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钢筋缠绕钢筒混凝土压力管(BCCP)的外压承载能力,设计了三个不同管径的BCCP外压现场原型试验.在管径为1 800 mm的BCCP上布置应变片和位移计,揭示各部位的受力变化规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与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发现BCCP从生产时施加预应力到最终破坏可分为4个阶段:管芯受预应力钢筋环向作用力阶段;两侧管腰处保护层开裂前整管承受外压弹性阶段,对应于试验中外压小于800 k N的阶段,此时各组分应变随外压呈线性增长;管芯顶部和底部受拉开裂阶段,试验中当外压达到1 600 k N后,管芯顶部和底部混凝土相继受拉开裂;管芯腰部附近混凝土被压溃阶段.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任意形状截面在双向偏压荷载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的简便计算方法.混凝土、钢筋的实际应力—应变关系用三次多项式分段模拟,截面刚度系数用格林积分方法计算.以截面最大受压纤维处的应变为变量,用直接搜索法逼近截面极限荷载.所推导出的公式简单,计算方便,并给出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体外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主梁变形的基础上,通过截面内力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关系,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得到了极限状态下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和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强度。利用该文介绍的计算方法,可以考虑不同的荷载形式、不同的截面形式及不同的普通钢筋用量等因素对主梁极限状态的影响,并能得到中间过程及破坏阶段混凝土、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和应力。通过该文理论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到了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截面设计的一种新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梁的挠度计算值,然后按长期刚度,短期刚度,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纵向钢筋应力值的反推,最终计算出梁的截面高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曲线配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特点,将梁分成若干微段,每个微段的刚度、曲率均可变.各个微段的普通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可以根据平截面假定计算,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应力可以根据整体变形协调条件计算.编写的计算程序能够对曲线配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极限状态非线性分析,能够对预应力作用、荷载作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变化进行足够精确的描述.应用上述研究方法,对16根试验梁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预应力次弯矩及荷载弯矩塑性内力重分布状态的描述,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套筒截面尺寸对套筒灌浆搭接接头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9个套筒厚度、内径不同试件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其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延性、钢筋和套筒应变等性能. 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式有钢筋拉断破坏和钢筋拔出破坏;由于加载偏心影响,试件的有效搭接长度约为设计搭接长度的81%;套筒内径相同时,在一定厚度范围内,随壁厚增加,套筒约束增强,试件承载力增大;套筒壁厚相同时,壁厚较小(1.5?mm)时,约束较弱,内径(类似保护层厚度)越大,试件承载力越大,壁厚大于等于2.0?mm时,约束增强,试件发生拉断破坏,内径的增加对承载能力影响小;在弹性阶段,套筒壁厚比套筒内径对钢筋-灌浆料黏结力的影响更明显;套筒中部截面的纵向应变在加载前期为拉应变,随荷载增大逐渐向压应变转化;套筒中部截面的环向应变在加载前期为压应变,随荷载增大逐渐转变为拉应变.提出的接头极限黏结应力和钢筋临界搭接长度计算公式,适用性较好,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提出火灾全过程各阶段中钢管和核心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热-应力耦合分析模块计算了ISO-834标准火灾全过程作用后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荷载-变形关系曲线,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对火灾全过程中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荷载-变形关系、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截面应力分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升温时间、初始荷载、截面含钢率、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防火保护层厚度和截面尺寸等参数对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剩余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最终提出了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剩余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简化的双线性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模型,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混杂FRP约束完好混凝土圆柱进行了近似的截面延性分析,再从钢筋有效截面面积的减少、钢筋力学性能的降低和钢筋-混凝土黏结界面的弱化三个方面考虑钢筋腐蚀对截面延性的影响,建立了计算混杂FRP加固腐蚀混凝土圆柱潜在塑性铰区延性的简单适用模型,并编写了无需迭代的混杂FRP加固腐蚀混凝土柱基于位移性能的抗震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9.
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管-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柱的轴压试验,分析组合柱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本构关系和承载力。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初期,FRP管的约束作用较小;在荷载作用后期,FRP管的环向应力增长较快,故以FRP管的环向断裂作为承载力极限状态指标。将现有理论计算模型与试验所得受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对比,发现空心构件极限应变的理论计算误差较大,而实心构件吻合较好。最后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确定实心组合柱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锈后预应力混凝土梁各个部位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受损梁体内控制截面混凝土、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荷载-应力应变时程曲线分析,充分考虑混凝土裂缝发生后结构的应力重分布现象,得到了梁体由于耐久性引起的损伤对梁体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品设计中的绿色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目前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绿色设计”,要求设计师把握设计的本质,进行设计创新,在产品设计中尽可能节约资源,突出绿色设计的根本目标,在产品造型、功能、选材等方面,符合绿色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毕业设计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走向工作的桥梁”,如何让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就非常重要.应该在课程的综合设计阶段就开始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本文以信息管理类专业为例,探讨了一些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均匀设计在调优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在调优试验设计中用均匀设计代替2-水平正交设计的思想及方法。以一仿真例子说明了具体的应用步骤。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均匀设计的应用可以使调优试验设计原有的局限得到了突破。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设计的发展演变、观念的转变以及现代设计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自然与设计的关系,是为现代设计更好地借鉴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自然对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自然的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定将会为未来设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主要探讨当前我国住宅设计趋向问题,提出住宅设计中,适应性、人性化、生态化、个性化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多学科合作在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以艺术设计实验中心为例,对多学科合作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多学科合作实验教学课程设置、跨专业的实验室整合与开放、实验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优化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的结构优化设计一般都是考虑单目标,采用结构分析设计中的有限元移位法,考虑总质量最轻,总可靠性最高这两个目标函数和几何约束,应力约束这两个约束条件,对绗架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化工原理实验台是化工原理实验的主要工作平台,现有实验平台结构陈旧,与现有实验设备不相配套,布局不合理,人性化设计含量低.本文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结合人机工程学、色彩设计、产品造型设计、操作界面设计等理论对化工原理实验台进行改造,设计了完整的化工原理综合实验台.  相似文献   

19.
门树廷  佟强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4):57-58,66
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比较,论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及特点,阐明了网络课程的重要性、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并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结构设计、页面设计,指出教学设计和页面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构建一个更实用、更便捷的商品消费市场为目标,以实现包装设计中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沟通为宗旨,主要探讨服务设计对包装设计的影响,以及论证服务设计如何在包装设计上运用。探讨融合服务设计理念的包装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结合案例,对设计方法论进行总结。最后探讨了包装设计在当代教学改革中的变化,实验性地提出基于服务设计的包装设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