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控制合成条件以湿化学法制备超细颗粒CeO2和Ce0.5Zr0.5O2固溶体.X射线粉末衍射证实两者皆为立方相.在氧化、还原气氛50℃到650℃条件下分别对样品进行原位拉曼光谱研究.结果发现除440~470cm-1出现面心立方晶格F2g拉曼活性模式对应的强拉曼谱峰外,220~280(290~320)、400~410和560~600(570~620)、780~840(770~790)及1150~1180(1160~1190)cm-1分别出现弱拉曼谱峰.这些弱拉曼谱峰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晶体结构改变造成.CeO2和Ce0.5Zr0.5O2固溶体的各拉曼弱峰变化情况不同.弱拉曼谱峰的存在及变化趋势揭示了CeO2和固溶体的结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Ce0.5Zr0.5O2固溶体具有比CeO2更高催化性能的结构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四氯化钛、氯化钡、氯化锶分别作为钛、钡、锶源,用草酸作沉淀剂,首先在65℃反应制得Ba_(1-X)Sr_XTiO(C_2O_4)_2·4H_2O先驱物,在5O℃烘干后,再于800℃的烧1小时,得到Ba_(1-X)Sr_XTiO_3白色粉末。经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当x分别为0和1时,产品分别为四方晶系钛酸钡和立方晶系钛酸锶,其它为由四方晶系向立方晶系过渡的固溶体。晶胞参数计算可知,该固溶体为完全互溶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电镜形貌分析证明粒度为0.3~0.5μm。制陶试验证实,BaTiO_3纯相掺锶后,居里点普遍前移,介电常数均有所提高,当产品组成为Ba_(0.9)Sr_(0.1)TiO_3时,居里点前移20℃,介电常数为7400,比钛酸钡纯相的介电常数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3.
碳陶瓷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SiC、B4C等碳化物陶瓷粉末与碳粉混合,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碳陶瓷复合材料。对碳质量分数wC分别为0.1,0.2,0.3,0.4,0.5的5种碳陶瓷复合材料,在800℃、1000℃和1300℃高温空气中的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陶瓷复合材料在wC<0.2时,抗氧化性很好;在wC>0.3时,氧化速率加快。氧化后试样表面的XRD谱和SEM下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氧化过程中碳陶瓷复合材料晶粒表面形成了SiO2和B2O3固溶体薄膜,阻止了材料的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4.
YFeO3复合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掺杂和气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YFeO3及其掺锌固溶体Y1-xZnxFeO3气敏材料,并对其制备条件、相结构、电导和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与Y物质的量比为1:1,850℃以上热处理一定时间可得钙钛矿结构的纯相YFeO3;电导测量显示,该系列材料呈p型半导体导电行为,且固溶体导电优于纯相。Y0.94Zn0.06FeO3电导突变温度400℃,较纯相YFeO3低70℃,900℃下热处理4h所得微粉制作  相似文献   

5.
在100℃以下用软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一系列Ba0.75Sr0.25ZrxTi1-xO3固溶体纳米粉末。XRD物相分析和d-间距-组成图证明,产品为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TEM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6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结果发现,用化学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锶和锆,引起tc前移,室温介电常数提高8倍,而介电损失(tanδ)却下降3倍。  相似文献   

