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反”药物配伍应用自古不乏其例,一味遵循“十八反”,是否制约着治疗用药,使一些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使中医药“相反相激”的快捷疗效无法体现?而全盘否定,是否又会误用后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而涂炭生灵?这些均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鉴于临床应用中,“相反”药物配伍多用于特定的病理条件下,本文提出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选择含有反药配伍的经方,针对其主治病证病理条件下“相反”药物配伍的不同条件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基于临床应用的中药“十八反”宜忌条件及配伍关系,对完善中药配伍理论和指导临床“相反”药物配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是通过“四诊”“八纲”等法则,运用辩证论治的方法及中药配伍等各个环节来处理疾病,而最关键环节─—配方至关重要,如配错药品,不但影响疗效,而且还危及病人健康,笔者探讨处理疾病的重要环节─—配方中注意的几点,以供参考。一、注意“十八反”与“十九畏”“十八反”“十九畏”是中药配伍中禁忌的,作为中医药人员应牢记勿误,在此不予赘述。但“十九畏”与中药配伍中的七情之一“相贯”是否一回事?这是要弄清楚的。“十九畏”属禁忌范畴,而“相畏则是处方配伍之一,它们是截然不同的。目前有些杂志刊物报导:某些疾病可用“…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十八反"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提出下一步开展"十八反"研究的建议,回顾了"相反"理论的提出、"十八反"歌诀的出现、目前药典对"十八反"的相关规定。从文献记载、临床报道、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十八反"的宜忌争论。分析整理文献、总结"十八反"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可以看出临床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文献的角度,进行回顾性总结,从中挖掘整理"十八反"反药组合的临床安全性评价和配伍应用规律。而关于"十八反"的实验研究则主要从化学物质基础、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4.
"十八反"、"十九畏"作为中医药领域传统的配伍禁忌,一直沿用至今,但由于临床不乏反药同用治疗某些疾病突显奇效的病案,其是否确属绝对配伍禁忌,是众多学者及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是卫生部为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问题,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的法定标准.据统计,其1~20册共收载成方制剂4052个品种,其中含反药配伍的成方制剂65个,包括含"十八反"药对的品种43个,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25个,既含"十八反"又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3个.经分析可知,该标准含反药药对的成方中以乌头类与半夏、官桂与赤石脂配伍使用为多;其临床应用特点,含"十八反"药对的成方主要用于风湿痹病、跌打损伤,剂型以丸剂、膏药、橡胶膏剂为主,口服与外用比例相当;含"十九畏"药对的成方主要用于月经不调,以丸剂口服为主.在处方药味数方面,含反药药对的成方以16~30味的处方较多.  相似文献   

5.
中药十八反在兽医临床上仍然是一个禁区,甚至导致医疗纠纷,而实验研究又与兽医临床实践差异甚大。临床应用是否安全?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问题均有待验证。1982~1984年我们在彭县分点进行反药双甘散(甘遂反甘草)配伍常用有效方剂治疗耕  相似文献   

6.
中药反畏禁忌,在中兽医古籍文献中早有记载。公元1608年出版的《元亨疗马集》中,“陈反畏忌,禁药须知”就有六陈、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忌的记载。据高晓山等考证:谬希雍的《炮灸大法》(公元1622年出版)的十八反歌诀,比《元亨疗马集》还要晚14年。二者字句可以说完全一样。清代的《牛医金鉴》中指出:“诸药相  相似文献   

7.
中药十九畏在《元亨疗马集》、《牛医金鉴》中均称之为“诸药禁忌”,也就是说不能同用,应作中药十八反一样对待。据王天益考证“中兽医古籍文献十部之内共25个十九畏同用方例”。但水银配砒霜,川乌草岛配犀角,人参配五灵脂,狼毒配密陀僧则很少记载。笔者查阅了解放以后有关中兽医的文献资料,发现中兽医工作者对十九畏在兽医临证中的应用,有不少新资料,虽然缺  相似文献   

8.
大黄性味苦寒 ,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的要药 ,由于泻下力猛 ,有斩关夺隘之势 ,故称为“将军”,以川产者佳 ,故又名川军。如果少量使用 ,还有健胃作用。俗语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说明大黄虽味苦 ,但其药用作用却是很大的。大黄很少单用 ,临床上常配伍使用 ,一般配伍都是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的 ,不能随心所欲 ,乱搭乱配。历代医药学家对大黄的配伍是很有讲究的 ,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而且还有严格的配伍原则 ,主要体现在大黄与所配伍之药的相辅相成关系 ,尽可能使大黄的治疗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此 ,研究大黄的配伍应用 ,是使用大…  相似文献   

