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子的跨膜转运是细胞获取养分的重要环节,亦是植物在组织和器官水平上进行养分吸收运移的基础.在植物中镍(Ni)元素主要以Ni^2+的形式存在,并通过Ni^2+转运蛋白将其跨膜转运至相应的组织器官,参与氢酶和脲酶的合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拟南芥中一个Ni^2+转运蛋白AT2G16800含有叶绿体定位信息.克隆该基因5’端编码转运肽的272bp片段,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融合后,在拟南芥中高效表达,对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的研究.转基因植株通过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观察,发现GFP荧光信号只存在于叶绿体中,该结果表明A他G16800为叶绿体蛋白.  相似文献   

2.
过表达番茄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提高植株的耐热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分子热激蛋白是植物受到热胁迫后的主要表达产物之一,与植物细胞耐热有密切关系.我们将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cDNA导入番茄,Northern及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在转基因番茄中呈现组成型表达,通过测定转基因番茄和未转基因番茄的耐热性,发现转基因株系基础耐热性强于对照,说明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的过量表达提高了植株的基础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中的铵根及硝酸根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N)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其利用率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氮素的供需失衡会导致植物产量降低,过量施N肥还会造成环境破坏。NH4+和NO3-是可吸收利用的主要氮源。笔者分析了植物吸收NH4+、NO3-的转运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林木中与氮吸收相关基因的鉴定和认识,特别是加强氮素信号传导途径、NO3-及NH4+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调控机制、各蛋白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和空间表达模式和调控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GABA在逆境条件下能影响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耐性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GABA在植物逆境中的积累机制及代谢功能现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GABA在植物体内积累与代谢机制与质膜上的转运蛋白密切相关.本文就GABA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动植物中的发现,和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机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6.
FtsZ蛋白在细菌的分裂中担任着重要作用,能够在分裂位点形成一个环状结构而控制细菌的分裂过程。胞内FtsZ蛋白浓度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均可阻断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而形成分裂异常的丝状菌体。我们为了进一步研究衣藻FtsZ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建立了CrFtsZ2-EGFP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的对照体系。结果表明:低浓度IPTG促进转化有表达质粒pLGZ2的大肠杆菌JM109伸长,高浓度IPTG则抑制其伸长;融合表达质粒的过量表达导致宿主菌形成了丝状菌体,不但菌体长度随浓度梯度而有规律性的变化,而且CrFtsZ2-EGFP融合蛋白沿着宿主菌体的纵轴方向有规律地聚集成荧光点或荧光带。更进一步验证了衣藻CrFtsZ2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植物体内与K^ 转运相关的蛋白及其基因,包括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和转运体(transporter)及其基因,前者可分为:(1)内向整流K^ 通道(inward-rectifying K^ channel:Kin^ ),(2)外向整流K^ 通道(outward-rectifyjng K^ channel :Kout^ );相关基因有AKTI,ANTI,SORK,GORK等.后者分为低亲和K^ 吸收转运体及高亲和K^ 吸收转运体;相关基因有HAK,KUP等.  相似文献   

8.
高等植物氮素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中植物所利用的主要外源氮素形态是硝态氮和铵态氮,NRT,AMT转运蛋白分别介导它们在植物根系的吸收及体内的运输,氨基酸、酰脲和多肽类等有机态氮也可在相应的转运蛋白的作用下被植物吸收利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在硝态氮、铵态氮及有机氮素转运蛋白生物学功能与调控及其与植物氮营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关于氮素转运蛋白研究的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讨论利用异源表达分离植物养分转运蛋白基因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DNA重组技术研究转运蛋白分离的三种路线.  相似文献   

10.
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分析卷枝毛霉苹果酸转运(malate transporter,MT)蛋白的理化特性、空间结构及功能位点,通过Protpara、PredictProtein、TMHMM Server、NetPhos等在线分析工具对MT蛋白的基本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MT蛋白疏水性强且性质稳定,属于非分泌...  相似文献   

