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地区马铃薯灌溉的节水补灌问题,用对比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辅助的工具与手段,研究膜下滴灌马铃薯的灌溉制度、耗水规律,综合分析作物需水关键期、限额灌溉技术、土壤含水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出宁夏中部干旱区适宜的马铃薯限额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已成为宁南山区的支柱产业,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12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5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8.8%,这样在宁夏马铃薯主产区的部分地区马铃薯栽培中出现了连作和迎茬现象,导致其品质变差,产量下降。所以我们必须更大面积地推广马铃薯与其它作物复合种植技术。据笔者多年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种植,探索出了马铃薯套种豌豆的丰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干旱、半干旱、阴湿区马铃薯生产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水平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生态化度量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以往多指标体系的各种计算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山西省大同市、内蒙古包头市、辽宁省鞍山市、甘肃省白银市、宁夏石嘴山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石嘴山市生态化水平在5个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该市资源型工业正处于转型阶段,生态建设效益逐步显现,实现生态城市还需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宁夏的主导产业,也是固原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区年种植面积达26.67hm2。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对新品种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适应马铃薯生产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马铃薯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工作,2004年用青海省农科院育成品种青薯168作母本,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宁薯8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宁南山区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1999.23kg/666.7m2,比对照增产44.46%,13点次全部增产。在2011年宁南山区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499.23kg/m2,比对照宁薯4号增产35.84%,13点全部增产。生育期120d,薯块长圆形,深红皮色,薯肉浅黄色,薯皮光滑,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鲜基)20.4%,淀粉含量(鲜基)71.24%,粗蛋白(干基)2.16%,还原糖0.397%,Vc13.0mg/100g。适宜在宁夏于干旱、半干旱及低温阴湿区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推广种植。2012年4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5.
凉山州马铃薯气象产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凉山州是四川省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该文对凉山州1990—2008年马铃薯产量和气候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凉山州马铃薯社会产量具有立方抛物线形,其气象产量在-210~1 665kg/hm2之间变化.笔者利用凉山州气象产量与3—8月各月的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气象产量及相应的积分回归模型.模型的建立可为马铃薯大面积生产,开展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录梅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3,(11):61-61,98
马铃薯是固原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区年种植面积达26.67hm2。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对新品种的要求日益迫切。为了适应马铃薯生产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马铃薯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工作,2004年用青海省农科院育成品种青薯168作母本,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宁薯8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宁南山区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1999.23kg/666.7m2,比对照增产44.46%,13点次全部增产。在2011年宁南山区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499.23kg/m2,比对照宁薯4号增产35.84%,13点全部增产。生育期120d,薯块长圆形,深红皮色,薯肉浅黄色,薯皮光滑,芽眼浅。块茎干物质含量(鲜基)20.4%,淀粉含量(鲜基)71.24%,粗蛋白(干基)2.16%,还原糖0.397%,Vc13.0mg/100g。适宜在宁夏于干旱、半干旱及低温阴湿区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推广种植。2012年4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朔城区马铃薯作物在各个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通过分析2009年马铃薯生育期的气候特点,进一步探索了气候条件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总结了异常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种植马铃薯提供趋利避害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撒可富马铃薯专用肥与习惯施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经济性的影响,筛选经济合理的施肥种类与方法,为马铃薯种植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夏沿黄经济区4市水资源短缺风险水平,采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评价水资源短缺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结合熵权法和多指标综合测算法,从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权重分析,对宁夏沿黄经济区水资源短缺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夏沿黄经济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处于中等风险,其中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处于中等风险,吴忠市和中卫市处于较高风险。  相似文献   

10.
论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马铃薯科研及生产现状分析,指出了主要制约其发展的因子,同时提出通过建立良种繁育、脱毒快繁、丰产栽培、质量保证、产品销售、加工等工程体系,使宁夏的马铃薯生产逐步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长春市PM10污染特征以及影响PM10浓度的因素,利用长春市PM10的实时监测资料,分析长春市PM10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污染程度.并利用同期的气象资料,建立PM10浓度和气象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两者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分析不同季节对污染物浓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素,从而为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和雾霾天气预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长春市PM10浓度冬季偏高、夏季偏低、春季和秋季居中,2013年全年中1、4、10月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污染现象,日平均浓度最高值达到591μg/m3.研究发现对长春市PM10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当日平均风速和最高最低气温温差.  相似文献   

12.
