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一些问题或误解。民族中心主义、定势、偏见、歧视和种族主义等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若能提高自我意识,在交际时考虑到环境因素,加强移情能力的培养并学会处理冲突,一定能够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李爱玲 《科技信息》2007,(13):179-179,190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关系密切,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实现跨文化交际,从而达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点,作为外语教师,应当首先正确认识外语教学是跨文化的一环,同时,在教学中有效地实践跨文化交际的手段与方法,以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3.
贺子夜 《科技信息》2011,(11):I0246-I0246,I0412
本文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对我院英语专业学生及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进行比较,并剖析了我院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深层障碍,并提出如何消除障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冲突与障碍产生的原因,阐述研究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并由此归纳出高职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增强跨文化意识,从而将交际中人们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既可帮助学生站在文化交际的高度去学习外语,又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它是外语教学实现最终目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语言交际。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少不了对不同社会之间文化哲学观念和言语规范差异的了解。中美两国有着绝然不同的文化哲学观念,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言语规范的极大差异,造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的极大障碍。要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就必须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文化,交际的相互关系,说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提出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融入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直至实现外语教学最终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美国西进传播问题的研究极少。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西进传播进行探讨。文章首先较深入地分析总结了跨文化的西进传播的一般特点,如以英语为通用语言、非语言信号在人际传播中占重要地位、一般要经过二级或三级传播、移民到美国的时间愈久效果愈好等。文章还认为,跨文化的西进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高了美国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促进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兴起。  相似文献   

9.
李雪莹 《科技信息》2012,(35):210-210,259
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分类、信息内容及文化与非语言交际的关系。以期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跨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我国跨文化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没有融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作为德语教师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是德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蕾 《科技信息》2011,(1):I0232-I0233
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其他成分更具典型性。本文在理解英汉习语的特点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英汉习语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三种针对形象处理的翻译英汉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莎 《科技信息》2009,(24):I0097-I0098
Body language, which is a branch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expresses how people communicate through the way one sits, stands, moves, etc rather than through words. Each movement of a person can convey one's information, emotions, and attitudes. This paper explains in detail about the body languag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from the intercultural view, especially about posture differences, gesture differences, facial expression differences and eye management differences, for the purpose of helping others to communicate in an effective way.  相似文献   

13.
论日常交际中折射出的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紧紧把握价值观这一核心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是美国文化的灵魂所在。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美国日常交际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值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本章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不断加强,外事翻译作为外事活动中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它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外事翻译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入手,就如何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角度对外事翻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外国留学生“文化休克”问题的思考,结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探讨了在图书馆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减少图书馆员和留学生读者之间的交流障碍,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久亮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143-147
以Larry A.Samovar和Richard E.Porter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为依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北京服装学院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进行测评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语言交际能力都好于非语言交际能力;英语专业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要大大好于非英语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探讨了译者应如何从文化内涵来分析原作,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跨越语言障碍,逾越文化鸿沟,增强欣赏与鉴别能力,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如今,不同文化不断碰撞,文化间的理解和包容显得尤为重要。在民族中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乃至文化帝国主义盛行的年代,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无疑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溯源到学术界对于文化相对论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相对论,发挥其作用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促进世界人民的理解与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