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灵宝东闯金矿床围岩蚀变及矿石矿物,讨论了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蚀变分带情况及矿石矿物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其中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多金属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主。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则以石英、绢云母、绿泥石为主。矿石中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较少,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多以粒间金和裂隙金为等形式赋存于矿石中,粗粒金相对较多,细粒和显微金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连珠山蚀变岩型金矿床土壤异常的查证,对1:5万土壤异常进行了分解,分带,并结合矿床地质背景,矿化蚀变类型圈定了“地球化学带”,开展了类似原生晕的地化研究,达到了快速,准确评价异常目的,并可对矿床资源潜力,矿化强度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4.
李坝浊积岩型金矿床赋存于西秦岭北带中泥盆统李坝群浊积岩建造中 ,赋矿围岩蚀变主要为黑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 ,且蚀变分带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各种蚀变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探讨了元素在碱交代 K交代及酸交代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 ,Si O2 含量 ,Fe2 O3 含量 ,L REE/ HREE,Σ L REE,(L a/ L u) cn,(L a/ Sm) cn,(Tb/ Yb) cn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随着 K交代作用强度的增强 ,显示出规律性的变化。最后讨论了 K交代作用及酸交代作用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湖南漠滨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系统岩矿鉴定资料对漠滨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提出“构造-热液综合蚀变强度”概念对不同中段蚀变特征作数量化描述,其结果表明漠滨金矿蚀变在空间上有一定分带性。 相似文献
6.
东沟金矿赋存于燕山期的绿片岩、石英岩中,严格受EW向断裂构造带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等。具有较明显的蚀变分带,至中心向外分为黄铁绢英岩、石英绢云母和青磐岩化带。蚀变演化可划分为早成矿期、中成矿期、晚成矿期蚀变。金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最为密切,为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利用WorldView-2和ASTER遥感数据,在东昆仑成矿带中段黑刺沟矿区及其外围开展遥感找矿预测研究。在综合分析黑刺沟金矿成控矿要素的基础上,运用制作好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质构造和岩性地层信息提取,结合Au、Sb化探异常,明确了研究区内矿化严格受到北西向断裂的控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在矿区东南延伸地段圈定了1处遥感找矿预测区,通过野外验证,发现了一条矿化蚀变带,矿化蚀变发育,规模较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矿相学、岩石学、矿物学等方法对地虎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特征、黄铜矿与黝铜矿典型剖面产出特征等进行探讨。得出地虎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绢云母、白云母、黄铁矿、方解石、磁铁矿、褐铁矿等。 相似文献
12.
13.
耿庄金矿床金矿物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耿庄金矿床成因,开展金矿物特征系统观察研究.用电子探针测定了金矿物成分,计算金的成色.发现金矿物种类主要以银金矿为主,有少量自然金;金矿物成色508~896,平均673.观测金矿物的形状和大小发现,耿庄金矿物以角粒状等不规则形状为主,中粒金、细粒金较多.主要赋存在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裂隙、晶隙中.结合产出特点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讨论了耿庄金矿物的形成条件及矿床成因意义.认为耿庄金矿矿床成矿期长,成矿阶段多,经历了中温-中低温成矿阶段,但以低温为主;形成作用为浅成-超浅低温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14.
河台金矿床金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台大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呈独立矿物和分散状态两种。前者以自然金为主,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后者则存在于硫化物晶格中,首次发现含金碲铋矿。 相似文献
15.
架底金矿为产于茅口组与玄武岩组第一段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中和峨眉山玄武岩第二段凝灰质玄武岩内的原生金矿床,是贵州西南部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卡林型金矿床.通过野外观察和光薄片镜下鉴定,对架底金矿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表明:呈半自形-他形结构、浸染状构造的黄铁矿与金矿的关系最为密切;硅化、黄铁矿化及毒砂化是寻找金矿的主要蚀变标志;凝灰岩和构造蚀变体(Sbt)是该区金的主要找矿标志.本文系统总结了矿石的基本特征及蚀变标志,以期对其周边区域找寻同类型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湘黔地区内生金矿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黔地区内生金矿的形成和时空分布,受中晚元古代以来发育于川中古陆东南活动边缘古板块俯冲带制约。这种制约表现为俯冲、碰撞,并多次向洋迁移和与之伴随的构造—岩浆活动。从而在容矿地层层位、成矿时间跨度、矿床类型、矿物组合、元素组合、金的赋存形式、金的成色以及与岩浆岩的关系等方面,从西北向东南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胶东一个新发现金矿床--辉寨金矿床成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爱国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9(2):12-17,35
研究了胶东地区新发现的辉寨金矿床,依据围岩蚀变分带特征,成矿热液组分、成矿温度、氢氧同位素、Rb-Sr等时线数据等,该矿床为产于黄铁绢英岩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由此扩大了该区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水金矿床是近几年在西秦岭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国内外十分罕见的矿化特征极为独特的金矿床。本次研究通过蚀变岩石物质组分迁移计算分析,自矿体中心向两侧或远离破碎带,蚀变强度减弱。矿化蚀变带内SiO2明显富集,CaO、CO2明显迁出,Fe2O3也有所富集,说明金矿化与硅化、方解石化和赤(褐)铁矿化关系密切,Au矿化强度与Sb、Ba成正相关而与Sr、Pb成负相关,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围岩蚀变带的规模和强度可间接指示金矿化的规模及强度,对于在大水金矿区指导找矿、提高金矿成矿预测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用此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具有指导找矿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东南部(黔东南)和西南部(黔西南)都有浊积岩分布,而且其中都有金的矿化,所不同的是前者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后者形成蚀变岩型金矿,笔者认为赋矿浊积岩的性质不同是导致产生不同类型金矿化的主导因素,这一认识得到浸泡溶解实验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晴隆沙子红土型金、银矿产于碧痕营穹窿状背斜北西翼,矿床由3个矿体组成,分布于茅口灰岩喀斯特负地形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漏斗状产出,厚4.50-43.00m,平均厚17.4 m.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矿源体形成期和表生作用成矿期,初步认为是喀斯特崩塌堆积红土型及原地残积红土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