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当今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日渐活跃,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日本一直重视与东盟的交往,无论在经济或政治上都离不开与东盟的合作。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脱欧返亚”和迈向“政治大国”目标的制定,东盟在日本亚太地区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东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日本“东亚经济圈”的重要发展对象;东盟是日本迈向“政治大国”、抗衡美国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2.
实绩卓著潜力较大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良好。东盟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除了菲律宾约4%外,其他国家均在6.5—8.5%之间;台港韩新“四小”的增长率分别为5.7%、5.7%、8.5%、10.5%;美、加、墨三国的增长率则分别为3.5%、4.2%和3%左右;日本从8月份也开始走出衰退。此外,各国增长潜力较大。许多机构都数次调高对亚太地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预测:东盟一些国家和韩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美日为争夺亚洲市场积极参加并推动APEC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日本、美国和东盟的等边三角关系。这一关系中东盟以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联合体的身份独立出现于APEC之中,美、日则是拉动它的两边。但美国的动机除振兴国内经济外。其大国的主导地位意图不容忽视,如逼迫日本开放市场等。日本则主要是为了固守原有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外贸领域,以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亚太经济崛起中的一个突出动向是东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1 994年是东盟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东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举措:一是调整与各大国的关系,开展平衡外交,并进一步突出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举办东盟地区论坛,构筑亚太安全框架。突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三是扩大自身组织,提出“东南亚十国共同体”构想,突出东盟的国际地位;四是推动“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突出东盟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这  相似文献   

5.
<正>在亚太局势不断变化,特别是特朗普政权上台后美国调整其亚太政策的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战略性外交"也在经受冲击与考验。日本相当担忧日美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对中美关系的走势则充满警惕。"四面出击"的安倍政府今年以来,安倍政府的外交较为忙碌。除继续"稳固周边"、强化与东盟、印、澳等"地区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外,另一重点是与美国、欧盟等西方"盟友"加强协调,强化日本作为"西方一员"的角色与作用。继2  相似文献   

6.
日本首相铃木善幸和美国总统里根于5月上旬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这是自1951年旧金山媾和以来第23次两国首脑会谈。东京报刊评论认为,经过30年的历史演变,日美关系已迎来“巨大的转折”,“迈进了新阶段”。美国舆论也认为会谈结果不仅对今后日美双边关系,而且在国际上将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次宣布“同盟关系”人们知道,日美关系在迄今以前相当长的时期中,虽然不能不受重大国际问题的影响,但主要是被当作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来看待的。根据日美安全条约,日本承担其本国防卫,同时在“共同防御”下接受美国的“军事保护”。这个关系的实质,随着美国经济的停滞不振和日本经济实力的相对增长而逐渐有所变化。它经过一个日本对美国“依附”、“协调”、“经济竞争”以至“战略合作”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演化理论看上海产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发展在当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特别是二战之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复苏和飞速发展,以及近年来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显示出产业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若产业规划得当,产业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将有效地带动国民经济腾飞;反之则整个国民经济无法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产业规划和如何制定产业政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20年,特别是80年代后期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其发展之快令人瞩目,以至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本文主要分析其经济增长与信息保障问题。1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亚太各国(最具代表性的是美、日、东盟、韩、中等)经济增长很快,在太平洋地区形成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到90年代初,亚太地区国家已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55%和世界贸易额的40%,其  相似文献   

9.
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省,地狭人稠,资源匮乏,技术基础薄弱,但自60年代起,先后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现被世人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或亚洲“四小龙”(以下简称“四小”)。“四小”在实现工业化之后,迅速转向发展高技术产业。近几年来,“四小”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颇有竞争力,成为美、日、西欧的强劲对  相似文献   

10.
中曾根首相对印尼、泰、新、菲、马等东盟五国和文莱的访问,历时10天,已于5月10日结束了。中曾根这次出访东盟,首先是日本自民党政府对外政策连续性的表现。七十年代以来,历届首相中有田中,福田和铃木三人历访过东盟,几乎形成了惯例。从政策看,东盟在日本的外交棋局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中曾根继访问南朝鲜和美国后登程东盟,表明他这届政府高度重视日本同东盟各国近年来空前密切了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希望继续巩固和加强这种关系。日本在经济上高度依存东盟是日本重视东盟的重要原因。从贸易看,双方的年度总贸易额曾达400亿美元,1982年有所下降,仍达343亿美元,占日本外贸总额的12.7%,低于对美贸易额,却大大超过了对欧洲共同体的贸易额。在日本同美欧贸易摩擦日烈的严峻形势下,东盟作为日本工业品的传统市场,其重要性空前增加了。东盟还是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供应地。它所需要的许多重要物资都取自  相似文献   

