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海水淡化当今之势 1.海水淡化意义重大 地球确是水的故乡,尤其是海洋,更是人类世界最大的水库.它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水的储量约有13.7亿立方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5%,占地表水总量的98%.但是,可供人类直接享用的淡水总量仅有3000立方千米,占陆地水量的0.64%,不足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三.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1,(7):74-77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为什么这些年我国不断研发深海深潜器呢?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这样回答: “因为深海是人类在地球上了解最少的区域,深海地下更是一片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3.
资源问题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在陆地资源一步步走向枯竭的时候,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占据着地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海洋。可以说,谁在海洋的开发中取得优势,谁也就将占据未来的优势地位。发展海洋工程高新技术,正是海洋开发最为关键的策略。叶银灿总工程师在海洋工程科学领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我国海洋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木卫三"不但是木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这颗卫星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其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根据测算,这片地下海洋深度约为10万千米,相当于地球上最深海洋的10倍多。它存在于150千米厚、主要由冰层组成的地表下。木卫三是由伽利略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体积与水星相当的它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从20世纪70年代开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地震、山脉和盆地、陆地和海洋的形成等都与地球深部活动有关. 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方法 研究地球深部物质成份和结构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地球浅部和地表找到被地质作用从深部翻弄出来的深部矿物.这种矿物可被实验证明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另外可以借助于地球物理方法,例如用地震S波速推断的物质组成.利用陨石的组成和高温高压下人工模拟地幔深部物质.还有最困难和耗资的办法是超深钻探,迄今孔深没超过1.5万米.我们相信地球深部的动力可以将地球深部物质搬运到地表,例如在地表见到金刚石(形成深度>150公里)和柯石英(形成深度150~300公里),就是良好的实例.地表地质、地球物理和人工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寻找地球深部物质和认识形成的高温高压环境,是地球科学研究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颗百米直径的小行星,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00倍。这样的威胁是千年一遇,听起来是小概率,却是实实在在的风险。未来的泛星计划,就是要紧紧盯住每一颗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  相似文献   

7.
<正>200多万年前,包括大型鲨鱼、鲸类和海龟等在内的地球上三分之一大型海洋动物都在一场灭绝事件中消失,研究人员发现,这场此前未知的灭绝事件对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影响,并希望该发现能帮助阻止今天发生同样的事情。剑齿虎、猛犸象等大型陆地  相似文献   

8.
美国导演卡梅隆驾驶其单人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成功下潜至世界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海渊底部。卡梅隆此次下潜的深度约合10898米,这是全世界海洋无可比拟的深度极限。卡梅隆在抵达洋底之后,以《国家地理》探险家和电影制作者的身份向海面上为他此次行动提供支持的团队成员们发出讯号:“各系统一切正常。”同时,这位探险家正“蜗居”在深潜器狭小的驾驶舱内,对这片陌生的神秘海底进行着考察,作为抵达关岛附近深邃海沟底部的第三个人,  相似文献   

9.
一滴来自海洋表层100米内的水,其中都含有数干个自由漂浮的微生植物,这些就是“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这些单细胞生物包括硅藻与其它藻类,居住的地区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全球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所含的碳有6000亿吨重,而浮游植物占的比例却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一。这片隐形森林个儿虽小,不过一点也不妨碍它们在地球上最关键的自然循环中记上重要的一笔。按说海洋浮游植物活动的最大效应,就是它们对于气候的影响:这些身形奇小的海洋住民,能够从大气中撷取温室效应气体,即二氧化碳(CO2),并将之储存到海洋深处;但直到不久前,还只有非常少数的研究者对此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0):50-51
一、主要技术内容 紫铜盘管生产法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铜管生产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比传统的直线生产法产品质量好,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可生产出长达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管材,因此这种生产方法现已广泛地用于生产各种用途的中型紫铜管材.  相似文献   

