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了金刚石砂轮磨削结构陶瓷时磨削热传入工件的比例.研制出一种人工热电偶表面温度传感器,并通过ZrO2,Si3N4及Al2O3陶瓷的对比和正交磨削试验,研究了磨削用量及砂轮结合剂对磨削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陶瓷磨削中金刚石砂轮磨损形式及其生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进行了模拟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陶瓷的试验,在扫描电镜下,对金刚石砂轮块磨损形貌进行直接观察研究,砂轮磨损形式。  相似文献   

3.
设计并进行了模拟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陶瓷的试验.在扫描电镜下,对金刚石砂轮块磨损形貌进行直接观察研究,揭示砂轮磨损形式.利用摩擦学系统分析方法,对磨削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如金刚石砂轮、陶瓷工件、空气介质及冷却液等对金刚石砂轮磨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金刚石砂轮磨损的生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几种工程陶瓷的延性域磨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几种磨削条件下,采用不同粒度金刚石石砂轮对工程陶瓷材料进行了延性域磨削,着重研究了磨粒尺寸和各磨削参数对陶瓷材料磨削过程中脆性/延性转换的和各磨削转换的影响,并用微粉金刚石砂轮(W2.5)进行ZrO2、Sialon和Si3N4陶瓷的超精密磨削,获得表面粗糙度Ra3,4,8nm的超光滑镜面最后采用STM对上述精密镜面的形貌和细节进行了观测,为解释延性域磨削的表面形成机理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声发射监测工程陶瓷磨削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对金刚石砂轮磨损监测研究基本上是选取声发射信号均方根(即有效值)进行分析,且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的声发射监测准确率不高.为提高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的声发射监测准确率,设计了氧化铝陶瓷磨削声发射实验,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的分类模型.分析发现氧化铝陶瓷精密磨削中声发射信号最强频谱能量在30~40kHz频段.金刚石砂轮轻度磨损、严重磨损钝化和修锐之后的磨削声发射信号频谱有明显不同;而且磨削声发射信号小波分解系数的方差值能够很好地反映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结果表明采用磨削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分解系数方差作为支持向量机判别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的输入特征,金刚石砂轮磨损状态分类测试的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陶瓷磨削的表面/亚表面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磨削是目前工程陶瓷的主要加工方法,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在陶瓷磨削后工件表面/亚表面损伤(主要是微裂纹和表面残余应力)方面所作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及其研究思路。同时就作者所承担项目“纳米结构材料精密磨削及其预报”研究中的临界砂轮磨粒切深(dc)和被磨工件临界损伤深度Cr(临界中位裂纹长度)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临界砂轮磨粒切深(dc)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纳米ZrO2增韧Al2O3复合陶瓷的超声磨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树脂结合剂的金刚石砂轮,对纳米氧化锆增韧氧化铝复合陶瓷(纳米ZTA陶瓷)与普通纯Al2O3陶瓷进行了超声磨削对比试验,对磨削加工表面显微形貌进行了SEM观察,探讨了该材料超声磨削加工机理及主要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纳米ZTA陶瓷采用超声振动磨削可以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因而是比较理想的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8.
TC4钛合金超高速磨削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和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对TC4钛合金进行了超高速磨削工艺试验,对磨削后砂轮及工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研究了砂轮线速度、工作台速度、磨削深度等磨削参数对磨削力、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在超高速磨削条件下的加工效率和表面品质获得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采用封闭式阴极装置实现高速ELID磨削的基础上,对氮化硅陶瓷的ELID高速磨削工艺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与非ELID高速磨削工艺的对比,揭示了氮化硅陶瓷ELID高速磨削的工艺机理,并给出了其表面粗糙度、磨削力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表明:ELID高速磨削工艺能大大地减小氮化硅陶瓷的表面粗糙度值及磨削力,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此外,砂轮线速度和磨削深度对其表面粗糙度值没有显著影响,且变化没有明显规律;而工件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值存在一定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值随着工件进给速度的提高而增加,即表面加工质量有下降的趋势;ELID高速磨削工艺中的各类磨削参数均对氮化硅陶瓷的磨削力产生重大影响:磨削深度增加或工件速度的加快,都使磨削力变大;砂轮线速度的增加则导致磨削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两轴联动磨削陶瓷刀片的方法,并给出了典型刀片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磨削刀片过渡圆弧时,过渡圆弧的回转中心到砂轮面的距离必须恒等于过渡圆弧的半径,磨削过渡圆弧的复合运动要保持过渡圆弧的回转中心沿平行于砂轮面的直线运动;刀片的回转中心沿垂直于砂轮面的直线运动。