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分析北海外沙泻湖CK10钻孔岩芯的硅藻、有孔虫、介形虫化石, 并进行14C年代测定, 探讨硅藻、有孔虫组合特征、沉积相演化和地层年代。该孔全新世地层硅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波缘曲壳藻(Athnanthescrenulata)—亲缘桥弯藻(Cym bella affinis) —披针桥弯藻(Cym . lanceolata) ,Ⅱ.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卵形菱形藻(Nitzschia cocconeiformis) , Ⅲ. 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史密斯双壁藻(Diploneissm ithii),Ⅳ. 波缘曲壳藻—亲缘桥弯藻—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 Ⅴ.卵形菱形藻—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ata)—柱状小环藻(Cyc. stytorum ), Ⅵ.条纹小环藻—柱状小环藻, Ⅶ. 具槽直链藻—条纹小环藻—卵形菱形藻, Ⅷ. 柱状小环藻等8 个硅藻组合带。有孔虫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毕克卷转虫变种(Am m onia beccarii var.) —瘦瘪雅得虫(Jadam mina m acrescens) , Ⅱ. 毕克卷转虫变种—异地希望虫(Elphidium advenum )—球室  相似文献   

2.
1993年5月22日,在绵山清水河设6个采样断面作着生硅藻的采集,研究结果计有22个属和73个种、变种和变型,分属2个纲、5个目7个科,其中以极小曲壳藻杰克变种(Achnanthesminutissimaavar.jackii)为主要优势种,以极小曲壳藻强壮变种(Achnanthesminutissimavar.robusta)和喙头舟形藻(Navicularhychocephala)为亚优势种,shanon-weaver指数为3.26,硅藻群落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指示水质清洁。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近年来对硅藻短缝藻属(EunotiaEhr.)若干波缘变种的研究成果,对容易混淆的4个波缘变种:篦形短缝藻波缘变种、单峰短缝藻热带变种、巨大短缝藻波练变种及月齿短缝藻伸长变种进行形态学及分类学的比较研究,并就短缝藻属(EunotiaEhr.)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冲绳海槽南部33个表层样,共分析鉴定底栖有孔虫93属139种,建立了三个底栖有孔虫组合和两个亚组合:1.Cibicidoides praecincta-Pyrgo spp.组合;(2)Cibicidoides-Uvigerina组合1:(3)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亚组合;b;Hyalinea balthica-Bulimina aculeata亚组合;(3)Eg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水云科Ectocarpaceae藻类已报道的有7种.本文又发现7种,这7个新记录种为:(1)长囊水云Ectocarpussiliculosus(Dillw.)Lyngb;(2)矮形费氏藻Felmanniaelachistaeforma(Heydrich)comb.nov.;(3)印度费氏藻F.indica(Sonder)Womersley&Bail.;(4)混杂费氏藻。Fcommixta(Nods)comb.nov;(5)茗荷儿褐茸藻Gifferdialepasicola(Noda)comb.nov.;(6)羽状褐茸藻G.plumosa(Noda)comb.comb.nov.;(7)圣得褐茸藻G.sandriana(Zanard.)Hamel.(为新组合,并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6.
报道中国裸藻门新记录7种3变种,即囊状裸藻EuglenasacculiformisSchiller,刺毛扁裸藻PhacushystrixPochm.,环纹囊裸藻TrachelomonasanuliferaHuber-Pestalozzi,球状囊裸藻巨大变种T.globularisvar.gigasDrez.,形囊裸藻肥壮变种T.mirabilisvar.obesa(Messik.)Conr.,卵形  相似文献   

7.
贵州施秉潕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Ⅰ.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到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Ⅱ.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藻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7)串珠藻群落.风景区水域内藻类种类丰富,Shannon—weaver指数为3.07,指示水质清洁.  相似文献   

