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粉细砂岩油藏由于地层砂粒度中值细,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泥质含量高,防砂难度大。针对此类油藏,研制了新型超分子固砂剂DXGY—1,实验表明具有在地层内自组装、固砂性能强和渗透率保持率高的特点,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树脂固砂剂一直存在固砂强度与地层渗透率保留率之间的矛盾,开展了磷酸酯改性呋喃树脂固砂剂的研究,研究中以磷酸、聚醚(L35)、呋喃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羟基缩聚制备出磷酸酯改性呋喃树脂水性聚合物,并将其用水稀释3倍后作为油田固砂剂使用,一方面,以水作为天然增孔剂,另一方面,在水环境下成膜固化,既保证了固砂强度,又保证了高地层渗透率,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化学防砂效果的难题。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酯改性呋喃树脂用水稀释3倍浸入砂粒后,于水下环境中60~80℃保温48 h可固结砂粒,固砂强度大于4 MPa,适合油田水下环境固砂。截至2019年3月,现场应用10口油井,控砂成功率达100%,累计增油13 000 t,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新型高效填料技术;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树脂生产技术;从废旧轮胎制备高表面活性胶粉的固相力化学新技术;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的分子复合法制备新技术;CMAS防砂剂防砂技术;声波解堵增产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孙睿 《科技资讯》2012,(4):91-91
简介了锦州油田投入开发15年来不同时期主要用于热采稠油井的化学防砂技术原理和使用效果: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稀油油藏固砂剂FSH2901(1992年至1995年,施工136井次,有效率78.7%);无机钙/有机硅高温固砂剂BG21(1992年至1995年,79井次,79.7%);Ca(OH)2/CaCO3/有机硅单体高温"三氧"固砂剂(1996年至1997年,98井次,82.7%);高温泡沫树脂固防砂剂(1997年,4井次,50.0%);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1997年至2005年,99井次,94.9%);氟硼酸综合防砂剂(1998年至2002年,130井次,81.5%);有机硅固砂剂YL971(1998年至2002年,89井次,85.4%);高强度有机硅固砂剂LH21(2005年,11井次,100.0%)。报道了防砂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出砂套变井逐年增多;多层合采长井段井化学防砂难度大;出砂粒径逐年变细,表明油层骨架受到破坏。提出了化学防砂技术发展方向:研发常温固化的耐高温固砂剂;完善分层防砂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化学防砂中存在的缺陷,改善其应用效果,开展了环氧树脂乳液泡沫固砂性能的研究.以环氧树脂、自制乳化剂为原料,采用相反转法,合成了具有较低黏度的环氧树脂水乳液.将合成的乳液稀释与起泡剂、稳泡剂混合搅拌可得到稳定性良好的泡沫.实验表明,在室温下质量分数50%乳液中,当起泡剂与稳定剂用量分别为乳液质量的0.4%、3.0%时,起泡体积倍数大于4,半衰期可达到29 h以上.通过室内模拟固砂实验发现,采用环氧树脂乳化泡沫固砂,所固结岩心强度高,渗透性好,抗压强度可达5 MPa,可以为非均质油藏或水平井的防砂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树脂型固砂剂在中低温油水井中的固砂效果。评价了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催化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不同粒径石英砂等因素对固砂效果的影响。测定了砂岩岩心注固砂剂前、后渗透率的变化及开始出砂时的临界流量Qc,利用测定结果评价了固砂剂对地层渗透率的伤害程度和固砂强度 ,并进一步筛选出适用于中低温油水井的固砂剂配方。  相似文献   

7.
中低温油水井固砂剂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树脂型固砂剂在中低温油水井中的固砂效果。评价了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催化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不同粒径石英砂等因素对固砂效果的影响,测定了砂岩岩心注固砂剂前,后渗透率的变化及开始出砂时的临界流量Qc,利用测定结果评价了固砂剂对地层渗透率的伤害程度和固砂强度,并进一步筛选出适用于中低温油水井的固砂剂配方。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研究影响油藏出砂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引起地层砂粒运移的最低地层流体流速———门限流速预测方法,并建立了实际日产量较大时的地层最大出砂半径计算模型;然后,结合岩石力学、渗流力学等知识,建立了引起岩石结构破坏的临界井底流压的计算模型,并推导了当实际井底流压小于临界井底流压,因岩石结构破坏而引起大量出砂时,出砂半径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防砂工艺设计中抑砂剂用量和固体防砂剂用量的计算式,避免了防砂剂量设计的盲目性。现场应用表明,建立的计算模型可明显提高防砂措施的成功率和有效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化学胶结防砂方法中胶结剂占据一部分孔隙空间,造成渗透率大幅度降低而引起的储层伤害,基于乳液聚合原理,设计出一种由水、乙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单体和引发剂等组成的胶束乳液聚合低伤害储层固砂体系.该体系可在砂粒表面吸附一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胶束中增溶的聚合单体和引发剂发生乳液聚合,胶束转变为纳米级聚合物薄膜,将松散的砂粒胶结起来,形成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固结体.胶束乳液聚合法可以作为一种低伤害储层固砂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新型高强度固砂剂FA-1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出砂严重,防砂技术成为维持疏松砂岩油藏油井长期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探讨了防砂用化学剂的应用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防砂用化学剂的研究思路,开发了一种高强度固砂剂FA-1.室内模拟实验表明,FA-1固砂剂的胶结强度高,胶结后渗透性好.现场试验表明,该防砂工艺成功率可达95%,有效期在570d以上,增产效果显著;且施工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增孔液、隔离液及顶替液.  相似文献   

