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吴慧  刘晓霖 《世界科学》2013,(1):61-63,37
接到狄拉克即将来访的电话 1975年,我还是个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初出茅庐的助理研究员.八月的某个早晨,我正在研究所位于怀厄科阿的办公室里埋头工作.研究所坐落在毛伊岛夏威夷火山北坡上的库拉地区,海拔2500英尺.电话突然响了.来电者告诉我她是代表塔拉哈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狄拉克(P.A.M.Daric)先生打来的.狄拉克教授和他的夫人玛吉特(Margit),正要路过夏威夷去澳大利亚.然而因为狄拉克之前读到了当时的一篇有关我们激光测月天文台(NASA测月实验的组成部分)的文章,所以他想顺路来拜访我们.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是他,那个在原子结构理论上的发现使他和薛定谔共享了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而1933年,是我出生的前一年.  相似文献   

2.
陈丽蓉 《科学通报》1987,32(20):1576-1576
海绿石一般认为是与沉积岩同时形成的富钾层状硅酸盐自生矿物。在测定沉积岩同位素地质年龄中是公认的理想矿物,尤其是在古老沉积岩的测年方面,海绿石的K-Ar法测年已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现代海底沉积物中的海绿石国内外研究者也曾测过不少数据测得年龄为2—70百万年,由此推断这些海绿石是从第三纪地层中剥蚀而来的陆源他生海绿石,而不是原地自生的。作者通过系统研究现代海底沉积物中不同发育程度的生物状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和K-Ar法测年结果,得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结果,从而对现代海绿石K-Ar法测年的适用性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宇宙成因核素21Ne测年方法在地表暴露测年方面具有测年范围宽、定年材料选择范围广、测试所需样品量少、前处理过程简单等优点,是第四纪年代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测年方法然而,由于受到稀有气体质谱仪分辨能力的制约,21Ne测年方法在国内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对质谱仪纯化系统加装超低温冷泵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宇宙成因核素21Ne测年方法的测试流程,并分别测试了标准样CREU-1的Ne同位素含量和龙首山阶地的21Ne年龄检验了该测试流程在石英样品暴露定年方面的可行性.该测试流程的建立,将为宇宙成因核素21Ne测年方法在第四纪地质、活动构造等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23日,美国航天飞机在太空发射了一颗鲜为人知的测地卫星,名叫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其实,它是人类发射的第2颗同类卫星,1976年5月4日美国曾发射过一颗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 测地英豪 测地卫星是专门用于大地测量的人造地球卫星,可测定地面点位坐标、地球形体和地球引力场参数,属卫星测地系统的空间部分,可作为地面观测设备的视测目标或定位基准。其他类型的卫星也能用于测地研究,如GPS,但精确性不够,而测地卫星有明显的专长:①提供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地联测的全球统一地心坐标系;②卫星轨道运动  相似文献   

5.
多米尼克·弗朗索瓦·让·阿喇果(Do-minique Francois Jean Arago)于1786年2月26日生于法国南部鲁西永省(包括今东比利牛斯省大部分)埃斯塔热勒,1853年10月2日逝世于巴黎。他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测地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相似文献   

6.
正从很多方面来看,水流如何流过管道这个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因帮助开创量子力学领域并发展出"哥本哈根解释"和测不准原理等基本理论,荣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传闻说,他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问上帝两个问题,他会问:"为  相似文献   

7.
唐山地震的震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存悌 《科学通报》1980,25(15):706-706
一、数据的精度1973年9月开始,作者使用核子旋进磁力仪及分量仪,每月在京区八个测点进行一次绝对磁测.仪器的分辨率为0.5γ;垂直分量Z的观测精度为2.0γ.1974年开始,在其中两个测点上又建立了经常性的绝对磁测.  相似文献   

8.
孙雪峰  陆莹  文少卿 《科学通报》2020,65(20):2136-2144
考古和年代学者们均已意识到在同一古人类遗址应用不同测年方法所得的年代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长期以来该问题却一直未被系统阐述和研究.本研究对我国86处已发表古人类遗址的测年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尝试厘清这个问题.经统计发现U系测年法应用比例最大,在各测年方法中占有突出地位; 37处遗址仅用了一种测年方法, 28处使用了两种以上(包括两种)方法,不同方法测定同一遗址的年代结果存在差异,其中17处差异较大.同一遗址产生较大测年差异的原因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遗址埋藏学问题,另一类是测年方法本身的差异.本研究提出针对不同时期遗址,采用不同方法组合的综合定年策略来解决测年差异问题,从而获得古人类遗址的准确年代,并建议应用该定年策略来重新评估我国一些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年代.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测配色系统是由测色仪、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专用软件组成的颜色测配系统,已在印刷、涂料、染色、塑料等众多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计算机测配色的意义产品色彩的获取需依赖配色这一环节把包料的品种、数量与产品的色深联系起来。长期以来,均由专门的配色人员担任这一工作,他(她)们光凭经验估算色料混合处方,打小样,目测核样,然后逐次逼近,直到同标样相比,目测色差按有关色卡达标为止。这一过程工作量大、费时、资料、还受配色人员的心理、生理因素变化的影响,配色重视性差。随着新色料、新色料载体的不断涌现,基…  相似文献   

