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吸收能力是外部学习和创新溢出发生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区域吸收能力在企业微观层面作为一个多维度变量,分解为人力资本、研究开发(R&D)活动和产品技术3个维度,探讨吸收能力中的构成要素对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特定学习行为特征的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用社会临近性和组织临近性进行外部学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高技术产品的生产领域,并且首席执行官(CEO)能力是企业利用与母公司和国外客户的组织临近性进行学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区域内从外部吸收知识能力到最终形成技术研发能力进而形成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吸收、转化的载体,是创新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区域创新吸收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在繁荣或落后地区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创新效果有不同的影响。为证明人力资源区域特征、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据调研分析,证明其正确性,并为决策者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知识吸收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分工和区域融合,经济的区域化、集群化等地域特征日趋明显。知识溢出是知识扩散的一种方式,代表知识的再造。其对于知识在区域间的扩散.促进区域知识生产。发展知识经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地区之间发展程度差别非常大.而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其地理位势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知识是区域创新的源头,知识溢出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文章基于空间知识溢出,来研究中部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距离、经济距离和人力资本距离等三种不同维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份1998—2015年高技术产业RD同时涵盖本土和跨国两种不同途径下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高技术RD活动的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RD活动的产出时,本土途径以及跨国途径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以专利申请数作为RD活动的产出时,本土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跨国途径下的溢出效应以关联效应为主,不存在明显的示范效应。此外,基于经济距离、人力资本距离和技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本土溢出效应依次递减。最后,针对模型结果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2016年山东17地市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山东各地市之间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空间溢出效应上表现为负;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开放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作用;物质资本存量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空间溢出效应为负;而宏观调控与银行集中度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69个县级行政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以发明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产值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评价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NICH指数、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分析浙江省2007年—2019年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年—2019年,浙江省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创新产出区的分布与浙江省大湾区“一环、一带、一通道”的总体格局基本吻合;浙江省各县域创新产出存在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现象,杭州市区及其周围县区、宁波市区及其周围县区以及绍兴市区为热点区域,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浙西南与浙西的山地丘陵地带;由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发现,技术溢出和空间区位对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升级、政府政策和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呈现正负差异性,而经济基础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总体呈负向关系,仅在极少数县域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阎官法 《河南科学》2005,23(6):954-956
介绍了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并指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很快, 更加需要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建立以专业化分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能强化地区经济增长核心能力。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熊鹏  卿玲丽  马翔 《创新科技》2021,21(11):52-63
只有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回顾企业创新能力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技术、产品规划和市场营销三个维度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量测体系.基于中国省级统计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能力呈现显著的省际差异,不可过度借鉴发达省份的政策经验;各维度发展越是均衡的省份,其总体表现也越好,且市场营销类指标的权重排名靠前,体现了创新成果商业化的重要性;技术类指标和非技术类指标的表现不会出现强弱并存的现象,但需要对产品和市场等非技术类创新给予更多的政策激励.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oran'I指数检验出长三角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分别在邻接、地理和经济三种空间权重下,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将创新资源及其他因素对城市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关联模式下,创新资源均对城市发展有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支出、经济开放度以及金融发展也会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周边城市创新资源溢出效应会影响到各城市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就城市发展中创新资源的空间溢出效应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珠三角城市群内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差异较小的区域内的城市为样本数据,运用修正之后的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测度珠三角城市群及内部九大城市2005—2014年的经济承载力水平,并分析经济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分异. 研究结果显示:珠三角城市群经济承载力趋于小幅波动状态,但城市群内部极化效应显著,涓滴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低;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承载力等级分化严重,形成以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和佛山市为第一层级,东莞市和中山市为第二层级,惠州市、江门市和肇庆市分列三~五层级的经济承载力等级体系;地理空间上,形成以深圳市、广州市和珠海市为核心的三大区域,三大区域的经济承载力水平变化趋势为: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广佛肇),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深莞惠),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珠中江);近10年,珠三角城市群经济承载力呈东高-西低的发展状态,西岸塌陷的阴影效应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及治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复合生态系统出发,选用多指标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地域类型进行划分,将全区分为良好、较好和差3种类型,以此基础,分析了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神经环境,以及综合环境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不同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基塘变化特征及其空间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被认为是典型的生态农业用地类型之一.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6年3期Landsat TM遥感解译数据中的基塘信息,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基塘的变化规律,划分了基塘变化的空间类型.研究表明:1990 ~2006年,珠江三角洲基塘面积持续增加,由1990年的198 729.00hm2增至2006年的318 227.71 hm2,增长了60.13%;传统基塘区基塘面积减少,珠江三角洲中部基塘面积快速增加;转出类型以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为主,转入类型以耕地为主;根据基塘的综合扩展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分成强扩展型、弱扩展型、相对稳定型和萎缩型4种.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会展产业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述会展产业链及其结构和上游、中游、下游产业彼此内在关系与流程的基础上,以珠三角会展产业链为切入点,通过建立模型与大量有关珠三角会展业的翔实的数字、案例相结合,展示了珠三角会展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珠三角会展产业链的劣势进行分析,以德国会展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作为借鉴,提出了珠三角会展产业链的发展对策。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为管理部门和理论界与企业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空问插值的kriging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变化特征。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提出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空间插值的kriging方法,给出描述该网河区水位空间分布结构的半变异函数,分析了网河区水位的空间分布,以及水位的空间结构性一方向性和相关距离,并给出了丰水期的一个应用实例,为该地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变化特征.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提出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空间插值的kriging方法,给出描述该网河区水位空间分布结构的半变异函数,分析了网河区水位的空间分布,以及水位的空间结构性-方向性和相关距离,并给出了丰水期的一个应用实例,为该地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居民健康观念较强,休闲体育是大众居民在闲暇时间内最主要的休闲方式;运动场地、闲暇时间、健身指导员等是影响该地区居民从事休闲锻炼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体育健身与休闲消费需求,提高广大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与评价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助于推动珠三角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扩大珠三角地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影响力,提升珠三角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本文从经济发展规模、物流业务规模、人力资源等方面构建3类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以珠三角9个城市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州、深圳居区域物流发展的前两位,而江门、肇庆则位居后两位,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珠三角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例提出建设珠三角高职特色、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素材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 ——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珠三角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发展,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珠三角9市2014—2018年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Malmquist指数进一步评估效率的动态变化,并就资源整合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