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卷烟烟气中的苯并[a]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固相萃取方法去除卷烟烟气中杂质对分析物苯并[a]芘的影响,建立了气相色谱-选择离子(SIM)质谱方法分析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苯并[a]芘的量,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回收率为96.3%,检测限可达到0.07ng/支卷烟.检测了国内外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的量,结果显示国产烤烟型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的量明显高于国外混合型卷烟.  相似文献   

2.
研究罗非鱼暴露在苯并[a]芘(B[a]P)后,其肝脏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结果显示,SOD和CAT都表现出在暴露初期被迅速抑制,然后诱导,再被抑制的反应模式,并且CAT对污染的胁迫反应比SOD更加敏感,二者均是B[a]P污染的良好标志物.相比之下,GPx的胁迫反应不明显,长时间暴露在高剂量下才表现出诱导趋势,并不适合于短时间暴露下单独用来作为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用重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朔州市朔城区(无焦区)和清徐县(产焦区)环境空气中TSP、PM10、Ba P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并选用EIAPro A2008软件与AERMOD模型对该区域环境空气中的苯并[a]芘进行环境空气容量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区空气中Ba P污染超标,软件预测值与监测值相符,PM10与Ba P浓度的相关性高,并确定朔州市朔城区的Ba P环境容量为16.77 kg·a-1,清徐县城区的Ba P环境容量为25.17 kg·a-1。  相似文献   

4.
GPC-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苯并[a]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联用GC-SIM-MS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的方法.卷烟烟气样品经环己烷超声萃取,GPC系统分离纯化后,经浓缩后用GC-SIM-MS分析测定.与经固相萃/R(SPE)分离纯化的样品相比,通过GPC系统处理后,卷烟烟气样品的干扰烽大大减小,样品谱图干净.该方法测定苯并[a]芘的线性范围为:10.00ng/mL~130.00ng/mL;相关系数R2为O.999 1,检出限为0.99ng/mL,加标回收率为91.70%-103.40%.GPC系统在处理卷烟烟气样品上有独特的优势,该方法适宜应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苯并[a]芘属强致癌物质,食物在烧烤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此类有害物质。国标GB/T5009.27《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采用荧光光度法和目测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苯并[a]芘,此方法存在取样量大,提取、净化、分离繁琐和测定结果重现性不太好的缺点,本文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烤肉中苯并[a]芘的方法,具有取样量少,提取、净化简单,且可直接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分离测定及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标准GB/T 5750.8(9.1)-2006生活用水中苯并[a]芘测定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通过全自动盘氏固相萃取仪对生活用水中的苯并[a]芘进行富集,可以快速准确测定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0.00μg/L~5.00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相似文献   