11.
在离散制造的模式下,生产管理应用TOC理论必须根据企业的特殊性作相应的适应性研究.为能够使用SAP生产管理系统来判定生产瓶颈,首先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完成了基于Petri网的业务流程详细建模.在建模中尝试将工艺研发及调试作为生产的一个阶段建立于SAP-PP的工艺路线模型中,并通过设立虚拟物料解决了在SAP中的应用问题,继而将生产过程中每个节点所占用实际时间作为报工录入SAP系统,通过计算标准差掌握每个节点的时间波动,为现实条件下解决瓶颈识别提供了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2.
13.
水源地水体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文祥  武开业  雷鹏  赵丽丽  雷林 《科技信息》2009,(31):I0016-I0016,I0039
本文介绍了总有机碳的仪器测定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操作简便,可快速测定大批量的环境水样。有效地满足饮用水安全的需要,从而饮用水中有机物指标进行很好的监控,保证了公众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菠菜Fe—SOD的叶绿体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菠菜(SpinaceaOleracea)为试验材料,用漂浮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了叶绿体.纯化的叶绿体经超声波破碎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和抑制剂处理,结果表明叶绿体中含3条Mn-SOD谱带、3条Fe-SOD谱带(1条为主)和2条Cu·Zn-SOD谱带.其中Fe-SOD活性约占总活性的38.8%.  相似文献   

15.
小麦叶绿体衰老的电镜观察及BA对叶绿体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Triticum aestivum,L.Nondai 18:85021)十天苗第一片真叶切段在暗中诱导衰老。以蒸馏水作对照,用2%乙醇及5μMBA分别处理。比较48小时后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BA显著延缓衰老,保持膜系统的完整性,与自由基清除剂乙醇的效果相似。此外,将已衰老48小时后的叶片转入BA溶液又经48小时,发现叶绿体的膜系统恢复到一定程度,接近起始状态。本文对BA保护膜系统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质家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类的单体转移是由一娄蛋白质来执行的,这组蛋白质把脂类结合到疏水腔,从而使脂娄避开了含水环境、其中的这样一组蛋白质是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质家族(PITPs),能结合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胆碱,把它们从一个膜区转移到另一膜区.PITPs是在单细胞和多细胞组织中发现的,但在细菌中没有发现.在鼠和人类中,人们发现负责脂类转移的PITP结构域有五个蛋白,按照序列分成两类:类型I PITPs由两个家族成员α,β构成,它们是小蛋白35kDa,有一个PITP结构域,可以普遍表达;类型Ⅱ A PITPs(RdgBαI和Ⅱ)是很大的蛋白质,有另外的结构域,把蛋白质靶向膜,仅能结合脂类,但不能介导转移.类型Ⅱ B PITP(RdgBβ)与类型I在大小(38kDA)上相似,也是普遍表达的.类型Ⅲ PITPs,以secl4P家族为代表,是在酵母和植物中发现的,但是在序列和结构上与类型I和类型Ⅱ PITPs相似.讨论了PITP蛋白是被动转运蛋白辽是调节蛋白,在行使肌醇酯类和膜转换的专门的生物功能时,能否把转运和结合性质偶连起来.  相似文献   

17.
连铸坯凝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对定量分析连铸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改善连铸坯质量及实现过程级的动态控制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连铸坯在结晶器和二次冷却区凝固传热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建立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给出了当前代表性的定解条件及参数确定方法;对凝固传热模型的主要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以及边界元,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进一步开发实用化凝固传热模型,研究连铸坯凝固传热动态控制模型将在高效连铸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快速综合的监测有机污染物,及时全面地掌握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量,研究了松花江水中COD与TOC的相关性,用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有利于实现监测仪器化、自动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简化操作。通过研究吉林市松花江水中TOC和COD,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并通过进一步监测验证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水稻类非特异脂质转移蛋白OSDIR的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方法从水稻(O ry za sa tiva)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一个编码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onspec ific lip id transfer prote in,nsLTP)类似蛋白的基因(OSd ir),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 32a( )中后,在BL 21(DE 3)trxB-宿主菌中实现了融合蛋白的高表达,表达产物为包涵体。利用尿素溶解包涵体并复性后,再通过Sepharose N i2 -che lating fast flow柱亲和纯化融合蛋白,得到重组O SD IR蛋白。  相似文献   

20.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有机质COD与TOC之间的比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水深培养的生物膜上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量[TOC]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在0.3—1.3m水深范围内,自然水体生物膜上[COD]与[TOC]比值和理论值(≈2.67)无显性差异,即COD或TOC均可以用来表征生物膜上有机质的含量;但随水深的增加,膜上除碳以外的还原性物质相对含量显增高,且在自然水体生物膜的培养初期,膜上除碳以外的其它还原性组分的含量大干不能被K2Cr2O7氧化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