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x光单晶衍射法测定了三种四核钴原子簇化合物的品体和分子结构,它们均为暗红色或红色片状晶体,Co_4(CO)_8(μ-CO)_2(μ_4-POC_3H_7)_2(I)属单斜品系,空间群P(21/a),晶胞参数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_(21/n),晶胞参数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分子核心为类八面体构型,即四个钴原子以平面矩形排列,而平面上下由四桥合磷原子构成骨架碎片Co_4P_2,近似为D_(2k)对称性,而整个分子具有对称中心。  相似文献   

2.
单斜晶体NaH_3(SeO_3)_2的晶胞参数为α=5.90(?),b=4.82(?),c=10.19(?),β=91°20′。晶胞中含有2{NaH_3(SeO_3)_2}。密度的计算值和观测值各为3.22_4和3.21±0.01克/厘米~3。根据系统消光,晶体结构中存在着滑移面n。最后根据全部原子的坐标值肯定晶体的空间群为C_3~2—Pn。 根据Weissenberg图hOl上各衍射点的分布情况,可为结构在(010)面上的投影引出一个a′=5.94(?),b′=5.90(?),γ′=119°50′的假六方单位,投影的假二维空间群为p6m。假六方单位的a′=1/2(c-α),b′=α如图1中所示。Patterson投影P(u,w)肯定了图1中Se和Na原子的x,z坐标,而P(v,w)给出了它们的y坐标。从这些坐标值看来,晶体中的Se和Na原子系按空间群C_(2h)~5-P2_1/n分布。依靠上述重原子的坐标值并按空间群C_2h~5计算了电子密度分布函数ρ(x,z)和ρ(y,z)。计算结果指出,晶胞中的O原子系按空间群C_3~2分布。最后按空间群C_3~2对上述电子密度分布函数逐步进行修改,使O原子有了明确的表现,并取得了图2和图3中的结果。晶胞中各原子的坐标值按空间群C_3~2列于表2中。晶体结构示出于图4中。 晶体中三角锥形的分子SeO(OH)_2和离子[SeO_2(OH)]各相当于对称结构式 其中Se—OH=1.75—1.82(?),Se=O=1.66—1.69(?)(图5)。分子SeO(OH)_2和离子[SeO_2(  相似文献   

3.
配合物Et_2NH_2 [Nd(S_2CNEt_2)_4]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_1,a=10.161(2) ,b=11.342(1) ,c=18.339(2) ,α=81.57(1)~0,β=106.03(0)~0,γ=116.61(0)~0,V=1815.4 (?)~3,z=2,F(000)=838,μ=156.876cm~(-1),D_(cal)=1.484g·cm~(-3),D_■=1.484g·cm~(-3)。配阴离子中,4个配体通过8个S原子与Nd原子配位形成四方反棱柱型的配位多面体结构。此外,还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一热重等分析方法对该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镧系元素配合物[C_4H_9O]~ [Ln(S_2CNC_4H_8)_4]~-(Ln=Pr和Sm)是从LnCl_3和NH_4(S_2CNC_4H_8)在THF中反应45h而得到的。[C_4H_9O]~ [Ln(S_2CNC_4H_8)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获得,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单胞参数分别为a=1.2233,b=1.5220,c=1.8308nm,β=98.62°(Pr—配合物);a=1.2208,b=1.5200,c=-1.8352nm,β=98.59°(Sm—配合物),晶体结构是从Patterson和Fou—rier方法解得,并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偏离因子R=0.057(Pr)和R=0.042(Sm)。两个化合物是属于异质同晶,它们阴离子部分是由Pr和Sm原子和配位体的八个S原子构成扭变的三角形十二面体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5.
[Ag_3(μ_3-Cl)_2(dppm)_3]ClO_4 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 P2_1/n;a=1.155(9),b=2.752(4),c=2.296(4)nm;β=102.8(1)°;V=7.110 6 nm~3。分子骨架为一不对称的三角双锥体,三个Ag原子以Cl原子为桥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6.