7.
不同碳源对苯并[a]芘降解菌生长和降解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受户外烧烤影响的土壤中分离出的苯并[a]芘降解菌Bacillus pumilus strain Bap9, 利用摇床实验研究了不同外加碳源对其生长和苯并[a]芘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苯并[a]芘初始浓度为40 mg/L时, 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会抑制菌株对苯并[a]芘的降解, 可溶性淀粉的影响不明显。以醋酸钠为外加碳源可明显促进菌株的降解作用, 添加40 mg/L的醋酸钠, 20天后可将菌株Bap9的降解率提高了8.8%, 但过量的碳源会抑制菌株对苯并[a]芘的降解。添加适量的低分子量菲(PAH)作为共代谢底物, 菲的促进作用大于同浓度的醋酸钠, 添加40 mg/L的菲, 20天后菌株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提高了26.4%。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紫外检测研究了一组筛选自红树林沉积物中的混合菌,该混合菌能以苯并[a]芘(BaP)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代谢,结果表明,当BaP浓度为20 mg*L-1时,培养63 d后有32.85%的BaP被降解.经分离,此混合菌中包含5种菌,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显示M1 5-1可能为一新种,其余4株菌分别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绘制了系统发育树,并对其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同时还强调了红树林微生物在BaP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长期受烧烤影响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利用苯并[a]芘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Bap9,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摇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p9能在20d内将40mg/L的苯并[a]芘降解27.3%.通过对OD600和苯并[a]芘残留浓度的检测分析,考察了pH值、接种量和装液量对菌株生长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pH值为6.0—9.0的条件下均能生长并能降解苯并[a]芘,降解的最适pH值为8.0,最佳接种量为5%,最佳装液量为10ml/50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苯并[a]芘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NO和iNOS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经麻醉后定位插管,一周后称重,按体重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橄榄油组(溶剂对照组)、B[a]P 2.5mmol/L组、B[a]P 5mmol/L组、B[a]P 10mmol/L组.每组8只,麻醉后定位,应用微量注射器通过插管分别向高、中、低浓度组缓慢注入B[a]P溶液10μL,溶剂对照组橄揽油10μl,缝皮.每周给药一次,连续给药三周.跳台试验和水迷宫实验评价染毒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应用试剂盒测定脑NO和iNOS水平.结果大鼠染毒后跳台试验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步下平台的潜伏期缩短.次数增多.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各组大鼠平均潜伏期延长,在原平台停留时间缩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剂量组间平均潜伏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有差异,P<0.05.随苯并[a]芘剂量的增大,一氧化氮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苯并[a]芘可降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NO和iNOS含量的降低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柱技术净化卷烟主流烟气萃取液并浓缩定容,提高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并优化了相关的固相萃取和定量浓缩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使得检测时间由传统所需的130 min大幅缩短至60 min.经严格对比,分别利用该方法与现行的国标方法所取得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同时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分析通量大、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较小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准确、快速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含量的改进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2-甲基-7-硝基苯并蒽和7-硝基苯并蒽在紫外光UVA照射下进行的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主要光化学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光化学反应均为一级反应;7-硝基苯并蒽在紫外光UVA照射下进行的光化学反应的主要产物是7,12-苯并蒽酮;12-甲基7-硝基苯并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主要产物是12-甲基-12-亚硝基苯并葸-7-酮。  相似文献   

13.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细菌(Bacillus sp.)和1株真菌(Mucor sp.),以12种不同材料为载体对混合菌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混合菌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吸附法能有效实现混合菌在改性后蛭石上的固定化.制得的固定化混合菌,传质性能好,对芘(Pyr)和苯并芘(BaP)的降解率42 d分别可达94.96%和74.96%,明显高于游离菌对Pyr和BaP的降解率60.49%和50.09%.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固定化混合菌微观结构,同时探讨了固定化混合菌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14.
A sensitive analytical method, constant-energy synchronous fluorimetry,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benzo[a]pyrene (BaP) selectively in airborne particulates (AP). A constant-energy difference of 1 400 cm^-1 was selected for obtaining single spectral peak. The method could easily identify BaP in an 18-component polycy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mixtures. Calibration plots in methanol solution and in sodium dodecylsulfate (SDS) micellar media show a good linearity (R〉0.999) in the BaP concentration range generally fotund in the environment. The method gives a detection limit of 0.40 nmol/L in SDS micellar medium and 1.34 nmol/L in methanol solution.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真菌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且能够产生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代谢产物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从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含[2.2.2]-环二氮辛烷环系统的异戊烯基吲哚生物碱的结构及生物活性,其中包括malbrancheamides类、brevianamides类、chrysogenamides类、marcfortines类、paraherquamides类、asperparalines类、stephacidins类和notoamides类。真菌来源含[2.2.2]-环二氮辛烷环结构的异戊烯基吲哚生物碱不仅结构奇特,并且表现出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4-取代-9-(2′-脱氧-2′-β-氟-β-D-呋喃糖基)吡咯[2,3-d]嘧啶类化合物为原料,与三氯氧磷一锅法合成出具有新型结构的吡咯[2,3-d]嘧啶核苷单磷酸酯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确证;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乙肝病毒药理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设计合成的7个化合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a,3d,3f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较高,3a的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从四川珙县分离到的茶刺蛾病原物,经感染试验,组织病理研究,包涵体及病毒粒子超微结构研究,核酸类型鉴别等,定名该病原物为茶刺蛾颗粒体病毒.另对该病毒核酸作了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热变性试验,测得该病毒核酸为双链DNA分子,分子量为64.11×10~6d,93.87kb,Tm值为67.3℃,(G+C)含量为32.7%,包涵体蛋白的氨基酸组分中Asp、Glu和Arg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4.12%,His,Cys和Met含量很少。该病毒对茶刺蛾幼虫有很强的感染力,氨基酸在生物防治上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