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园地》2006,(1):26-26
犊牛出血性肠炎是犊牛较常见的一种内科病。症状是便中夹血,色如煤焦油,多见于胃及小肠出血。若呈鲜红色多为结肠及直肠发炎:若脱水迅速,腹泻如血水且有急后重症状,主要病变在大肠。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1月 进行牛群普查,落实本年度生产计划,加强牛舍防保暖工作,避免牛吃冰冻饲料或饮冰水,预防犊牛腹泻及呼吸道疾病,搞好奶牛繁殖、配种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于肉牛养殖而言,提高犊牛存活率,降低犊牛死亡率是保证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引起犊牛死亡的众多因素中,难产是最主要诱因,因难产导致的犊牛死亡约占50%,母牛因素、胎儿因素、公牛因素、营养因素、环境与管理等均可诱发难产.消化系统紊乱与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发的犊牛疾病,腹泻与肺炎是引起犊牛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综上,防止犊牛出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物腹泻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运用i-STAT血气分析仪,测定了15例腹泻犊牛血液pH、Hb、TCO2、PCO2、PO2、HCO3-、SO2、BEecf、HcT、血液细胞的MCH、MCHC、RDW、WBC、LYM、MID、GRN、RBC、HGB、HcT、MCV和电解质Na+、K+指标.结果:腹泻犊牛的PCO2、HcT、SO2、MCHC、HGB、WBC(P<0.01)、MID(P<0.01)、HcT、MCV显著高于健康牛;而MCH、GRN、RBC也都低于健康奶牛.结论:犊牛腹泻时其血液细胞成分和血气指标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导致实验用免腹泻发病率的因素,降低因腹泻导致的免死亡数量,减少经济损失,提高饲养水平。结果:确定对策并且实施后,实验用兔平均发病率由4.74%下降到1.92%,平均发病致死率由2.35%下降到0.96%。结论:传染病因素以及饲料配方不科学是导致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验用兔腹泻频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石河子科技》2009,(2):60-60
霉玉米致病:用发霉的玉米饲料喂奶牛,患牛表现为反刍减弱或停止,角膜混浊,黏膜黄染,腹泻,消瘦,有的精神错乱,兴奋转圈,以致昏厥死亡。  相似文献   

7.
应用细胞中和试验分别对免疫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的血清进行母源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每组8头)犊牛血清中均含有滴度不同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变化呈马蹄形变化.1日龄最低,7~8日龄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免疫母牛所生的犊牛7~8日龄血清母源抗体达最高峰为8.3 log2,70日龄时达2.5 log2;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7~8日龄时达最高峰为3 log2,43 d时达0.5 log2.对母源抗体类型鉴别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母源抗体的主要类型为IgG,母源抗体呈现的特征变化主要与犊牛吮吸初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猪瘟弱毒苗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短期安全性和中和抗体效价进行了测定,动物短期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用大剂量(每头10~25个免疫剂量单位)猪瘟弱毒苗注射犊牛、成年奶牛、怀孕母牛和牦牛后,对体温、食欲、生产性能及妊娠牛的胎儿均无不良影响,微量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成年奶牛每头注射6个免疫剂量单位的猪瘟弱毒苗15d后,有50%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每头注射10个免疫剂量单位的猪瘟弱毒苗15d后,有83.3%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小牛每头注射3个免疫剂量单位的猪瘟弱毒苗15d后,有50%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抗体产生的滴度与免疫剂量成正比,上述结果表明用猪瘟弱毒苗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痛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犊牛大肺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肺炎或败血症,是新生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管理不当导致新生犊牛接触大量大肺杆菌,从而增加感染发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2例秋季腹泻患儿临床观察,心电图榆及血清心肌酶的测定。资料表明:56.2%的病例呼吸道症状先天腹泻出现,提示病毒可能由呼吸道侵入形成病毒血症;50.0%的病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ST-T改变的47.2%,2项及2项以上血清心肌酶异常的为78.1%。  相似文献   

11.
以15日龄至19日龄乳鸽进行人工灌喂9天,用同日龄自然哺喂的乳鸽作对照,测定了体增重和亲鸽产蛋间隔。结果表明人工灌喂组体重分别提高10.5%、10.0%、16.1%、17.2%、6.1%,亲鸽产蛋间隔分别缩短10天、6天、10天、13天、8天。人工灌喂可明显提高体重,缩短产蛋间隔,统计整个鸽舍104窝人工灌喂乳鸽的种鸽的两次产蛋间隔,平均为40.1天和41.0天,也同样证明,人工提前灌喂乳鸽可缩短亲鸽产蛋间隔。  相似文献   

