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会展旅游发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艳芬 《科技信息》2010,(33):113-114
会展旅游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因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成为旅游开发和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西部会展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的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会展旅游的发展优势条件分析,探讨鸟鲁木齐市会展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乌鲁木齐市会展旅游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会展旅游是一种专业性强,产品附加值高,赢利能力强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形式.本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西宁市开发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西宁市会展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瑞  蒋家宁 《科技信息》2011,(18):I0189-I0190
本文通过从酒店层面解析有关会展旅游产品的概念、类型及特点,在分析当前酒店开发会展旅游产品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酒店会展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思路,推进酒店会展旅游产品的发展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发展模式的构建对会展旅游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分析河北会展旅游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认为河北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应该从宏观管理、中观布局、微观运作三个维度综合考虑构建.最后提出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三维框架构建的意义,以期对省域范围会展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以辽宁会展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的沈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沈阳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首先对会展旅游的概念,会展与旅游的关系,会展旅游的特点、功能,国内外会展旅游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发展模式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其次对沈阳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从区位条件、城市经济、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对沈阳发展会展旅游的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阐述了沈阳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对德国、香港会展旅游发达国家、地区会展成功经验的分析,及对沈阳自身情况的分析,试探性地提出了沈阳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化模式;最后提出了发展沈阳会展旅游的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6.
郑州会展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旅游具有高利润、高产出的特点,能为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综合的经济效益,并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SWOT分析法,就郑州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郑州会展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海南岛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婷 《科技信息》2011,(24):I0042-I0043
会展旅游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旅游形式,因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被誉为旅游皇冠上的宝石,并成为今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国内外许多著名都市均将会展旅游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展旅游研究也成为当前旅游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海南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南会展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对海南省会展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会展旅游不仅在大城市得到迅速发展,许多中小旅游城市也看到会展旅游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纷纷瞄准发展会展旅游业,但在实践中中小城市发展会展旅游储存在许多困难.本文以武夷山为例,找准中小旅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思路同时要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创新经管模式,真正把会展旅游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西安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具有传统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受到众多国家和城市的青睐.会展旅游是一种高利润、高产出的旅游项目,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形象的塑造,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就业人员的接收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文首先对会展旅游的内涵做了简单介绍,继而分别从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分析了哈尔滨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最后提出了哈尔滨今后会展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城市会展旅游客商需求为出发点,在探讨城市会展旅游需求市场的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会展旅游供给系统的要素构成及配置要素.阐述了河北4个会展城市会展旅游供给系统要素配置的现状,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2.
会展旅游是一种高利润、高产出、专业性极强的旅游项目。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会展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进一步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实施南京会展人才培养战略;加强会展行业自律,建立南京会展行业协会;引进国际知名展会,打造南京会展品牌。  相似文献   

13.
会展经济作为流量经济的媒介与载体,具有乘数效应、交易成本低、带动效应强等特点。贸易活力、行业支撑、腹地广阔、品牌效应、交通便利以及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使用造就了温州市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温州市会展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从无锡发展会展业的必要性入手,分析无锡会展业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引入竞争机制、培育龙头企业、扶持知名会展、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论合肥市的大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旅游发展模式强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旅游与城市旅游。合肥市旅游业以建设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应该在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体系中发挥先导作用与核心作用,首先满足全市400多万市民的旅游需求,努力成为合肥市的“名片”;应该打造合肥市的“主打”景区,打造合肥市的会展旅游,打造合肥旅游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6.
会展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同时为城市及所在区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带动旅游、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聚集效应。因此,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应借助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会展业,并借助香港会展业成功的经验走国际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常莉 《科技信息》2010,(17):I0132-I0133
移动展览模式的兴起,为所展示的物品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样化的展览模式。就像是一场游戏,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调动着观众的情趣,使信息传播更为直接有效。本文共计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移动展览模式在国内外的兴起以及现状,旨在提出移动展览模式的可行性和发展势头;第二部分从国外及国内分析了移动展示的历史源流;第三部分提出"游戏心"一概念,从移动展览模式的移动性与体验性设计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归纳总结了移动展览模式的基本模式,并结合"乡村公共服务系统"的巡展案例,分析了移动展览模式的可移动性;第五部分提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为例,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采用陈述性偏好(SP)法分析空间要素对旅游者产生的效用差异,调整隔断的形状、色调及展品的布局,形成展厅之间的效用差异,为馆内游览线路的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旅游者的展陈空间偏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的效用从高到低依次是展陈模式、墙面色调、空间形状和地面色调;相较于折线形空间,旅游者对矩形空间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偏好,对圆形空间则未表现出显著的偏好倾向;旅游者对墙面的冷色调和暖色调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偏好,对地面的冷色调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偏好;不同性别群体的偏好在展陈模式、空间形状与地面色调上存在差异,在墙面色调上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9.
单向张弦梁结构风振响应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张弦梁结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屋架结构为例,利用风荷载模拟时程分析方法对该结构的风振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参数分析.探讨了屋面恒载、拉索预应力和拉索截面积等因素对结构风振响应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