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改提出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改目标”。课堂教学就是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新理念具体的落实。所谓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是教师知识、教材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情境等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  相似文献   

2.
顾云燕 《奇闻怪事》2005,(10):17-18
课堂教学的情境丰富而千变万化,常常会脱离教师预设的轨道,有许多的“非预设”现象发生。若教师能抓住有利契机,将它作为课堂鲜活的课程资源,果断改变课前的“预设”,以积极的态度,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服务于学生的愿望,那么“非预设生成”就会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发展的有利资源,给你意想不到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长期陷入困境的高师公共教育学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关系的处理及教学过程的实施诸多方面都滋生了新的矛盾。在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实践中,我们以生成性思维为基本认识框架.通过“知识分类,分题实施;课前充分利用资源,实施小组自主探索;课堂集体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归纳;课后学生整理心得,实现巩固和提升”几个环节,实施分题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秋爽 《奇闻怪事》2006,(10):29-29
资源是最大的财富。教师如果能够开发和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让学生有亲切感,学生学起来会更有兴趣,数学的价值性也就展现在学生面前。然而,课堂上也有一些资源使用不当,使学生心生不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精心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展开,促进课堂有效生成。下面以《圆的认识》为例谈谈如何预设与些许感悟。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中,教师既要全面理解“三维目标”,又要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尤其是利用好教师资源、教材资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学生资源、网络资源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三维目标”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正在不断加大,课程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倍受各界人士的瞩目,其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人们清楚的认识到,课程资源的优化是顺利达成任何课程目标的必要条件,如果课程资源得以合理地开发和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发课程资源,并选出可用的课程资源,也可以帮助教师在课程资源的优化原则的基础上,精选课程资源,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便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俞军 《奇闻怪事》2006,(7):68-69
课程实施虽然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但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认识上明显出现了偏差。因此,反观我们的数学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浮躁与虚假”的现象。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一番新的探讨,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精髓,使课改进行的更加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全国各地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本,每一种版本都安排了“活动课”,并将作为必修课内容。“活动课”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不仅涉及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而且涉及到课本以外的教学内容,涉及整个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所以活动课与地方历史课程紧密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把地方历史课程资源作为“活动课”的教学资源,使“活动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展示“活动课”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讲授学时不够,教学内容单薄和老化,只强调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能力培养等。提出了“开发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并对如何进一步有效也开展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教师个体的课程意识应该回到教师的教学生活世界,由此才可能发现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个体化的课程意识。只有对教师这种潜在南课程意识有所认识和关注,才能在新课改的进程中逐步发展出教师“自为性”的课程意识。当前我们应着力于促成教师个人课程权力的实现及课程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个体课程意识从“自在”向“自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的现实生成和直接生成,倡导课堂教学“少一些预设成分.多一些动态生成”,逐步实现“变预设为生成”。然而.课堂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是依赖于教师的精心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奠基石”,而生成则是对预设的超越。只有把预设和生成和谐地融为一体,不断地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我们才能步入理想的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或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课程全新的品质、视野与旨趣。它要求教师在认识上必须突破“确定性”的课程逻辑,“基础性”的课程旨趣、“认同性”的教学模式、“筛选性”的教学评价,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创新。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会因为陈旧的思维方式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夭折或最终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杨振 《奇闻怪事》2006,(7):57-57
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渐增强、课程开发能力逐步提高,但仍有不少教师对课程建设中的某些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存在着诸多误区,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十分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致力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立体交融。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教师要想上出精彩的好课,用心备课显而易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预案——教案,就不能停留在过去仅仅关注课前的预设上,而且也应该及时记录下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并通过教后反思进行理论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酸碱滴定分析法”教学中,应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融入思政内容,将正确的价值观以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为此,要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过程,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提高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艳芳 《科技信息》2012,(20):350-350
素质教育强调发展人的潜在能力,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注重创造的多层次、多形式性、注重因人而异的成才环境,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是值得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深深思考的。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yu”式教学法,并把“yu”式教学法在课堂中加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网络信息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很好的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可以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使“乐学”落到实处,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同课异构是目前极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相信每个教师只要一站在三尺讲台上,无不怀有把课上好的念头。把课上好其实实质上追求的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一堂高效率好课的生成条件是多方面的,有理念上的因素,也有操作上的因素。同时,高效率课的生成也只能是相对而言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有些许的遗憾。但是,只要我们执著于追求高效的课堂,我相信我们的课会越上越好,越上越有效率。因此,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这每个语文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