根据该复合运动推导出各种刀片过渡圆孤的数学模型。所开发的陶瓷刀片数控加工系统,可以对不同形状的陶瓷刀片的周边进行磨削加工,这种加工方法具有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实际生产表明,用此方法加工的刀片精度非常高,完全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纳米结构陶瓷(n-WC/12Co)涂层材料精密磨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纳米结构陶瓷(n—WC/12Co)涂层材料在金刚石砂轮精密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对常规结构陶瓷(c—WC/12Co)和n—WC/12Co涂层材料的磨削力作了对比磨削试验。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如砂轮磨削深度、工件进给速度、金刚石砂轮粘结剂类型和磨粒尺寸以及被磨试件材料特性等对磨削力的影响。结合被磨试件表面的扫描电镜(SEM)的观察,分析了n—WC/12Co涂层材料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树脂结合剂CBN砂轮表面状态的表征参数,试验研究了CBN砂轮表面磨粒凸出高度和容屑比对磨削力的影响,以及CBN砂轮磨削过程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的影响。分析了CBN砂轮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特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金刚石滚轮的修形原理,并根据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BN砂轮在修形、修整及磨削过程中表面磨粒的状态,分析了不同修形条件对砂轮磨粒切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准确地评价砂轮表面形貌对磨削机理研究、磨削过程优化、磨削过程的建模与仿真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的磨粒识别是砂轮形貌测量和评价的关键. 对超精密磨削所用细粒度金刚石砂轮磨粒粒径的分布特点和砂轮表面上磨粒的轮廓波长进行了分析. 从采样间隔和取样面积的角度对金刚石砂轮表面三维形貌测量仪器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应用数字滤波消除砂轮表面三维数字信息中的高频分量,然后提取金刚石磨粒的几何特征,提出了依据磨粒轮廓频率特征、磨粒间距和磨粒曲率半径识别金刚石磨粒的方法. 采用基于扫描白光干涉原理的三维表面轮廓仪?3000金刚石砂轮表面形貌进行了测量,对砂轮表面中包含的金刚石磨粒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磨粒识别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陶瓷涂层活塞环精密成形磨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活塞环的加工应采用超硬磨粒金刚石砂轮磨削,但传统的金刚石笔修整方法由于修整笔易被磨耗而不能用于金刚石砂轮。为了修整金刚石砂轮使其获得要求的微凹的砂轮廓形,提出了用碳化硅(GC)杯形砂轮取偏斜α角的方位修整金刚石砂轮,获得中凹的金刚石砂轮修整廓形,以成形磨削陶瓷涂层活塞环桶形外环面的方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修整成形机理,提出了计算α角和计算砂轮修整廓形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6.
工程陶瓷高效深磨磨削力和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对氧化铝和氧化锆等2种工程陶瓷进行高效深磨磨削加工.测量了磨削力,并对磨削表面形貌和亚表面损伤进行了观测.揭示了这2种工程陶瓷的高效深磨材料去除机理,氧化铝陶瓷主要为脆性去除,而氧化锆则是局部的横向裂纹和塑性去除.提出了磨粒的平均磨削力公式,讨论了磨粒的平均法向磨削力对陶瓷材料去除机理和磨削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树脂结合剂CBN砂轮表面状态的表征参数,试验研究了CBN砂轮表面磨粒凸出高度和容屑比对磨削力的影响,以及CBN砂轮磨削过程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的影响。分析了CBN砂轮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特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碘化钾浸泡刚玉系砂轮的磨削机理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碘化钾浸泡刚玉系砂轮可减轻砂轮表面糊塞和粘屑现象,降低磨削温度,减小磨削力,改善磨削表面质量,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带有粗磨区倾角θ的陶瓷结合剂CBN点磨削砂轮,研究了新型砂轮设计与制备的原理;这种新型砂轮具有磨除率大、加工精度好等优点.分别用不同θ角的砂轮在一系列磨削参数条件下磨削QT700材料的阶梯轴,用超景深显微系统和三维轮廓仪观测工件的表面质量,测量出表面粗糙度,得出偏转角α、磨削深度a p、工件轴向进给速度v f和砂轮速度v s等不同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且比较了在同一组磨削参数下,3种不同θ角砂轮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工程陶瓷高效深磨温度场的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磨削温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法对工程陶瓷氧化铝及部分稳定氧化锆进行了高效深磨磨削温度场的仿真研究,得出了干磨及湿磨两种状态下工程陶瓷磨削温度场的分布;并分析了磨削温度梯度对工程陶瓷热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砂轮线速度增加,磨削温度场温度梯度增大;而随着磨削深度增大,不同材料的磨削温度梯度变化不同,且磨削温度梯度与磨削热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