11.
疏松砂岩油藏出砂状况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研究影响油藏出砂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引起地层砂粒运移的最低地层流体流速——门限流速预测方法,并建立了实际日产量较大时的地层最大出砂半径计算模型;然后,结合岩石力学、渗流力学等知识,建立了引起岩石结构破坏的临界井底流压的计算模型,并推导了当实际井底流压小于临界井底流压,因岩石结构破坏而引起大量出砂时,出砂半径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防砂工艺设计中抑砂剂用量和固体防砂剂用量的计算式,避免了防砂剂量设计的盲目性。现场应用表明,建立的计算模型可明显提高防砂措施的成功率和有效期。  相似文献   

12.
对水泥凝胶固化石的高温高压物理性质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该凝胶固化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呈Labrid指数关系;固化石的渗透率主要受凝胶组分中的增渗透剂和防窜剂加量控制;强度受增强剂和水灰比控制,固化时的温度与压力是制约条件。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高挤压强度(≥11 MPa)、高粘接强度(≥0.5 MPa)、高渗透率(≥0.8μm2)、耐温(≥115℃)、耐油及耐高矿化度盐水等优良品质。对于油气井的防砂、堵水、加砂压裂和裸眼完井很适用,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凝胶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分子膜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子膜驱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膜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采用多种实验手段,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分子膜驱的驱油机理有别于传统的化学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合驱等油方法)。它是以水溶液为传递介质,膜剂分子依靠静电相互作用为成膜动力,膜剂有效分子沉积在呈负电性的岩石表面,形成纳米级超薄膜,改变了储层表面性质和与原油的相互作用状态,使得注入流体在冲刷孔隙过程中,原油易于剥落和流动而被驱替液驱替出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分子膜剂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吸附作用、润湿性改变、扩散作用、毛细管自吸作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介绍超分子化学的概念,说明超分子体系形成的动因是分子间(尤其是选择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选择性分子间力的存在又是分子识别现象发生的前提.产生选择性分子间力的原因是分子中原子群体或基团的电荷效应和空间效应.选择性分子间力和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关键所在.引用近期文献对超分子化学促进化学研究前沿领域发展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对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5.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两种以上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作用缔合而成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其涵盖多种领域,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酰胺基团在氢键的组成中既可以作为给体又可以作为受体,在分子识别、催化、吸附等方面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应用,本文综述酰胺基团在阴离子识别、水簇、吸附、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分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综述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历程、超分子的化学分类、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超分子聚合物是重复单元经超分子弱键作用链接而形成的聚集体,是功能软物质中一种新的组织方式。文中基于众多超分子聚合物的分类,重点论述主链式光电功能型超分子聚合物(optoelectronic supramolecular poly-mer,OSP)在太阳能电池、有机电致光、电致变色等得到深入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通过调控能量转移、电荷转移、载流子迁移率等可以实现OSP的白光、光电转换、电致变色等性质和相关器件,并使OSP日渐成为超分子化学与有机电子等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最后展望了OSP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边缘学科.目前,超分子作用的研究多集中于由不同有机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络合物,而对金属离子参与体系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固砂剂在河南油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河南油田地层胶结疏松及经过钻井、采油等作业过程对地层的激励作用而引起的地层出砂 ,开发研究了有机硅高温固砂剂 ,并在河南油田井楼、古城两个稠油油田 1 0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 .结果表明 :该剂在 2 0 0℃以上固化的岩心可耐 35 0℃以上的高温 ,抗折强度大于 3.0 MPa,抗压强度大于 8.9MPa,单井有效期平均长达 3个月 .现场使用结果证明该固砂剂效果良好 ,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超快强激光科学的进展(PUILS)是Springer化学物理系列丛书之一,此系列丛书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家提供在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领域中具有完善理论和新兴研究领域的综合时新的专题论文。PUILS系列丛书介绍了超快强激光科学的进展,超快强激光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学科,研究领域跨越原子和分子物理学、分子科学和光学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