12.
在长时间持续发生下痢的乳用公犊牛的哺乳育成牧场,从引入第1天起的45天内,将泛酸钙按每头每天50—100毫克添加在代用乳内使其饮用,研究了其防止下痢的效果。在4群犊牛(每群约100头)中反复试验的结果,在泛酸投与期间没有下痢的发生在犊牛的哺乳期,因下痢而发育停止和死亡所造成的损耗是很多的。在乳用公犊牛的大规模的人工哺乳育成牧场成为仅次于肺炎的高死亡率的疾病。与下痢有关连的是著者在参与农林水产省另一项“关于肉用牛的生产技术开发的综合研究”中对诱发分娩的犊牛的发育试验,因下痢的原因而妨碍了经验的总结。犊牛下痢症的病因,一般认为主要是病原性细菌或病毒。关于下痢症的发病机制是病原性细菌与肠内常在的非病原性细菌的相互交替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目前由于实验方法困难,迄今不清楚之处还多。据报导,在人,母乳儿的肠内细菌丛被双叉杆菌(Bifidus菌)所占据,而人工乳儿则几乎全是大肠杆菌,有人认为,这同人工乳儿的消化不良、下痢发病率与死亡率都高可能有关。与此相反,最近又有人提出可能与泛酸有关。在仔猪,由于泛酸缺乏引起伴发水样性下痢和血便的溃疡性大肠炎。这次,著者为了弄清泛酸防止犊牛下痢症的效果,对饮用代用乳的犊牛经口投与泛酸,得到了有意义的知识。另外,本报告综合了著者在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进行的试验,以及调职到山口大学后继续进行试验所取得的关于防止犊牛下痢症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奶犊牛的细胞免疫状况,实验组8头奶犊牛注射疫苗前的E玫瑰花环率平均为20%,注射疫苗后第45天E玫瑰花环率平均为26%,而对照组5头犊牛E玫瑰花环率平均为22%,数据显示注射疫苗后比注射疫苗前上升了6%,比对照组上升了4%.实验结果表明犊奶牛注射猪瘟弱毒苗后能够引起细胞免疫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普通级实验家兔进行剖腹净化建立SPF家兔种群,提高实验用兔的质量,满足科研、生产及检定工作需要。方法采用剖腹摘取子宫术,在无菌隔离器内以人工哺乳方法将仔兔培育成无菌兔,再将双岐杆菌等肠道正常菌接种到无菌兔体内,使其成为SPF兔;对SPF环境中植入肠道正常菌兔和未植菌兔离乳后生长性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人工培育出的SPF兔,经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符合国家SPF兔标准;植入肠道正常菌群兔体重与未植入肠道正常菌兔生长体重相比极显著增加。结论通过剖腹摘取子宫术,人工哺乳仔兔和植入肠道正常菌群的方法建立了SPF实验用兔种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天然中药生物制剂莪术油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婴幼儿腹泻的12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天然中药生物制剂莪术油治疗;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和病毒唑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3%,平均住院天数3.25d;对照组有效率的68.3%。平均住院天数5.35d治疗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天然中药生物制剂莪术油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6.
哺乳仔猪下痢是常见疾病。本文分析了哺乳仔猪下痢的病因:生理性下痢、营养性下痢、应激性下痢、病理性下痢和母猪异常。阐述了临床症状,提出了防治原则和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母猪分娩前后倒养管理、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成都等7市、县部分场(站)奶犊牛和牦犊牛腹泻病原调查及防制方法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仍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从腹泻犊牛粪便样品中检出的侵袭性大肠杆菌、亚利桑那菌、臭鼻克雷伯氏菌、(?)内氏志贺氏菌、雷极普罗非登氏菌、司徒普罗非登氏菌、粘性沙雷氏菌、蜂窝哈夫尼亚菌、聚集肠杆菌、爱德华氏菌等10种肠道菌也是致犊牛腹泻的病原,过去未见报导。并发现异型构椽酸杆菌在某些奶牛场可引起犊牛腹泻的极高发病率。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复杂,而不良的饲养管理是最重要的致病诱因。因此采取搞好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工作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是防制犊牛腹泻的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措施,在自贡市马鞍山奶牛场试验,使该场犊牛成活率由66%(1986)提高到97.7%(1987)。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用潘生丁注射液灌肠疗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8例的经验报告。安全、无副作用,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母婴同室前2966例和母婴同室后3094例新生儿及腹泻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生儿腹泻发病率由母婴分室的8.93%降至母婴同室3.46%,而感染性腹泻由母婴分室的3.98%降至母婴同室的1%,两者相比均有高度显著差异性(P<0.005),从而提出母婴同室能降低新生儿腹泻发病,减少感染性腹泻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但正常新生儿有时一天可排便5—8次,甚至更多。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但作重增长正常、亦无其它不良反应,并不能称为腹泻,所以诊断新生儿腹泻时应以大便性质为主。一、常见的腹泻原因:1、流行性腹泻:流行性腹泻的致病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由于新生儿血中合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体比母血中低4H6倍,所以易感性强,尤其早产儿与足月病弱儿容易受染。病情发展较快,病势较险,如不及时诊断,控制传染源,往往在新生儿室造成广泛流行。临床症状分为三种类型:(1)暴发中毒型:主要表现为腹泻及全身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