二茂铁基邻位和间位氯苯基甲醇(O.m-ClC_6H_4CHOHC_5H_4FeC_5H_5)皆为橙黄色晶体。二茂铁基间位溴苯基甲醇(m-BrC_5H_4CHOHC_5H_4FeC_5H_5)为金黄色晶体(以下为晶体(Ⅰ)、(Ⅱ)和(Ⅲ))。三种晶体的空间群分别为P_1~2/c,P_1~1/n,P_1~2/n,晶胞中都含有四个分子。它们的晶胞参数分别为:在室温下晶体用Enraf-Nonius CAD-4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M_cK_a),用Patterson函数法解出Fe,x(x=Cl,Br)原子坐标,其他非氢原子坐际用差值Fourier合成得出,各原子坐标及热参数经全矩阵最小二乘修正,对2124,2026和2019个独立衍射点[1≥3σ(Ⅰ_0)],偏离因子分别为R(Ⅰ)=0.033,R(Ⅱ)=0.040,R(Ⅲ)=0.027,文中给出了这三个晶体的特征数据,并作了简要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确定了化合物[Pd(iPr_2dtc)_2]的晶体和分子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分别为:a=0.81664(1),b=1.81265(2),c=1.48699(2)nm,α=90,β=101.667(1),γ=90°,Z=2。钯(Ⅱ)正离子作为中心对称离子呈现平面正方形的几何构型,二异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根阴离子作为二齿配体通过二个S原子与钯(Ⅱ)原子配位。分子间形成的C—H…S氢键使配合物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三氯化铁、乙酰丙酮(acacH)和吡啶(Py)在乙腈中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的研究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是P2_1/c,晶胞参数α=13.196(6)A,b=9.146(4)A,c=15.305(8)A,β=110.10(4)°,晶胞体积V=1734.6A~3,经验式量FW=384.1,分子数Z=4,吸收系数μ=15.85cm~(-1),计算的密度D_c=1.47gcm~(-3),最终偏差因子R=0.044,R_w=0.056。络合物的分子构型为变形八面体,两个氯原子处于顺式位置而两个吡啶分子处于反式位置。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层石英管法对RE—Si—S三元体系进行了研究(RE=Y和Gd),发现在1200℃时生成了黑色柱状新化合物单晶,经电子探针分析和结构解析表明,此三元化合物为RE_6Si_(10)/_3S_(14),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_3,Z=1。用RU—200型四园衍射仪收集到1025个独立衍射点,取3σ以上可观测点727个,结构参数精算至R=0.052,该化合物具有Ce_6Al_(10/3)S_(14)构型,晶胞参数分别为(1)Y_6Si_(10/3)S_(14),a=9.756(2),c=5.659(2)A;(2)Gd_6Si_(10/_3)S_(14),a=9.852(1),c=5.652(4)A。  相似文献   

10.
在乙醇中通过新鲜制备的Na2S2C2(CN)2和MoCI5加热,过滤后与(C4H9)4NBr反应获得[N(C_4H_9)_4]_2Mo[S_2C_2(CN)_2]_3墨绿色针状晶体。 晶体属三斜晶系,a=10.208(6)A,b=15.840(5)A;c=18.003(3)A;α=86.67(2)°,β=84.20(2)°;γ=107.74(4)°;晶体测量密度是1.218克/厘米3,理论计算密度为1.211克/厘米3。晶胞中分子数Z=2。 单晶的三维衍射强度数据在荷兰Enraf-Nonius公司的CAD4四园衍射仪上收录。利用M。一K。射线,在θ为21”的范围内,采用26扫描方式收录I>laC)独立衍射点3035个。强度数据经Lorentz因子和偏振因子校正。 衍射强度…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讨论如下的含自然增长条件的变分不等式:求u∈K∩L~∞(Ω),使得∫_Ωa_(αβ)(x,u)D_αuD_β(v-u)dx+1/2∫_Ω(v-u)D_ua_(αβ)(x,u)D_αuD_βudx≥0,?v∈K∩L~∞(Ω)其中K={v∈H~(1,2)(Ω),v≥Ψa.e.于Q,v|?Ω=u_0},得到了其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可谐染料激光激励火焰中的Rb,K原子从基态跃迁到高激发态下的激光增强电离光谱(LEIS),检测到Rb原子从基态5s~2S_(1/2)跃迁到高激发态np~2P_(1/2,3/2)~0(n=13~20),K原子从基态4s~2S_(1/2)跃迁到高激发态np~2P_(1/2,3/2)~0(n=19~24)的LEI信号及Rb,K原子的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3.