11.
岩石圈     
《科学大观园》2005,(20):70
顾名思义,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顶部。 地球是一个半径有6370多千米的椭球体、它从表面向 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壳是地球的最表 层,由于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因此,又有大陆地壳和大洋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7,(1):30-31
怒江大峡谷——东方大峡谷每年平均以1.6倍于黄河的水量奔腾向南,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峻岭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经常是河谷茂林葱绿,炎热似夏,山坡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峰顶冰雪世界,一派隆冬景象。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千米,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海拔4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夹着水流汹涌的怒江,峡谷中险滩遍布,两岸山势险峻,层峦叠峰。怒江大峡…  相似文献   

13.
航天名词统一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 ,航天名词的规范和统一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还存在若干问题 ,有待继续努力解决。一、关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名称航天 ,狭义是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航行活动 ;广义是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航天定义的核心在于 :人类活动的场所不是陆地 ,不是海洋 ,也不是大气层 ,而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对这一特定的场所的命名目前流行的有 3种 :1 太空《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航天技术》分册、国…  相似文献   

14.
2020年秋冬之交,“奋斗者”探索一号科考船载着中国海洋科技弄潮儿勇闯地球最深极——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了进入万米洋底的世界壮举,圆满完成了“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深潜试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 “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赵洋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5.
1秒钟时间能做什么?世界男子100米短跑纪录保持者博尔特能跑10多米,蜜蜂能振动翅膀大约230次,光能绕地球7圈半。至于平凡的你我也许是走两步路,眨下眼睛或是说声“你好”。但在科学界,自从1999年以来,一场关于1秒钟的争论从未偃旗息鼓。这背后是中、美、日、英、法等国维护国家形象和争夺国家利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6.
向海底进发     
《科学大观园》2023,(10):12-13
<正>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是海洋。深海生态系统非常独特,极端的环境孕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而由于深海勘测技术和设备的缺陷,使得如今的海洋仍是一个待探索与待开发的领域。深海究竟有什么重要资源和战略价值?我们为什么要不断挑战海洋深度的极限?探索深海有多困难?深海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探索深海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研究目标,围绕海洋地质的若干重大前沿课题,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和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模拟手段,探索和发展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已经形成鲜明的科学研究特色。南海大洋钻探第184航次在南沙和东沙深水区6个站位钻井17口、取芯5500m,实现了中国海区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为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取得了约3200万年的深海记录。南海大洋钻探是近年来实验室最重要的工作,从建议、论证、设计到主持实施和研究,实验室起了主要作用。实验室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扫描电镜带能谱、X射线衍射仪、SUN工作站、图像处理系统和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等大型仪器12套。  相似文献   

18.
吴戈 《科学大观园》2009,(14):68-69
1835年的环球航行时,当达尔文在踏上加拉帕哥斯岛的几十分钟内就发现了五个新物种。那21世纪的今天地球上还有没有可发现?“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也是我们了解最少的。”华盛顿史密桑尼亚学会的迈克尔·维基奥尼说。海洋70%的部分是没有鲨鱼的:不只是热带浅海有珊瑚,在从挪威到新西兰,最深达6000米的海底都有珊瑚礁;不只非洲草原有食腐动物,  相似文献   

19.
库木塔格大峡谷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米兰古城东南240千米阿尔金山库木塔格沙漠里。大峡谷的南北狭长20余千米,宽度在百余米到十几米。经常年风蚀和山洪的冲刷,使沙漠地貌呈现出动物、楼宇、人物等造型,其中奇特景观多集中于大峡谷中部长约8千米的地段。———新华网沙漠中的大峡谷  相似文献   

20.
<正>距今约260万年前,一道奇异耀眼的光芒从宇宙深处抵达史前的地球天空,持续了数周或数月之久。这道神奇的天象是什么?对地球生态造成了什么影响?美国堪萨斯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认为,这道光芒源于距离地球大约150光年的一场超新星爆发,而其影响可能导致巨齿鲨等地球巨型海洋动物灭绝。论文近期发表在美国《天体生物学》杂志上。超新星爆发是某些恒星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