10.
地衣测年法研究及其在陕西若干地质事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新生 《科学通报》1989,34(24):1885-1885
1950年,Beschel提出地衣测年方法。在测年时,一般地都是将地衣直径生长速率作为常数或由已知年代的地衣测量获得某一地区的地衣生长曲线,再由该曲线在同一地区或环境相似的其它地区测年。然而许多地区很难获得地衣生长曲线。不同环境下的地衣生长曲线不同。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用地衣测年,必须研究地衣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北部的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Link. )Th. Fr. ),获得它生长的通用模式和区域模式,研究了它的生长速率以及与基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三发三中,足见功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过去曾两次发表过王身立先生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和他本人对生物科学广泛而深刻的了解,预测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文章,结果两发两中。前年,在本刊创刊10周年笔谈会中,他又预测癌基因的发现者当获诺贝尔奖,结果再次测中。《三发三中,足见功力》一文对此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张家富  袁宝印  周力平 《科学通报》2007,52(22):2646-2654
在中国闽东南和粤东等沿海地区分布着一种红色、棕红色、淡红棕色和暗黄橙色为主的半胶结中细砂沉积物, 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化学风化, 这种沉积物俗称为“老红砂”, 是中国南方有特色的第四纪沉积物, 其形成年龄的准确测定一直是研究这类沉积物的瓶颈. 应用光释光技术对福建晋江沿海地区的“老红砂”进行了测年研究, 探讨了铀和钍在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估算样品年剂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化学风化作用导致的样品年剂量变化是“老红砂”样品释光测年的主要问题, 不能准确估算样品在埋藏期间的平均年剂量可导致错误的释光年龄, 对所测“老红砂”剖面而言, 受风化影响严重的上部样品的光释光年龄不能代表其沉积年龄. 讨论了“老红砂”的光释光测年研究对中国南方沉积物释光测年的指示意义. 通过对本文测年数据的分析, 得到了晋江沿海地区海成台地的形成年代, 一级台地为~3.5 ka, 二级台地形成于~74 ka, 三级台地形成年代可能早于~77 ka, 在三级台地上发现的旧石器也应该老于该年龄.  相似文献   

13.
1928年,狄拉克对量子力学研究开拓了一个迷人的新方向,他的波动方程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在当时,任何一个装备较好的实验室里的实验学家,如果他对狄拉克理论有粗浅的认识的话,“就会在一个下午找到正电子”。但是,对当时的实验学家来说,狄拉克理论包含着太多的新奇而表面上看来是非物理的思想,以至于大多数人直到正电子的存在被实验所确证之后,才真正接受了它。所以因发现正电于而获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卡尔·安德逊(CarlAnderson)说:“1932年正电子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导致正电子发现的这一实验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直接测…  相似文献   

14.
美国芝加哥大学一名学者发明了一种呼吸试验法,可以用来测量人体内一种称为 P_1-450细胞色素的酶团的量。目前他正用此法探索体内酶量与患癌倾向的关系。给被测人喝一杯加有用碳-13合成的咖啡因饮料(刺激 P_1-450的产生),在体内酶的分解下,咖啡因中的碳-13  相似文献   

15.
红柳沙包的层状特征及其可能的年代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建立地层年龄序列是恢复和重建古地理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湖相纹泥到^210Pb,^137Cs和^14C等方法的应用,对建立不同地质体形成年代有了相应的测年方法。但不同方法对测试材料和测年范围有其特殊要求,在现代风沙作用强烈的荒漠地区,寻找符合上述方法的测年材料较为困难,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罗布口周边地区特有的红柳沙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与树木年轮一样,具有清晰的年层构造。  相似文献   

16.
杨鸽 《科学之友》2009,(1):75-76,79
沃尔纳·海森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也是属于20世纪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在刚刚20岁时,他就已经是少数几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人之一,他们创立了量子力学,即原子的基础物理学;他也成了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研究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最著名的成就是测不准原理,那是关于量子力学之意义和应用的所谓哥本哈根诠释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丁一汇 《科学通报》1984,29(7):414-414
一、资料和计算方法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13年(1968—1980年)全球热带风资料研究夏季(6—8月)200mb平均环流的特征。NMC的热带风场包括所有的热带无线电测风、飞机、卫星测风等资料。我们计算了13年平均的散度、辐散风、经圈环流和纬圈环流。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在南太平洋上空消失近80年后,一名女飞行员继续激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和争议。"你想看看吗?"吉莱斯皮在他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农舍里问记者。同时,他伸手去拿放在地板上的一只黑色公文包。他从包里取出一张宽46厘米、长61厘米的铝片。这是一张已经折弯、有凹痕和刮痕、纵横交错着103个铆钉孔的铝片。对它,吉莱斯皮已经研究了差不多25年。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加速器质谱 C 法测年和不平衡铀系热电离质谱(TIMS)法测年结果的对比, 结合已发表的 1414C 法测年结果和对应的日历年代, 研究了特定的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中“死碳”混入比例及其对 C 14法测年的影响. 结果表明, 洞穴次生碳酸盐中“死碳”混入比例变化较大; “死碳”混入比例的不确定使得洞穴次生碳酸盐的 C 法测年结果具有较大的误差. 在对经过老灰岩地层形成的洞穴石笋样品进行 C 14 14或 AMS14C 法定年时, 要充分考虑“死碳”对年龄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郑淑蕙 《科学通报》1990,35(4):289-289
加速器质谱计~(14)C测年是近十年来国际上的最新技术,由于使用毫克量级样品并能扩大~(14)C测年量程,对于详细研究大洋沉积年代学和洋区混合作用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这是现行衰变计数法~(14)C测年所远不及的。本文运用此种测年方法对于中太平洋西部L2011岩芯进行年代学研究.所测试样为岩芯上部80cm,是该岩芯碳氧同位素测试处理的同一份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