11.
以北约覆盖欧洲—大西洋,凭日美安保体系支撑东亚—亚太;由中东—中亚居中策应,借NMD和TMD为载体——最重要的国际政治景观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即一门心思谋求建立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秩序。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对这一战略目标的诉求越来越清晰。同时,美国全球战略渐渐呈现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的攻势。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十年,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前苏东地区大部分转轨国家经济一蹶不振,以日本为首的东亚经济遭遇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日美“安全条约”是1951年9月8日和片面对日和约同时在旧金山签订的。条约规定,美国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札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并且规定“此种军队得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镇压日本人民的民主运动。这项条约的签订,不但使美国继续占领日本成为“合法化”,并且可以利用日本作为基地对亚洲各国进行侵略。事实上,美国在侵朝战争期间及目前在台湾海峡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的活动中,都充分利用日本作为进行军事侵略的基地。最近,美国为了进一步把日本拖入它的侵略战争体系,日本岸信介政府也正想重温军国主义的旧梦,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双方于10月上旬开始了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谈判。讨论的中心问题有日美“互助合作的内容”和“共同防御地区”问题。所谓“互助合作”就是要使日本承担参加美国军事侵略行动的义务。在“共同防御地区”问题上它们阴谋把美军占领下的冲绳和小笠原群岛也包括在“日美共同防御”的范  相似文献   

13.
李魏巍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73-1476,1480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对中国周边的影响。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推出日本版的“繁荣之弧外交”加强了与越南的双边关系。日本与越南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有许多共同的利益。日本在变动的亚太格局中努力实现其政治大国梦想。然而,我们对日越关系的迅速升温还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4—25日,“东盟与对话国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会议除讨论了普遍关心的地区安全与经济问题,还邀请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作为正式对话伙伴参加。东盟与对话国会议也称“东盟外长扩大会议”或“外长会议续会”,是指一年一度的东盟外长会议之后,东盟外长们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国外长举行的会谈,对话国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欧盟、韩国等国家和集团,以及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世界形势的一个突出之处是亚太地区构成了国际事务的主舞台,冷战后出现的多极化趋势在这一地区表现最为明显。美、俄、日、中、东盟等世界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在这里展开了角逐与较量。尤其明显的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亚太各大势力都把中国作为对外关系中的主要考虑因素。1996年亚太各大国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是围绕着中国进行的。1.日本对中国施压,导致日中关系变  相似文献   

16.
日本首相池田勇人自11月16日至30日先后访问了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和泰国。池田这次访问东南亚,是继箱根会谈之后,美日垄断资本进一步勾结的发展。在箱根会谈时,美国代表要求日本在亚洲外交、安全和经济方面“多负一些责任”。显然池田东南亚之行,就是推行这个美日“合作”和日本“多负一些责任”的一个步骤。东南亚从来就是日本“南进”的目标。日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有所恢复以来,从未忘怀东南亚,一直多方通过贸易、贷款、  相似文献   

17.
徐秀军 《世界知识》2013,(17):33-35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清晰地呈现出两条主要轨道:一是美国主导的亚太轨道,其主要标志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谈判;二是以东亚为核心的亚洲轨道,其中中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亚洲轨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区域自由贸易区(FTA)战略。对中国而言,目前实施区域FTA战略的重要支柱是推进囊括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三个FTA谈判。  相似文献   

18.
李志斐  王婧 《世界知识》2020,(22):36-37
9月11日,首届湄公河一美国伙伴关系部长级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外长及东盟秘书长齐聚越南,与线上出席的美国副国务卿比根共同宣布启动“湄公河一美国伙伴关系”(以下简称“湄美伙伴关系”),这标志美国与湄公河国家合作进入新阶段。从湄公河下游倡议(以下简称“下湄倡议”)到“湄美伙伴关系”,美国打压中国的意图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日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日本朝野认为这次摩擦同以前相比已“有质的变化”,矛盾已达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为了缓和空前尖锐的日美贸易关系,日本政府连日召开紧急会议,并于4月9日宣布了一项以开放市场为中心内容的第七次“对外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20.
亚洲“四小”是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地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四小”与我国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本文试通过追溯“四小”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探析其各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和今后的演变趋向,进而讨论我国吸引外资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