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风人物     
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沃尔夫农业奖和世界粮食奖,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颁"共和国勋章",还有一颗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民以食为天,在老百姓的粮食库中,水稻无疑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作物。为解决吃饭问题,古代的祖先、现当代的科学家,不知在培育粮食优质品种上花费了多少心血。当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相继出现,而杂交水稻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袁隆平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并于70年代在水稻试验田里收获了成功的硕果;21世纪初把研究结果推向田野,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种植,使杂交水稻占据了中国水稻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3.
科技珍闻     
《科技潮》2006,(6)
人物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于1973选育出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很忙,忙得连我们这些当记者的都不愿打扰他。我曾多次采访袁隆平先生,一来二往,我们成了忘年交。今年7月,我有幸再次到长沙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袁隆平先生,我们多次交谈,除了谈杂交水稻外,他还详谈了自己的人生观,由此记者也获得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08,(Z1):11-11
袁隆平爷爷是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和世界吃饭的大事,到2004年时,亩产已达到800千克,被国际水稻界称为"东方魔稻"。  相似文献   

6.
《安庆科技》2009,(1):F0002-F0002
日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召开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2008年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工作经验,部署了2009年度“种三产四”、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示范和超级杂交晚稻攻关示范等工作。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作大会总结报告。在袁隆平院士直接支持下,我市被列为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任务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7.
①当年袁隆平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而今中国又出了一位“杂交水稻之母”。他,就是著名水稻育种专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②1941年,谢华安生于革命老区福建龙岩的一个贫困家庭,祖祖辈辈以农耕为生。小华安跟父辈们辛勤种地,可面临的仍是食不果腹的窘境。③谢华安从  相似文献   

8.
孙波  陶梅 《大自然》2012,(6):6-7
水稻源于亚洲,现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稻米成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为了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科学家从1964年起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历经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通过"三系法"于1973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近年来,科研人员又在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已育成一批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大面积产量潜力达12~15吨/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新选育的杂交水稻超高产新组合“准两优527”,首次在贵州省遵义县试种获得成功。据悉,这种超级稻今年将在当地扩大试种500亩。“准两优527”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选育的超高产新组合,也是袁隆平院士主持的总理基金资助项目——中国超级稻育种课题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西南农业大学50周年校庆时、袁隆平作为校友在这里向他的“师弟师妹”们进行“成才教育”。50年代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的袁隆平,因为对杂交水稻的特殊贡献,而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认为,所谓灵感并不神秘,它是在知识、经验和思索结合后,由外界因素诱发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开辟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新领域。随着我国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成熟,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层出不穷,其产量也仍在提高,这就为我国13亿人口的粮食后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优质高产杂交粳稻在新品种选育上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走的路还很长。本文作者从水稻杂交育种角度,阐述了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现状,分析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引发作者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多么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这是袁隆平多年以前的一个期待。从湖南偏僻的山村农校教师,到令世人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历经艰难,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的就是要让所有的人远离饥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就是智慧和勤奋的结晶,没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很难有大的作为。吴文俊的“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和袁隆平的“水稻杂交”都是30多年艰苦奋斗的产物,他们两位又都是长期在第一线上干活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研究专家袁隆平教授被授予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后,人们看到的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把他获得的12.5万美元奖金捐献给“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用于支持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与此同时,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科技与农业的结合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甜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正当世界水稻产量处于徘徊的情况下,以袁隆平为首的我国一批科学家,敢于向传统理论挑战,敢于面对艰难险阻,终于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绿色王国中的瑰宝”——杂交水稻。据统计,1975年至1982年,全国累计种植这种水稻四亿多亩,增产粮食四百多亿斤。这个重大突破,同时受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09,(10):94-95
1.日前,商务部在湖南长沙举行授牌仪式,将我国首个援外培训基地即“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授予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为基地授牌,湖南省副省长刘力伟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17.
夏卫东 《科技潮》1998,(8):74-75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在科研战线上取得了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成果。 60年代中期,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70年代,育种专家袁隆平领导的科研小组,用遗传学的科学原理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该项目于1982年作为专利技术首次转让给美国,袁隆平的名字也写进了世界农业科技史  相似文献   

18.
《安庆科技》2004,(4):F002-F002
为加强与科技“巨人”联手合作.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科技水平.11月4日.市政府陶进绪副市长、市科技局方争鸣局长、殷宗学副局长等专程赴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拜会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向袁隆平院士汇报我市试验示范“二代超级稻”工作情况.并提出今后加强农业科技新品种试验示范合台作意向。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5,(9):F0004-F0004
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农业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每年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30项,在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直接支持下,安庆市“两系灿杂”及“超级稻”示范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系灿杂”试验示范每公顷单产超1.05万公斤,“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受到袁隆平院士充分肯定,也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的福音。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处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时期,解决粮食问题则成了极为重要的任务。由袁隆平带领的团队终于在1970年使得水稻的杂种利用优势成为可能。随后,短短几年间就将其推广至全国,同时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让杂交水稻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回顾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历程,主要离不开中国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其他各国政要的垂青;其次也离不开中国政府、科研人员的积极推广,如举办会议、提供技术指导;最后也离不开各类公司将其规模化、市场化。总结回顾杂交水稻登向世界舞台的历程,可为大众了解杂交水稻的发展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