6.
对淬火及淬火后变形Fe-P-N合金在-50℃~350℃温度区的内耗进行了测量,并用TEM观察、分析了合金中的第二相.结果表明,在N的质量分数不超过0.003%和P的质量分数小于0.064%的实验条件下,合金的SKK峰与Snoek峰的峰高比(hSKK/hSs)和Cp-2/3呈线性关系;在Fe-P合金固溶体区中有FeP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7.
陶瓷蜂窝载体表面Ce-Zr-O固溶体涂层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陶瓷蜂窝载体表面直接涂载Ce-Zr-O固溶体涂层,采用XRD和Raman光谱对Ce-Zr-O固溶体涂层进行了表征,表明在陶瓷蜂窝载体表面形成了具有立方结构的Ce-Zr-O固溶体,高温焙烧有利于固溶体的形成.TPR结果表明,该固溶体涂层的形成使得还原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已知二阶稀土三元碘化物CsSmI3的结构,以半径较小的Eu^2+取代Sm^2+,在CsSm(1-x)EuxI3体系中,得到一系列与CsSmI3同结构物化合物,它们的摩尔体积随着x的增大而直线下降,形成了连续固溶体,在330nm激发下,固溶体的荧光发射在X≤0.8时,在650~800nm处Sm^2+的d→f跃迁宽带发射,反映了Eu^2+→Sm^2+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9.
已知二价稀土三元碘化物CsSmI3的结构,以半径较小的Eu2+取代Sm2+,在CsSm(1-x)EuxI3体系中,得到一系列与CsSmI3同结构的化合物。它们的摩尔体积随着x的增大而直线下降,形成了连续固溶体,在330nm激发下,固溶体的荧光发射在x=0.8时,为650~800mn处Sm2+的d_f跃迁宽带发射,反映了Eu2+_Sm2+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2+xNdxSi1-xO2(x=0 ̄0.15),用DTA,XRD,TEM核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及离子导电性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其固溶体形成范围是0〈x≤0.09,在固溶体范围内,样品电导率随掺杂量增加而增高,平均粒径为0.2μm,与传统固相合成方法相比,该法可使样品的生成温度降低,离子导电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化学固溶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rCO3、BaCOs、Al2O3和TiO2为原料,通过配方设计,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单相固溶Sr的碱硬锰矿固溶体.借助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波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方设计、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化学固溶量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工艺,容易合成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及单相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但是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最高化学固溶量与配方设计有关,当配方的化学式为SrxBa1Al2 2rTi6-24O16时,其最大化学固溶量为0.13mol,而当配方的化学式为Srx yBa1-yAl2 2xTi6-24O16时,其最大化学固溶量为0.22moLSr在碱硬锰矿固溶体中的最高固溶量还与合成方法有关,采用均相化学反应法合成的单相掺Sr碱硬锰矿固溶体中Sr的最高化学固溶量要高于固相反应法合成的固溶体中Sr的最高化学固溶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1-XCuXOY固溶体催化剂,通过XRD,BET,TEM等表征研究了该类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并采用H2—TPR技术考察了其氧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固溶体的生成使该类催化刑活化和转移氧的能力大大提高.该类催化剂在甲醇自热制氢反应中表现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Ba1-xSrxTiO3和Ba09Sr01TiO3·yLa2O3(0≤x≤1,0≤y≤03)系列固溶体超细粉末。XRD证实,当x=1,y=0时,为四方晶系BaTiO3纯相,当0<x<1,0<y≤03时,得到一系列完全互溶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SEM观察粒子为球形,大小均匀,粒度02~03μm,制陶实验发现,钛酸钡经化学掺杂后,室温介电常数显著提高,当x=01,y=002时,ε可达30000,比BaTiO3纯相的室温介电常数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14.
Co-W-C固溶体比矫顽磁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硬质合金Co基胶结相的成分制备了二元Co-W、Co-C固溶体和三元Co-W-C固溶体模拟合金,探讨了固溶成分影响比矫顽磁力Hsc的规律.结果表明,W和C的固溶可分别提高和降低其Hsc,影响程度随固溶度增加而加剧;由于C对Hsc的影响较W更为强烈,导致Co-W-C固溶体模拟合金的Hsc低于纯Co.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差热分析法及热力学计算重新测定了KF-KCl系二元相图。结果表明,在KCl一侧有少量固溶体生成,其固溶度xkp大约为0.07。该结论澄清了以前文献上存在的对KF-KCl二元体系是否存在固溶体的争论。  相似文献   

16.
La1—xCaxMnO3多晶材料的巨磁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La1-xCaxMnO3(x=0.15,0.3,0.4,0.5,0.67,0.7)的系列多晶样品,测量了样品的直流电阻率随温度(4 ̄300K)、磁场的变化(0 ̄8T)。结果表明:x=0.3的样品具有最好的磁阻效应,x=0.15,0.67的样品在测量范围内没有巨磁阻效应,但x=0.7的样品出现较弱的巨磁阻效应,其金属-半导体转变温度为105K。  相似文献   

17.
在Cu-W系中,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能得到过饱和固溶体,而该系在液、固相状态下完全不互溶,这说明由于机械球磨引起的粒子细化对扩展固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测试了该固溶体的结构,其稳定性用DTA热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多晶铁氧体(Li0.5Fe0.5)0.7Zn0.3(Zr1-yTiyCu)xFe2-2xBi0.003O4(其中x=0.1,0.2,y=0.5,1.0)的Mo..sbauer谱.结果表明,样品谱包含一套顺磁双线亚谱,强度较弱(小于5%).顺磁谱的出现是渗入了较多非磁性离子Zn,Ti和Zr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在纯锂铁氧体(Li0.5Fe2.5O4)基础上,用Zn2+离子代换其中Li+0.5Fe3+0.5离子,研究了(Li0.5Fe0.5)1-xZnxFe2O4(其中x=0.0,0.20,0.30,0.40,0.50)系铁氧体室温铁磁共振效应.结果表明,用Zn2+离子代换Li+0.5Fe3+0.5离子能有效降低内场和铁磁共振线宽,当频率高于6GHz时,铁磁共振线宽与频率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离子色谱法对氧化钪中的Cu,Ni,Zn等元素的分离和测定.提出了将CL-P350草淋树脂用于Sc与杂质元素预分离的方法.分析柱为阳离子交换柱NucleosilSA,流动相为草酸-乙二胺体系,以PAR为柱后衍生显色剂.Cu,Ni,Zn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0.1~5.0,0.05~5.0mp/L,检出限分别为0.25,0.025,0.010mg/L.本法已用于氧化钪样品分析和提纯工艺的监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