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煤中矿物质对灰熔融温度影响的三元相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aO和Fe2O3添加剂按不同比例掺入煤灰中制成混合灰样,对混合灰样的熔融特性及其矿物组成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三元系统相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还原性气氛下,混合灰样与CaO-Al2O3-SiO2和FeO-Al2O3-SiO2三元系统相图具有相似的熔融特性温度曲线;在高温下混合灰样的矿物组成与三元系统相图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混煤煤灰中矿物行为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种煤灰混合成二种类混合灰样,对混合灰样进行灰熔点测定和变形温度T1下的矿物组成测定,并得用三元相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煤灰熔点与混煤比不呈线规律,而与矿物质间的低温共熔作用有关。混煤灰在弱还原性气氛和T1温度下的矿物组成与SiO2-Al2O3-CaO三元相图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种煤灰混合成二种类混合灰样,对混合灰样进行灰熔点测定和变形温度T1下的矿物组成测定,并利用三元相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煤灰熔点与混煤比不呈线性规律,而与矿物质间的低温共熔作用有关.混煤灰在弱还原性气氛和T1温度下的矿物组成与SiO2-Al2O3-CaO三元相图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Al2O3SiCC砖基质组成对抗渣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莫来石为基质的Al2O3-SiC-C砖,其抗渣性优于以刚玉为基质的制品,并用CaO-Al2O3-SiO2三元系统相图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钢包精炼渣成分的最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用于钢包精炼的CaO-SiO2-Al2O3-MgO-CaF2渣系成分进行优化,试验表明影响炉渣泡沫稳定性能的因素依次为碱度,CaF2,Al2O3和MgO的含量,最佳的精炼渣组成为:CaO39.3%,SiO219.7%,Al2O325%,MgO6%,CaF210%(B=2)  相似文献   

6.
石墨还原CaO-SiO_2-Al_2O_3-FeO熔渣过程中泡沫化行为黄宗泽,肖兴国,肖泽强,SD辛格在1440~1530C,通过X射线装置观测了石墨活原CaO-SIO;-AI。O。-FeO$渣(CaO)/SIO。一0·75~1·5)中FeO反应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O3)等物相,其中赤铁矿和水化石榴石含量较高,赤泥中还含有可供工业提纯价值的Zr,V,Nb,Ta,Sc.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发利用平果铝厂赤泥提供了理论和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永登石灰沟-带分布的变白榴石响岩,辉石白榴岩,暗色粗面岩中的残留单斜辉石的产出条件,光学性质,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上述各类岩石中残留的单斜辉石属于含钛普通辉石。化学成分主要是由CaMgSi2O6约为80.00%,CaFeSi2O6约为13.96%,NaFeSi2O6约为3%,CaTiAl2O6约为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CaAlSiAlO6分子及Mn等组分。TiO2的含量在0.65%~1.  相似文献   

9.
在1440-1530 ℃,通过X射线装置观测了石墨还原CaO-SiO2-Al2O3-FeO熔渣(CaO/SiO2=0.75-1.5)中FeO反应过程中渣的起泡行为,测定了熔渣的起泡指数和起泡率等参数。结果表明,熔渣的起泡率随熔渣中FeO的初己考叭墼疃鹊纳叨龃蟆?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相图和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推导了CaO-Al2O3-SiO2渣系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的NCaO和NSiO2与相应的实测αCaO和αSiO2基本符合,从而证明所得模型可以反映本渣系的结构本持。与此同时,还发现生成正硅酸盐(2CaO.SiO2)的碱度因Al2O3的增加而变大的事实和本渣系有Σn较小的活跃部分。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相图和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推导了CaO-Al2O3-SiO2渣系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的NCaO和NSiO2与相应的实测αCaO和αSiO2基本符合,从而证明所得模型可以反映本渣系的结构本质。与此同时,还发现生成正硅酸盐(2CaO·SiO2)的碱度因Al2O3的增加而变大的事实和本渣系有∑n较小的活跃部分。  相似文献   