长治地区马铃薯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玉斌 《山西科技》2014,(6):143-144
选用1981—2010年长治市气象资料,结合马铃薯生长气象条件,对长治地区,特别是沁源、平顺山区的马铃薯种植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地温、气温、日照、降水等主要气象因子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同时对其他影响马铃薯种植的因素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贫困山区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山东地区17个气象站1961 ~2011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分析了山东地区近5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61 ~2011年山东地区各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增温趋势,平均增温速率分别为0.22℃/10a、0.17℃/10a和0.33℃/10a,年平均最低温度的上升幅度大于年平均最高温度的上升幅度,山东地区气候变暖主要体现在年最低温度的升高上.近50年来山东地区气温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而不是单调递增.山东地区增温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内,各气象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生增温性突变.山东地区气候变暖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龙口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增温最明显;年平均最高气温增温最为明显的是日照地区;龙口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趋势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树木的生长机制能够为树木年轮学以及重建高分辨率环境演变历史提供重要途径和基础,在高分辨率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林龄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特征,能更好地规划被监测树种在不同林龄的生存策略。【方法】利用带状树干径向测量仪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不同林龄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进行监测,以最大值法提取日径向生长量,用Gompertz模型对累积径向变化值进行模拟,利用偏相关分析研究不同林龄杉木的年内径向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在生长季,不同林龄杉木的日径向变化都呈现相似的周期性(包括收缩期、膨胀恢复期和生长期3个阶段)。不同林龄的日径向变化程度不同,日振幅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杉木的年生长期较长,且不同林龄的年生长期随林龄增加逐渐缩短,生长季开始的时间却随着林龄增大而向后推移。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生长期分别为:2月初—10月末、2月末—9月末、3月初—7月末,且分别在5月末、5月初、4月末达到生长速率最大值。不同林龄杉木径向生长对于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幼龄林杉木生长主要受到降水、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中龄林杉木生长主要受到降水、最小相对湿度的影响;而在近熟林和成熟林中,气象因子与杉木生长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象因子的变化可能会逐渐影响到林龄较小的林分,因此对将乐杉木人工林进行经营时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林龄的杉木林应采取不同的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北方季风区121个地表气象观测站2000-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及MODIS遥感8天平均总初级生产量数据(MOD17A2), 分别建立了14年内8天累积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和降雨量与累积总初级生产量的线性气候相关模型。基于模型所得区间的阈值和参数, 计算区域模式RSM本底时期10年(1996-2005年)及未来 10年(2041-2050年)两种排放情景RCP4.5和RCP8.5下, 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累积开始日期、累积时期、累积结束日期及累积速率变化, 分析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对总初级生产量累积的影响, 并综合评价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对总初级生产量的模拟精度高于最高气温和降雨量; 总初级生产量累积开始和结束日期对4 类气候因子的变化均较敏感, 而累积时期和累积速率仅对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较敏感; 未来气候变化将延长累积时期, 增加累积速率, 并提高总初级生产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2008年分布在茅台酒原料基地,海拔370~1 301m地段209个农户栽培的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资料,采用气候曲面技术(ANUSPLI)方法得到各地段的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数据,并对各地段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及原产地气象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对高粱产量、单宁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降水量对高粱产量、单宁和淀粉质量分数有显著性影响;日照时数对高粱产量、单宁和淀粉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其中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对高粱单宁质量分数的影响都为显著负相关.气象条件对高粱蛋白质质量分数无明显影响.该文依据相关分析结果建立了气候区划指标,并做出了优质酒用有机高粱栽培基地的气候区划,其优质有机高粱栽培基地最适宜区在赤水河流域中段的贵州省仁怀市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适宜区在仁怀市东部和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昌宁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趋势拟合等方法,分析了昌宁近50 a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昌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增温非常明显,气候变暖主要来自秋、冬气温增高的贡献;降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夏、冬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过去50 a昌宁县气候存在凉湿—凉干—暖湿—暖干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橘典型种植区域——开县为例,利用开县1991—2010年的柑橘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和产量资料,分析了低温、高温对柑橘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柑橘生产的主要生长发育期的危害温度指标,并对柑橘一个生长周期内的累积危害积温与气象生理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0.在此基础上,以累积危害积温和上一年气象生理产量为影响因子,建立开县柑橘的气象生理产量预报模型.利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库区其余地区柑橘的产量预报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的结果,对库区各主产区的柑橘产量进行模拟和预报,平均准确率超过92%.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旅游气候的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济南市气象站195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基本气候特征,研究济南市人体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对济南市的旅游人体舒适度进行评价,探讨各气象要素对不同季节舒适度的影响以及舒适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济南市最佳旅游时间.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亚地区不同经纬度的5个湖泊气象站(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顺序排列分别为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斋桑泊)的20世纪中后期及21世纪初的实测逐日气温资料,采用距平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检验法以及相关的水文统计方法,对这个区域的气温特征、变化趋势及趋势显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5个站点中,年均气温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现象,并且纬度越高,年均气温升高趋势越显著;整个区域的气温呈上升趋势;增温过程主要发生在冬季,年最低气温升温显著,年最高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但是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