身体素质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过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体质水平普遍偏低,状况堪忧,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空间的匮乏.各高校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而课外体育锻炼在缺乏监管及重视的状况下,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对课外体育锻炼实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拓展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构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路径: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运用高校现有的学生信息采集系统,实施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与监控;创设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保障;拓展学生体育锻炼的多维平台;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考评,并与强有力的调控和引导机制相结合;实施多维干预措施,促使锻炼行为的持续改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都喜欢体育并能够按照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增强体质,改善机体机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30.1%)参加体育活动是“没有方法”的,缺乏科学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不能保证体育锻炼的效果.以此提出三点对策:普及体育锻炼知识,倡导科学体育锻炼;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创建积极的体育锻炼环境和重视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4.
体育信息的传播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生获取体育信息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了体育信息的传播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取体育信息频率越高的学生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影响体育锻炼认知的肯定度也越高;获取体育信息越频繁的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频率越高、每次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也越长.体育信息的传播可以作为体育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对高中生认知体育,激发体育兴趣,以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开民 《科技信息》2008,19(2):247-24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社区居民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山东省社区居民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段集中在早上与晚上,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对体育锻炼环境的满意度较低,体育锻炼环境一般;影响山东省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时间与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 ,对专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多数大专学生对体育锻炼抱有兴趣 ,锻炼的目的性较明确 ;体育课内外参加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 ;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 ,锻炼的形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 ;兴趣、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是影响体育课内锻炼的因素 ,场地器材缺乏、余暇时间不足是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长沙市区高校女生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沙市区高校女生在体育的实际参与中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动机是为了体育考试和达标;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短,强度小,频率低,项目选择单一;缺少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是影响长沙市区高校女生所喜欢体育项目和实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10所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行为做详细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体育锻炼行为比较缺乏;男、女研究生在体育锻炼次数、时间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多样化,动因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惰性"成为影响研究体育锻炼行为的首位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大学生锻炼者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一是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性别差异,男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中,除人际关系维度外,认知、情感、公正、节制、超越五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二是随着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延长、体育锻炼的频率增加、坚持体育锻炼的年限延长,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超越维度得分有增加的趋势;三是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和体育锻炼坚持的年限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公正维度有影响,而锻炼的频率对公正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编制了青少年体育锻炼风险认知调查表.通过对51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青少年体育锻炼风险认知性别因素差异显著;2)青少年体育锻炼风险经历差异显著;3)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和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风险认知因素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部分在校普通及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都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肥胖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和周末,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怕别人讥讽成为影响肥胖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其次为怕影响学习、怕累、场地器材缺乏及没有指导等.建议对肥胖大学生进行特殊的体育教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能力,促进其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方法分析了闲暇时间、收入、教育程度对中国居民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投入比和体育锻炼时间投入量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影音视听与上网是中国居民占用闲暇时间最多的休闲活动;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减少居民在影音视听与上网中支配的时间,提高其在阅读和消遣玩耍中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全民健身意识、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消费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喜欢的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中学生在体育能力、行为、体育投入及效果、体育锻炼环境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印克沙 《创新科技》2015,(12):70-72
IT治理是信息系统建设快速发展的产物,同时IT治理也是信息化建设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IT治理的现状及必要性,并从对IT治理的认识出发,结合对IT治理的时间,对我国开展IT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方法对芜湖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男女生锻炼时间、次数、活动项目等有所不同;运动场地、宿舍和校园空地是活动的主要场所.场地器材不足、没有时间、无人指导等原因是影响芜湖市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t回归法探讨了体育锻炼中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中断受周锻炼时间、去锻炼场地花费时间、体育意识、有无慢性病、参与方式影响较大.周锻炼时间、体育意识与体育锻炼中断成负相关,到达体育场地花费时间与体育锻炼中断成正相关,和同伴一起锻炼、有过慢性病的锻炼者发生体育锻炼中断概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陈利和 《科技信息》2011,(3):I0013-I0014
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瓷都景德镇地区陶瓷从业人员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陶瓷职工患肩周炎、关节炎等劳损性的比例最多,矽肺病等严重职业病的少;因工种原因以及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陶瓷职工的患病的主要原因;陶瓷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人较少;以单位组织和社区为中心的体育锻炼是薄弱环节;职工体育锻炼项目中,体育锻炼形式相对单调;职工缺乏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且认为体力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一半。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4所本科院校师范类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学生中,总体有60.3%的学生每周平均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在2次(含2次)以上,其中女生和高年级学生参与的程度相对较低;场地器材短缺、无时间、缺乏运动技能是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学校体育工作者要认识到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类学生对我国全民健身条例落实的重要意义;学校要在制度上对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给予鼓励;学校要确保学生每周至少参加2次课外活动;师范类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知识及教学方法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省6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余暇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余暇时间不充裕,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缺乏余暇时间和体育设施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锻炼场所主要是校内的免费场所,锻炼项目主要是散步、球类和健美操等.提出建议如下:加大对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骨干"作用;加大校内体育场馆建设,充分利用校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的校内群体活动,提高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座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青海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在参与动机、用运手段、参与时间以及课余活动取向等方面有明显特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