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将四苯乙烯基与己氧基苯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合成了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主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热台偏光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该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能、热性能、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和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强烈的蓝色荧光;其热失重温度达到359℃,显示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化合物样品在熔融和冷却过程中均能观察到明显的液晶织构,说明其具有明显的液晶性;化合物分子在不同的溶剂组成中可自组装形成棒状或球状形貌不同的聚集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3.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Knoevenagel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新的含三苯胺供电子基的发光材料。在证实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后,研究了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和固体状态下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其在聚集状态尤其是在固体状态荧光明显增强。对化合物的聚集发光现象做了详细的研究并阐述了其可能存在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咔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发光性能的咔唑共轭化合物,通过对咔唑分子的修饰,以获得具有不同发光颜色、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的发光材料,并且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对所合成的化合物在光物理方面的性能作了初步的探索,为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联苯乙烯类衍生物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实用价值的蓝光电致发光材料,它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 以联苯乙烯为基础,利用Wittig-Horner反应分别引入N-己基吩噻嗪和N-己基咔唑基团,合成了两种联苯乙烯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和元素分析(EA)对所合成产物进行了化学结构的表征;利用紫外吸光光度法(UV)、荧光分光光度法(PL)、热重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L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表征。结果表明:所 合成的两个化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能发射高亮度荧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两个化合物均不能结晶,易溶于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并且容易成膜,非常适合于旋涂法制备OLED器件;其中含 吩噻嗪基的化合物在熔融或冷却过程中均能观察到近晶A型液晶织构。 相似文献
6.
以手性联二萘(BINOL)取代的2, 3-二氟对苯二腈和3, 3'-联咔唑为单体,通过碳-氮偶联反应得到一对共轭聚合物(R)-P1和(S)-P1,并且通过1H NMR与13C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分析(TGA)、荧光发射光谱(PL)、圆二色谱(CD)和圆偏振发光(CPL)光谱等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热稳定性以及光物理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手性联二萘侧基能有效地诱导共轭主链的微环境,使该聚合物具有手性活性,且表现出CPL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叔丁基苯咔唑衍生物。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认。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荧光发射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这些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热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无论在溶液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均能发射强烈荧光;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溶液荧光量子产率(77%~54%);它们的能隙较窄,约为2.9 eV;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上,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与连接基团有明显的关系;合成的产物均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热失重5%的温度(Td)超过470℃,玻璃化温度(Tg)超过220℃。所合成的化合物可望成为高性能发光材料应用于发光器件。 相似文献
8.
对具有明显聚集诱导发光性能(AIE)的化合物4,4’-双(2,2’-双(4-(6-(9H-咔唑基)己氧基)苯基)乙烯基)联苯(p2bc6)以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发光薄膜.该聚合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能和表面形貌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前体通过分子中咔唑基团聚合形成聚合物薄膜;薄膜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质;制得的电化学聚合薄膜表面平整,表面粗糙度可达到3 nm以下,有望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PLED器件中. 相似文献
9.
聚集诱导发射(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即AIE效应自提出后,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注意,在医学、化学、传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研究中设计合成一系列基于吖啶的聚集诱导发射效应的荧光探针,分别为TPA-SADI、TPE-SADI、TBNA和TSNA,并通过核磁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化合物TPA-SADI和TSNA有较好的荧光聚集效应,同时分析不同结构对聚集诱导发射荧光的影响,例如发色团与桥联基团结构的改变.当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时,会降低AIEgen的荧光强度,而离域π键等形成可以增强AIEgen的荧光。这些研究为聚集诱导发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聚对苯乙烯聚氧化乙烯共聚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Wittig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对苯乙烯和长链聚氧化乙烯的嵌段共聚物(PPVPEC)600).该共聚物在常温下为无定形结构,并可旋涂形成均一稳定的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6.3℃,N2环境下热分解温度达359℃;可以直接掺杂锂盐制备结构为ITO/PPVPEO600(LiClO4)/Au的发光电化学池器件,起亮电压为2.6V,其发光波长在蓝绿光范围内,有2个峰值分别是458和485nm。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新型、高效、优质倍频材料,我们合成了一类新型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并对其红外、紫外、光声光谱及倍频性能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倍频效率和较短的截止吸收波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粒径小于0.1μm的超微粒子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过渡区域,其性质既不同于原子和分子,又有异于我们宏观世界中的通常物质.它具有幻数结构和体表效应,在热、电、磁及化学催化等方面都具有奇特的性质,在新材料的研制中已崭露头角,许多潜在应用还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13.
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没有的许多崭新特性,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研究发展的历史概况;综述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按反应性质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综合法3大类;介绍了目前已采用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展望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邵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5
设(S, ,·)是乘法半群为正规纯整群、加法半群为半格的半环.从S的乘法半群的子半群出发,构造偏序关系,得到了乘法半群在该偏序下是偏序半群.若所构造偏序与加法半群的自然偏序一致,则该半环的乘法半群一定是Clifford半群. 相似文献
15.
用十二烷基溴代烷分别与乙醇胺、 N,N-二甲基乙醇胺、 N,N-二丁基乙醇胺进行烷基化反应 ,再经五氧化二磷酯化 ,合成了 4种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 ,其中 3种未见文献报道。对 4种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 ,对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其中磷酸酯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N,N-二丁基十二烷基羟乙基铵磷酸酯和 N,N-二甲基十二烷基羟乙基铵磷酸酯的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6.
张艳慧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3):82-84
利用半平面中修改的Poisson核,证明了如果R上一个σ—有限的Borel测度满足某些限制增长条件,则由半平面上修改的Poisson积分表示出来的函数收敛而且是一个调和函数,这一结果改进了半平面中调和函数的某些经典结果. 相似文献
17.
烯丙基硫代磷酰胺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烷基硫代磷酰二氯在烯丙醇中同烯丙醇钠进行反应,然后在三氯甲烷中胺化,合成了十三种烷氧基稀丙基硫代(?)酰胺,产物收率令人满意。另外并对这些化合物的波谱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新型磷-多磷钼酸铵的制备及其离子交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杂多酸盐类的磷-多磷钼酸铵,利用热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了它的组成和结构,证明是和磷钼酸铵很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用静态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离子交换性能,表明对Cs+的选择交换容量比磷钼酸铵大,是一类新型磷钼杂多酸盐无机离子交换剂。 相似文献
20.
以硫化锌为基质,Ce和Tb为激活剂,在1100℃合成了发绿光且余辉时间达5min以上的光致发光材料。研究了样品的荧光光谱、物相及形貌,结果表明:在高温合成过程中,硫化锌从闪锌矿结构(β-ZnS)转变为纤锌矿结构(α—ZnS),在一定量的硼酸存在时,这种转化很完全,且较好地抑制了氧化锌的生成,Ce和Tb进入硫化锌晶格,Ce敏化Tb发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