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态设计为基础,探讨其蕴含的伦理规范、理性精神和哲学思想,阐明中国古代建筑所具有的融理情于一体的形态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2.
生态办公建筑设计的技术理念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办公建筑及其生态设计方法的研究,创造一种崭新的、健康的、富于生气的办公建筑模式。建筑节能应该作为一种技术理念而不仅仅是技术手段,始终贯穿整个建筑设计过程,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所提供的条件,将生态策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建筑技术和措施,创造出符合生态规律的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3.
徐沛  ;刘永霞 《科技信息》2008,(19):138-138
大型商业建筑作为方兴未艾的商业建筑类型,,对于提升我国商业运行水平,改善城市公共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生活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庭空间的设计可谓是该类建筑设计的点睛之笔,本文对其设计特点和形态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条件、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寒地城市广场附属建筑的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从而明确寒地建筑形态的地域特征,并对寒地城市广场附属建筑形态创作的合理性和丰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态和谐是建筑形态消解设计理念的重要源泉,通过对注重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形态的系统分析与归纳,从建筑形体消解、建筑表皮消隐等视角,提出了"建筑隐藏、化整为零、底层架空、外表虚化、界面绿化"等5种建筑形态消解的建筑模式语言.  相似文献   

6.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文章从空间角度入手,对入口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入口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进一步对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设计方法.本文观点为建筑创作时更好地处理建筑整体形态与入口空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特点,用发展创新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获取对当今设计有价值的内容,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丁朔 《科技信息》2013,(21):315-316
本文归纳了高密度建筑发展历程;并逐一分析了高密度建筑"摩天大楼"单一形态带来的城市弊端——城市形态单一、丧失地域性和文化内涵、人居环境下降、缺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等诸多问题;挖掘高密度建筑形态多样化的意义;提出高密度建筑形态多样化空间设计的五个原则;最后预示了高密度建筑形态多样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以其优秀的造园手法闻名于世,而留园则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在建筑设计、场地规划、景观设计、装饰设计等方面无处不体现着古代建筑和造园师对形态构成的重视.本论述从形态构成的定义着手,结合留园在建筑、景观方面的造园特色,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以及色彩构成三大构成要素对留园的形态构成进行逐一分析,充分体现古代建筑和造园者对形态构成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这些分析,旨在引起广大建筑和景观设计工作者对形态构成设计原则的足够重视,以期在现代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更加充分地应用形态构成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石力  江平 《科技资讯》2009,(16):87-87
山地建筑形态是山地建筑创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对山地建筑形态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关于山地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建筑形态自身的组织规律和实践探讨山地建筑形态的创作规律两个方面,并提出了今后山地建筑形态研究应加强经济分析、地域文化两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