14.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镧螯合物(TTA)_4LaQH的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题目所指化合物分子式为(C_8H_4O_2F_3S)_4La(C_9H_7N)H,分子量1153.37。晶体空间群ci—Pi,晶胞参数为α=19.752 A;b=12.361 A;c=10.988A;α=98.08°;β=98.95°;γ=99.61°。晶胞中有2个分子。由重原子法解出镧原子的位置,用加权Fourier综合解得粗结构。经块对角矩阵最小二乘修正,偏离因子R为0.073,加权偏离因子R.为0.103。本文对分子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从菊叶三七[Gynara Segetum(Lout.)Merr.]中提取的一个大环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的分子及晶体结构。晶体为正交晶系,晶胞参数:a=9.004(3),b=11.332(3),c=17.173(7)。空间群为D_2~4 P_(212121),Z=4,D_(cal)=1.27g/cm~3。结构模型由SHELXTL程序解出,经最小二乘修正,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54。 该化合物分子在吡咯核C_((1))—C_((2))间是双键;O_((1))—C_((8))—C_((1))—C_((2))双面角为106.5°;大环包括12个原子,环上连接的侧基与有毒的千里光碱(Senecionine)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在国内首次发现的产在河北綦村夕卡岩型铁矿中的氟硅硫磷灰石,它具有六方柱状带双锥面的晶形,呈浅紫色,根据探针成分计算的晶体化学式为(Ca_(9.39),Mg_(0.01),Mn_(0.01),Fe_(0.01),Na_(0.12))_(9.54)[(P_(2.169),Si_(1.936),S_(1.746)_(5.851)O_(24)](F_(1.73),Cl_(0.17)_(1.9)。属于磷灰石—硅磷灰石类质同象系列的中间成员。红外光谱呈现49个吸收频带,其中1148,1040和935cm~(-1)3个醒目的强吸收带分别归属于[SO_4],[PO_4)和[SiO_4)的ν_3振动。DTA曲线显示727℃及1200℃的两个吸热谷;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与美国及日本的硅硫磷灰石基本一致,按六方晶胞指标化a=9.4880,c=6.9082A,v=588.5719A~3,z=1,它形成于500℃以上的温度,经后期的热液蚀变转变成磷灰石、碳磷灰石、滑石和硅灰石膏,它们的微粒集合体交代了氟硅硫磷灰石的表层甚至全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K(C_(12)H_(24)O_6)Ag(SCN)_2(Ⅰ)、Na(CI_(12)H_(24)O_6)Ag(SCN)_2(Ⅱ)及NH_4(C_(12)H_(24)O_6)Ag(SCN)_2(Ⅲ)的单晶合成、晶体学常数以及化合物(Ⅰ)的晶体结构测定结果,化合物(Ⅰ)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F_(?dd)(NO.43,非标准取向),a=8.833(2)b=27.926(2),c=35.508(6)(?),V=8 (?),Z=16,D_(obs)=1.62,D_c=1.65gcm~(-3),μ=13.3cm~(-1).化合物(Ⅰ)晶体中,Ag原子以3.562和5.271(?)两种距离交替排列于晶体学二重轴上,SCN~-则分别以单齿(S原子)和双齿(S原子和N原子)与相邻Ag原子交替形成(?)桥(?)“SCN”桥,因而构成无限的Ag_(2x)(SCN)_(4x)~x~(1/2)长链;K~+离子以离子一偶极力位于冠醚环中心,形成[K(Cl_(12)H_(24)o_6)]~+离子,后者通过K~+离子以静电力与Ag_(2x)(SCN)_(4x)~x~(1/2)链上SCN~-的N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Dirichlet边界条件下一类临界双调和椭圆方程组{Δ~2u-μ_1u/︱x︱~4=2α/α+β︱u︱~(α-2)u︱v︱β+λ_1u,x∈Ω Δ~2v-μ_2v/︱x︱~4=2α/α+β︱u︱~α︱v︱β-2v+λ_2v,x∈Ω解u=du/γ=0,v=v/γ=0,x∈Ω的存在性。通过精确的能量估计,并运用山路引理得到了这类方程组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出无机微孔晶体,命名为 BePO_4—CJ_(19),并培养出大单晶体.四圆 x 射线衍射结构测定表明该晶体分子组成为 Ca(BeO_1.5OH)(PO_1.5O),按国际惯例简写为 CaBePO_3OH,空间群为 P2_1/a,单斜晶系.晶胞参数 a=9.789(2)(?),b=7.661(1)(?),c=4.804(1)(?),β=90.02(1)°,晶胞体积为 V=360.29A~3.偏离因子与加权因子分别为 R=0.036,R_w=0.044,平行于(001)方向有规则的8元环和4元环微孔通道.  相似文献   

20.
报道一个手性化合物R-cis-Rh_2(Ph_2C_6H_4)_2(Protos)_2(CH_3CN)_(2·3)CH_3CN(Hprotos=N-(4-methylphenylsulfonyl-(L)-proline)(1)的晶体结构,该晶体结构是从R-cis-Rh_2(Ph_2C_6H_4)_2(Protos)_2(H_2O)_2(R-2)与CH_2Cl_2及CH_3CN的混合溶液中。重结晶得到的.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晶胞参数为a=9.8148(16),b=12.111(2),c=57.199(10),V=6799。(2)~3,Z=4,分子式为C_(70)H_(71)N_7O_8P_2Rh_2S_2,分子量Mr=1470.22,Dc=1.436g/cm~3, F(000)=3024和μ(MoKα)=6.54 mm-1.对9872个可观测衍射点最终偏差因子(对I 2σ(I)的衍射点)R=0.0863,wR=0.2013;对全部衍射点(绝对结构参数=0.08(6))最终偏差因子R=0.0903,wR=0.2033.该晶体结构是一个不同的桥接配位体与双金属形成的桨轮状复合物,包含一个Rh (II)双核心及与其桥接呈顺式构型的两个邻位金属化的膦基和两个N-(4-methylphenylsulfonyl-(L)-proline,。在每个轴向位置分别有一个CH_3CN分子.Rh-Rh键长为2.524(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