12.
合成渣对钢液吸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真空感应炉中研究了1600℃渣层覆盖条件下气相中不同氮分压时,钢液中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钙基中性及氧化性渣,如CaO-Al2O3-SiO2和CaO-Al2O3-SiO2-FeO可作为绝缘层有效地防止氮在钢液和气相间的传质。因为在上述渣中,氮的溶解量约在30×10^-6 ̄80×10^-6之间。  相似文献   

13.
CaO-MgO-CaF2-Al2O3-SiO2五元渣系粘度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和五元渣系CaO-MgO-CaF2-SiO2-Al23在不同温度和成分下的实测粘度值,制定了本渣系的作用浓度和粘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证明计算模型可以反映CaO-MgO-CaF2-Al2O3-SiO2渣系的实际结构与粘度、结构单元的作用浓度及温度之间的正确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电熔再结合镁铬砖的精炼渣浸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试样旋转法在1600℃下实验研究了CaO-SiO2-Al2O3-MgO-CaF2(3%)型精炼渣组成对电熔再结合镁铬砖的侵蚀影响,渣浸试样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随渣碱度(CaO/SiO2)的增大,试样的侵蚀增加;碱度大于1.8时,试样在冷却过程中粉化,由于尖晶石保护层的生成,渣中Al2O3含量的增加能减少侵蚀,随渣中MgO含量的增加,试样的侵蚀减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提高镁铬砖炉衬有利的炉外精炼  相似文献   

15.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探讨了Al2O3-C材料的碱蚀产物-钾霞石与白榴石对Al2O3-C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给出了合理的微观解释。研究表明,Al2O3-C材料在高温碱蚀条件下,其中的Al2O3和SiO2与K2O工K2CO3形成KAlSiO4及KAlSi2O6F6。使原Al2O3中的原子间距增大,结构改变,原子间结合力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活化机理及胶凝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粉增钙燃烧过程中粉煤灰活化机理及活化粉煤灰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钙工艺,高钙煤粉在1200~1400℃温度下燃烧,形成含钙量较高的高钙玻璃体,使粉煤灰在高温下活化。活化粉煤灰中主要矿物为β-C2S,C4AF,C3A,C5A3,此外还有C12A7,C2F,CaSO4,CaO及活性SiO3等结晶矿物,当活化粉煤灰中CaO含量在21%~25%时,加入适量的强度激发剂并提高磨细度,就可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CaO-MgO-SiO2熔块对Al2O3瓷烧结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0%wt%CaO,30wt%MgO,50wt%SiO2区域附近的熔块能很好地促进Al2O3瓷的低温烧结;除了第2相对晶界的钉扎作用以及固溶作用外,MgO在烧结中的作用能维持CaO/SiO2比,即维持烧结系统中的液相量;La2O3,Sm2O3能使Al2O3瓷的烧结温度下降大约30℃,其表面显微结构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固体碳还原熔渣中FeO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1382-1535℃,通过测定渣中Fe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了固体碳还原熔融FeO-CaO-SiO2-Al2O3渣系中FeO的反应速度,得出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有不同的表观活化能和经验速度表达式,研究表明,在1382-1455℃,界面化学反应为固体还原熔渣中FeO反应速度的限制环节;而在1455-1535℃,渣中FeO的对流扩散为其限制步骤,此外,还在1510℃估算了渣Fe  相似文献   

19.
含BaO保护渣熔点及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试了BaO-SiO2-CaO-Al2O3(5%)-Na2O(10%)-CaF2(10%)六元渣系的熔点及粘度。绘出了熔点曲线图及粘度曲线图。求出了性质与化学组成的数学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BaO保护渣恰当的组成范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喷射共沉积法制备了Al-Fe2O3及Al-CuO复合体,Fe和Cu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60%和5.50%.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由600℃升高到800℃和1000℃,Fe3O4按Fe3O4FeOFe顺序被还原,得到Al-Fe/Al2O3复合材料,其中Fe以Al13Fe4相及AlFe相形式存在.Al2O3粒度为2~4μm均匀分布在基体中.Al/CuO复合体在900℃处理后,形成Al-Cu/Al2O3复合材料.文中对显微结构形成、反应进行的过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