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少矿石生产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以大间距结构参数理论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9组不同的结构参数,利用多分段立体放矿模型,分别进行实验室放矿试验和计算机放矿数值模拟,然后,将2种不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直接分析法和Matlab回归分析法对比研究,分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各结构参数对矿石回收率等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合理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上下盘围岩不稳固急倾斜破碎薄矿脉,提出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等三种可行的采矿方法。通过技术指标、效率、优缺点等多方面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该矿脉。  相似文献   

3.
张家洼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灰色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张家洼铁矿-250 m中段矿体赋存条件为背景,进行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结构参数的放矿模拟试验.引入灰色局势决策理论,成功地将回收率、纯矿石回收率、岩石混入率等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根据试验结果,采用灰色决策方法得出了张家洼铁矿-250 m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最佳结构参数为分段高度12.5 m,进路间距12 m,放矿步距4~5 m.研究结果为矿山采准设计提供了依据,研究方法为采矿工程的优化拓宽了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钢混人工假顶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随工作面的回采,在回采巷道末端底部连续地铺设与回采巷道同宽的钢混结构人工假顶,在人工假顶的遮掩下进行凿岩、爆破与出矿,有效地阻止了上分段废石漏斗中废石的流动,减轻了矿岩混杂,提高了回采效果。方案经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验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自良  韩慧智 《创新科技》2014,(12):103-103
利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对矿石进行开采,一般都会遇到悬顶的现象,本文将首先阐述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含义和产生悬顶的原因,然后再对悬顶处理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受其自身采矿方法的缺陷,矿石与围岩的频繁接触是导致矿石贫化的直接原因。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矿石过程中,如何减少矿石与围岩的接触次数,合理运用低贫化放矿技术,稳定矿石质量和提高矿石回采率,达到推动技术经济指标进步的目的,一直是采矿技术人员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相关低贫化技术的实践运用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技术在地下中深孔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矿体三维实体模型的地质剖面任意剖切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深孔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Object ARX和Open GL对AutoCAD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写了一套中深孔设计软件包,可以实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中深孔设计自动化,实例表明该软件系统是成功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张孝东 《科技资讯》2014,(29):54-54
通过对现阶段降低采矿贫化率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这对以后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证明了该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前景。该文就分析了矿石贫化损失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研究措施,进一步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同时对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以期更好地提高采矿的效率,服务当地的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为以后的采矿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顶板围岩崩落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钢程潮铁矿西区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钻孔监测与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的变形和崩落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地层结构和开采进程,设计两个钻孔实时监测顶板围岩的崩落规律.其次,以模型相似理论为基础,确定了所要研究模型的剖面和几何尺寸,设计制作模型,采用百分表、压力传感器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手段监测模型的应力、应变和破坏特征,并对百分表数据、应力盒数据、围岩位移和围岩破坏裂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金属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顶板围岩崩落机理和地表沉陷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 将传统 端壁放矿 的无底柱 分段崩 落法与平 面漏 斗放 矿相 结合 的新 型采 矿方 法,从理论上 探讨了 新方法矿 石回收率 高,贫化 损失少 的原因,并 在丰 山铜 矿得 到了 成功 的应 用,对 无底柱分段 崩落法 的发展作 了有益的 探索图 3 ,参 4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放矿随机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以布朗运动为理论基础的放矿过程散体颗粒移动的概率密度方程。为真实的模拟放矿随机过程中颗粒的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放矿理论研究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综放开采采放比对工作面采出率及煤质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以内蒙古某矿条件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采放比进行效果分析,得出1.15±0.25为最适,为类似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合理采放比的确定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计算机模拟放矿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计算机模拟放矿的相似条件,提出移动场相似的模拟准则;以崩落矿岩移动概率分布方程为基础,建立了数值模拟与随机模拟理论体系,解决了数年来困扰计算机模拟放矿的两大难题——数值模拟系统误差估计与随机模拟模块移动概率值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数学模型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测定邦德功指数的可磨度试验,成功地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邦德功指数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六种标准矿样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矿样的功指数的计算机仿真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由计算机打印出的仿真过程与实际可磨度试验过程是一致的。在计算机上完成测定功指数的仿真过程一般为2分钟左右,它不仅提高了测定精度,而且大大减少了测定功指数的试验时间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城口地区是我国锰矿资源重要产出基地之一。以城口地区大渡溪锰矿为研究对象,详细叙述了大渡溪锰矿床地质特征(包括赋矿层位、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以及矿体围岩组成等)。结合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的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原生沉积、碳酸盐还原和生物作用三者结合的产物,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矿模式,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自然崩落法多漏斗放矿属性矿岩流动特性,给出属性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基础,从放矿水平布置出发,提炼出高阶段多漏斗放矿仿真模型。采用4块模型、6块模型和9块模型3种概率模型分别考虑不同的放矿端部条件;建立流动颗粒体数据结构和空位传递模型,设计高阶段多漏斗放矿流动数据结构和模拟流程,采用C面向对象语言和hoops可视化工具包开发模拟程序,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得到了不同放矿点间距下多漏斗放矿的矿岩流动特性。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放矿底部结构优化参数,为放矿控制和放矿优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并可作为后续放矿计划编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出在多级服务台系统中 ,如果各服务时间是随机变量 ,就必须用随机变量极大代数进行分析的 3种主要方法 :数学推导、计算数字特征和计算机模拟实验 .并以此对离散随机制造系统总加工时间的随机变量性质进行讨论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随机Petri网描述的基本排队模型,提出了对复杂系统建模的组合方法,并结合通信网中若干实际问题尝试了用随机Petri网对排队系统建模、分析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顶煤的回采特点,针对目前放煤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放煤计算机仿真方法.系统地阐述了仿真原理、仿真功能以及模块移动概率值确定方法,并对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与缓倾斜煤层全厚一次开采两种类型的放煤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前者展示了顶煤移动空间连续性对不同分段回采结果的影响,后者建立了预测顶煤回收指标的回归方程,并将预测结果与矿山生产实例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采区与几个主要采区矿石回收率、贫化率、采出矿石品位的分析,说明了对于一个采区无论地质品位,矿石回收率、贫化率如何变化,采出矿石品位始终趋近于一个恒定的指标,此时,采区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是正比关系;地质品位变化,采区矿石回收率相应有些变化,但波动不大,否则需加强放矿管理。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说明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是矿山挖潜、增产节约、增加企业经济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