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文章从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深层角度,探讨梁越的《陆荣廷评传》一书在还原一个爱国、亲民、恋土的英雄形象方面,在对传主的性格、行为、命运及其内在动力的评述或解释方面,在寻求民族精神的价值与释放方面,在展示民族的、历史的风情画面方面所付出的心力和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叶开的《莫言评传》在传材搜集上具有奠基意义,细致的考辨、合理的虚构使传记"基于史而臻于文",复合型的传记结构及"夹叙夹议"的评传体系清晰地展示了莫言的生平、个性,作者对传主作品的评介也兼顾了学院与民间.王玉的《莫言评传》的学术性追求更为突出,其在史料视野、作品评介深广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评"的过分偏重、结构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箕子评传》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箕子(约前1173-前1080年)是我国第一个有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留下了<洪范>与<麦秀歌>;箕子又是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政治家,他开发了古朝鲜地区,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陈蒲清教授自1996年发表<中国文化第一子>,到2003年出版<箕子评传>(岳麓书社),凭借一个学者的学术良知和诚实不欺的科学态度,从大量史料中挖掘出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忽视的真正思想家--箕子.<箕子评传>不仅重新确认了我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子"(原为孔子,现为箕子),而且将中国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向前延伸了五六百年.其创新性和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久闻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有"曹雪芹"之选题,承担此任务的是著名红学家李广柏.在等待了八、九年之后,一部二十六万余字的<曹雪芹评传>终于走出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门,在读者面前亮相.  相似文献   

5.
张涛教授和邓声国教授撰写的《钱大昕评传》,是目前为止一部较为全面的关于钱大昕的评传,是对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关钱大昕研究成果的一次凝练和总结,此书的出版对于钱大昕研究乃至清代学术研究都有着促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楼拜评传     
国人研究外国作家很少有系统和长年工作的毅力,所以从来没有研究一个作家的巨著出现,有之自李健吾先生的福楼拜评传始。李先生全书共分八章,另加附录四段,插图八幅,共四七一页。除去附录,专论福氏的占三八八页。单就量的一方面看,李先生的工作已经很可观了。 福楼拜可以说得是法国最不易读的作家里面的一位。就算在欧洲,普通读者也只认识他的包法利夫人,以为她是福氏唯一杰作,以後的作品都比不上它。福氏也会因此苦恼过,替他的萨郎宝,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等抱不平,埋怨他的读者不认识它们的真正价值。其实呢,并无足奇。福氏的小说──尤其…  相似文献   

7.
一位哲学家说过:历史在人们的记忆和印象里总是日渐稀薄和符号化。读了周荣耀教授的新著《戴高乐评传》后,我却体会到,历史上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业和叱咤风云的伟人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相反,时间还会加强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一本好书更能使英  相似文献   

8.
2012年出版的两部丁玲传记各有特色,各有新建树。涂绍钧先生的《图本丁玲传》面向普通读者,以图文并茂见长,追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尽量贴近传主生命本体,提供被人忽略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及日常生活细节。秦林芳教授的《丁玲评传》面向的是专业研究者,以学理的剖析论说见长,作者站在独立的启蒙思想者立场,从文本细读入手,从作品看作家和论作家,追求学术性与创新性,力图以新的历史高度审视传主。  相似文献   

9.
薛更环同志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写成《周太祖郭威评传》和《周世宗柴荣评传》,作者在评述历史上这两位开明君主的共同点的同时,又根据每个人的作为,突出了他们各自的特殊点,且与其它朝代其它历史时期的同类情况和事件进行对照比较,辨析优劣,因而突出了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旨,给人以更清晰更深刻的印象。阅读本书能使一般读者对所评述的历史人物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给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是一部大型的历代作家评传集。全书依历史阶段分为六卷,成六大册,近250万字,堪称洋洋大观,从1983年5月至1985年5月陆续出齐,广为发行。这是多年来罕见的一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巨茗。中国历代文学家多如繁星。本书既然收录有限,则要先依选录标准做一番爬梳整  相似文献   

11.
铁人文化现象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鲜活载体,具有独特风格和特定内涵,是具有明显地域性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现象所表达的"强势的唯物主义的话语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大众化的细致解读""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广泛渗透"使得这种文化现象在人们的哲学世界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是在这些积极的影响当中形成了它"高擎起崇高信仰旗帜的价值""叙述社会发展进步逻辑的价值""强调靠紧自己的主心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汪精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大卖国贼。以往,人们历来只讲他反革命,叛国投敌,出卖民族利益,而对他早年追随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却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即使提到也冠上“假革命”、“假左派”一类的头衔。似乎汪精卫从娘胎里就带来了满身坏水。对此,潜心研究汪伪政权的专家蔡德金先生于1987年写成的《汪精卫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则有不同的看法。《评传》摒弃了对历史人物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的评价方法,对汪精卫的一生作了新的评价。是一  相似文献   

13.
0引言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知名社会科学家盖茨尔斯曾经说过:"孩子的培养及其教育实践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一旦脱离我们的主导价值,及其正在经历的价值转向和分裂这一社会背景,就将无法理解。"[1]笔者认为,盖茨尔斯所说的"主导价值",就新课程改革而言就是教师教育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亨利·基辛格以一名原籍外国的学者掌握美国外交大权达八年之久,烜赫一时,尼克松、福特两届总统对他都可谓言听计从。卡特政府期间,以及里根竞选总统前后,他仍然以在野之身在美国政坛上活跃异常,近来并应聘为里根顾问。其言行一向为国际所注目,影响所及,自非一般西方外交家可比。论述基辛格的专著,国外已有多种,而我国同类著作以陈有为的《基辛格评传》为其开端。全书共十三万言,始于童年,迄于近日,徵引材料相当广泛,内容亦颇翔实。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形而上学所代表的"同一性思想"和绝对价值的虚妄性。历史主义危机所折射出的"一"与"多"的价值难题,概言之就是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二元问题;而这种二元对立已被当代哲学思维所扬弃。因此,走出历史主义的现代价值危机,关键是要在"一"与"多"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和适当的平衡,在公共生活中确立公共性的价值理念,在价值多元中积极建立一种公共性的价值秩序。  相似文献   

16.
 《李政道评传》出版了,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同仁以特快邮件的方式寄予我。收到此书,感到受宠若惊--要论李政道先生(图1)一生所认识的人与直接影响过的人,我应该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位。我不是他的同学,不是他的同事,不是他的学生,不是他的合作者,不是他的博士后,更不是他所主办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之一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王恕是明中叶有宿德重望的大臣。文章采用以传为主、评传结合的方法 ,对其生平事迹作了较详细的述评  相似文献   

18.
《史记》列传中异时合传可以看作是做历史的纵向比较研究,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一种方法。《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孙子吴起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屈原贾生列传》、《扁鹊仓公列传》六篇异时合传的传主之间,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将不同时代的人物合为一传,后人多有訾议,然而仔细分析合传的原因、价值与意义,就会发现司马迁著史眼光的独特,以及史公思想情感所系。  相似文献   

19.
中庙位于巢湖北岸,古往今来,皆称"湖天第一胜境".中庙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可谓中国古代临水建筑的"极品".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历代是屡废屡修,历代工匠对自然环境都是极为尊重,也对变迁的环境进行了动态的弥补和修缮,中庙是历代工匠智慧的结晶.这种师从自然、物化自然的营造技法和设计思想是中庙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共同体"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持久讨论,不仅因为它的内涵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模式,更因为这种关系模式对人类生活具有特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义。也就是说,共同体意味着某些"善",反映了人们关于某些规范维度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关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