8.
福建蓝藻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颤藻科,发毛针藻属CrinaliumCrow的1新种:福建发毛针藻CrinaliumfujianicumZhuangetLiang,及其2新变种:福建发毛针藻大型变种CrinaliumfujianicumZhuangetLiangvar.majorZhuangetLiang和福建发毛针藻小头变种CrinaliumfujianicumZhuangetLiangvar.ParvocepsZhangetLiangvar.nov,这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发毛针藻属种类.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拟瑞士桥弯藻的超微形态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拟瑞士桥弯藻进行了全面观察.结果表明该桥弯藻具有6个鉴定特征.(1)壳瓣具明显背腹之分;(2)远端壳缝末梢弯向背侧,近缝端膨大呈泪珠状,不偏转;(3)无顶孔区;(4)单列线纹,略微辐射状排列,但在两端转为会聚状,背侧线纹密度为9~11条/10 μm,腹侧为11~13条/10 μm;(5)孔纹通常呈狭缝隙状,个别呈“Y”形,密度为30~33个/10 μm;(6)腹侧中央有4~7个孤点.以上特征组成了区分和鉴定拟瑞士桥弯藻的独特性状组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脉冲调制荧光仪(PAM)研究了热胁迫下海洋硅藻角毛藻(ChaetocerasSP.)的调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了各项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该藻基础荧光(Fo)的骤升温度(Tc)为39.5℃.当温度上升至45℃时Fv/Fm比率及最大可变荧光(Fv)s显著下降,表明光系统Ⅱ受损害.同时非光化猝灭qN增大,推测是Calvin循环受阻.用氧电极法测定光合放氧,确定该藻的光合光饱和点在300~400μmol/m2·S-1,更高的光强会引起光抑制,在45℃热胁迫40min后其光合放氧才完全停止,结果表明角毛藻具有较高的耐热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设计合成在酞菁2,3,9,10,16,17,23,24位(β位)八乙硫基取代的分子:2,3,9,10,16,17,23,24-八乙硫基酞菁分子β-(SC2 H5)8-H2 Pc,并对该分子进行红外吸收光谱表征和理论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2,3,9,10,16,17,23,24-八乙硫基酞菁分子进行结构优化,模拟其红外吸收光谱.模拟与实验红外振动吸收峰拟合曲线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二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生产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实施低碳经济的三个核心举措。近年来提出的碳捕集—利用—封存和碳捕集—再利用—封存是更为积极的CO2减排应对策略。人类在未来必须要把宝贵的碳元素同时作为资源和能源载体循环利用,进行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13.
ICP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葡萄叶中的8种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美国黑提葡萄的正常叶和枯叶中Cu、Mg、Zn、Mn、Cd、Ni、Al、Fe八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三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三硝基甲苯出发,经催化氧化制备三硝基苯甲酸的反应,找出了最佳的氧化条件,得到熔点范围227℃-229℃,最高收率达82%的TNBA。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力系统二次电量测试控制设备的生产商和服务商,公司于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公司发展远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力系统二次电量测试控制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优特奥科目前专注于电力系统的电测和继电保护仪器及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对Sn11团簇的4种同分异构体(对称性分别为D5h,D5d,D4h,D4d)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计算研究,得出对称性为D5d的团簇最稳定.将Sn11团簇的中心原子替换成过渡金属原子成为MSn10(M=Sc,Ti,V,Cr,Mn,Fe,Co,Ni)团簇,对其稳定性和磁性进行了分析.在Sn11团簇中将中心原子替换成过渡金属原子后,束缚能都变小了,说明过渡金属原子的替换提高了原锡团簇的稳定性,其中NiSn10团簇的束缚能最小,稳定性最强.过渡金属原子都具有一定的磁性,当把这些原子掺入锡团簇后,过渡金属原子的磁性都有所减弱,其中MSn10(M=Sc,Ti,V,Ni)团簇的磁性完全消失,其原因在于掺杂后,团簇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治疗痛风的中药处方,建立中药治疗痛风方药数据库,规范中药名称后,应用 SPSS Modeler18 软件及SPSS Statistics 24 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聚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得出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在TCMSP数据库获取这些中药的活性化合物和相应作用靶点,并取这些中药与痛风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PPI)分析、生物功能富集(GO)分析及相关作用通路分析。数据挖掘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302首,根据得到高频次中药及高置信度、高支持度中药处方,综合分析确定了茯苓、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萆薢、威灵仙、泽泻这八大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并已这些中药为基础,分析了它们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确定了核心作用靶点为AKT1、TNF、IL6、VEGFA、TP53、IL1B、PPARG、EGF、PTGS2(COX-2)、MMP9等,主要作用通路为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通路等,主要调节过程包括白细胞介素、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基因转录途径等。中药治疗痛风的主要药物组合为黄柏、苍术;牛膝、忍冬藤;赤芍、山慈菇、秦艽;泽泻、地黄;茯苓、萆薢、威灵仙;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黄芪;甘草、白术、桂枝,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对多种酶、炎症因子、炎症通路的调控,这些中药能够显著抑制炎症急性期反应、促进尿酸排泄,该研究拟为痛风的深入研究及相关中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酿酒酵母与扣囊拟,内孢霉属间原生质体融合产物中,获得兼有两亲株遗传特性的融合子P501和P519.对两融合子进了木薯粉液化物的发酵试验,结果显示乙醇含量分别达6.9%(体积比)和7.7%(体积比),比亲本提高53.3%和37.5%,酒精得率分别提高7.48%和10.89%,提示该技术可用于筛选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Chern-Simons泛函应用Morse-Bott理论,Z-同调三维球面的等变Seiberg-Witten-Floer下同调群和上同调群,以及它们的配对和模结构能够被定义,并且还可证明它们是拓扑不变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样分解、基体匹配、共存元素干扰、仪器最佳测定条件选择等试验,有效消除了基体及共存元素的干扰,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铁中铝、钙、铬、锰、铜、镍、磷残余元素含量。经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验证,各元素检出限0.0003%~0.015%,回收率95.7%~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n=9)0.80%~5.58%,标样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