9.
注入水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是油田注水开发(特别对于中低渗透砂岩储层)过程中“注够水、注好水”的前题条件,其配伍的程度直接影响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因此,必须根据配伍性要求,对注入水的水质进行规范。文中从注入水损害地层机理出发,阐述了评价注水水质指标的技术思路,提出了配伍性注水水质方案的决策思路,并研制了相应的配伍性注水管理软件,对提高配伍性注水的操作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按照传统方法配制植物组织培养基时,需要花时间进行一系列的计算。采用“培养基配伍表”和“不同体积的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组分的取用量”两个表格配制培养基,既减少了大量的计算工作,又避免了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差错。  相似文献   

11.
宋津 《天津科技》2003,30(1):49-49
由天津中医学院中医药研究中心承担的“标本同治方剂的研究——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的药效化学基础和作用原理研究”是由天津中医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担纲的国家“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重点解决治疗冠心病的复方丹参方的药物物质基础、配伍关系及原理三个问题,初步探明全方、有效部分和有效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的科学依据,提示并阐述复方丹参治疗心绞痛的作用途径,主次靶点作用规律及其间的量效关系,化学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间相互关系,为研制高效、速效及高质量的活血止痛现  相似文献   

12.
由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系赵福麟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三次采油新技术研究”中的“黑液体系驱油研究”子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人员对黑液体系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黑液为潜在碱适用于三元复合驱的重要理论.该项研究提供的黑液体系优化配方具有采收率增值高、配伍性好、药耗合理、对地层有稳定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老年人,是一种极难治愈的顽症。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气管炎研究组什对这一顽症在前几年“当归、黄蔑等补益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研究”、“支气管病变组织切片电镜观察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迸一步依据我国中医传统的“益气活血”、“扶正固本”的洽疗原则,辩证实馅,调整单、验方配伍,以科学新法泡制,研制出一忡  相似文献   

14.
富硒蚯蚓含硒蛋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蚯蚓作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蚯蚓配伍的药方就有40多种,用蚓粪配伍的药亦有21种。蚯吲和蚓粪也可作为兽药,治疗猪气管炎、仔猪白痢。此外,欧洲出版的百科全书也有蚯蚓作药的记载。近十年来经过毒性试验表明蚯蚓无毒和无副作用。蚯蚓体腔液中认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特殊的酶,食后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变得细嫩并富弹性。  相似文献   

15.
输液疗法即是用低浓度葡萄糖液或盐水,配伍某些必须的药物,直接注入病人静脉中,可更有效地发挥药效,达到治病目的。这种疗法对救治感染、脱水、创伤、休克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滥用输液疗法会造成药物浪费,并给某些患者酿成无可挽回的危害。有的病人本无需“点滴”,看到别人“点滴”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们以自制的“离敏灵胶囊”为主,8年来治疗21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报告。总有效率95.71%,治愈率66.19%。文章并对配伍药物做了药效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河南不同地区15种下部烤烟两两之间的配伍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同地区烟叶之间的配伍性要好于不同地区烟叶之间的配伍性;不同地区、相同等级的烟叶的配伍性,烟叶等级越低,配伍性越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烟叶之间的配伍性,总体配伍性表现为等级差别越大,配伍性越差.  相似文献   

18.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大鼠心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AKT)信号通路的影响。8周龄SD雄性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低、中、高剂量组(10、20、40mg.kg-1.d-1)。对应灌胃给药4周后采用ELISA法、RT-qPCR法和Wstern blot法观察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MI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随着浓度增加可明显提高PI3K、AKT表达(P0.05,P0.01)。可见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能增强PI3K-AKT信号通路,对保护心肌细胞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双米”)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650例中期妊娠要求终止的孕妇,采用利凡诺尔联合“双米”及利凡诺尔两种方法终止妊娠,作临床比较。结果利凡诺尔联合“双米”组引产有效率显著大于利凡诺尔组(P<0.01);利凡诺尔联合“双米”组有效引产时间显著短于利凡诺尔组(P<0.01);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利凡诺尔联合“双米”组低于利凡诺尔组(P<0.05)。结论利凡诺尔联合“双米”组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安全、有效、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方剂配伍理论及模式是蒙医复方研究的关键,本文以方剂配伍理论方法的梳理及方剂配伍思想的研究为基础,就新近研究中的组分配伍进行归纳,通过复方组分分配比优化方法研究,提出可将组分分配作为蒙药复方配伍的新模式.蒙药复方配伍新模式的研究及形成。对新药研究及临床疗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