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间、空间,当然属于少数几个最基本科学概念的行列;而作为现代时空理论的相对论,于1905年突兀登上科学舞台,即便成为一个光采绝伦的主要角色,参与了科学史诗的百年辉煌演绎。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从延拓相对性原理的涵义着手,先后缔造了相对论的狭义、广义两个理论层次,同时创立了内含丰盈的相对论时空观念。相对论宇宙学乃广义相对论向字观世界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198 7年霍金首先提出的虫洞是极早期宇宙中联系两个不同拓扑的时空的瞬子解[1 ,2 ] .瞬子把两个不同拓扑的时空通过量子隧道效应联系起来 .这种虫洞在量子宇宙学、弦及量子引力理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于引力理论中弦及Branes理论的研究告诉我们 ,Branes的低能等效场是非线性Born Infeld型的[3 - 7] ,在研究了Born Infeld(B I)标量场的量子宇宙波函数[8] 以后 ,接着就要研究的是非线性B I标量场的虫洞解 ,本研究在标量场变化率 ( φ)很小及很大两个极限条件下求出了虫洞解 .在 φ很小时 ,求得虫洞…  相似文献   

3.
精确宇宙学揭示,宇宙尺度的物理学应以极小的正宇宙常数为标志.这应受到高度重视. 我们认为,较之爱因斯坦相对论,德西特(W.de Sitter)相对论,包括德西特狭义相对论和以其局域化为基础的德西特引力,才能更好地反映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4.
彭桓武 《科学》2006,58(1):38-43
在国庆十周年之际,我曾奉命陪同来访的波兰贵宾、物理学家因费尔德(L.Infeld)。因费尔德曾是爱因斯坦的合作研究者,他们合著的科普书《物理学的进化》影响广泛。当我提到广义相对论不如狭义相对论或量子力学那样有许多科学检验和效益时。他说广义相对论仍是一个启发性的理论(stimulating theory)。我对他的看法深以为然,在这次会上由我自己发言来展示这一点,因为受到同样“刺激”不同人的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蔡天新 《科学》2006,58(5):52-54
数学家用一个名称替代不同的事物,而诗人则用不同的名称意指同一件事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牛津  雷宏刚 《科学之友》2008,(4):113-115
引力波是电磁波的反物质.来自另一物体的负电荷光子对物体中的带正电的原子核的电场引力就是万有引力,重力场的场量子就是负电荷光子。  相似文献   

7.
论相对论时空理论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少波 《科学之友》2011,(3):114-116
世界万物是由一种"物质"通过多种多样的运动形成的,很久以前有人称这种"物质"叫"以太",请允许我在这里称其为"动子".物质是由"动子"通过不同的群体运动形式表现出来,而物质之外的时间、空间等元素都是因"动子"的运动产生或改变.文章将初步建立一个由类似于相对论时空观的时间、空间模型,并用这个模型来辨析相对论的时空理论.通...  相似文献   

8.
赵金明 《科学之友》2008,(11):113-115
引力波是电磁波的反物质,来自另一物体的负电荷光子对物体中的带正电的原子核的电场引力就是万有引力,重力场的场量子就是负电荷光子.  相似文献   

9.
郭汉英 《科学》2005,57(4):16-20
19、20世纪之交,物理学面临挑战。“以太漂移”的零结果与以牛顿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为背景的“光以太说”尖锐冲突,是最著名的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牛顿万有引力公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昱华 《自然杂志》2001,23(1):58-59
一、前 言  在牛顿力学体系之中 ,万有引力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在天文、航空、航天、地质、石油等领域中 ,许多现象都与引力或重力有关 .例如当计算卫星和火箭等飞行器的运动时 ,就要应用万有引力公式 .  自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公式以来 ,已经出现一些改进的公式 .例如有人曾对平方反比定律提出质疑 ,认为万有引力公式中的r2 项应改为r2 E,E为一小量 .还有人认为公式中的引力常数G应随时间而变化 ,等等 .这些改进的公式有的依据不足 ,有的过于复杂不便应用 ,而且这些公式对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及光线近日偏折问题也不能给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别利用洛伦兹变换和逆变换,导出两惯性参考中同一根棒的长度变化关系,得到矛盾性的结论,并阐述狭义相对论中同时的相对性以及同时性是测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继宏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07,29(6):367-370
叙述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介子理论的历程,探讨当一直领军物理学发展的西欧物理学家们为核物理学中出现诸多疑难所困扰时,日本物理学家能够迅速走向辉煌的原因,强调中国哲学思想在科学发现关键时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