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种是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分类学的核心概念,但是有关物种的本性和本体论地位问题引起巨大争议。按照传统的本质论,物种是拥有本质的自然类,但本质论的困难是它与进化论不相容。根据物种个体论,物种不是自然类而是个体,但个体论的困难是难以解释生物有机体与物种之间的部分-整体关系。多元实在论主张物种可以是非本质论意义上的自然类,其问题是物种多元论与物种实在论不能结合。新本质主义(包括HPC和关系本质主义)认为物种可看成拥有新本质的自然类,其问题在于这些"新"本质缺乏传统本质的说明功能,因而不能算作真正的本质主义。本文建议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动力学系统理论来解释物种和自然类,由此物种作为自然类的传统地位可以得到保留。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7):103-106
地质史上大量证据表明:大灾变导致大绝灭,推动大进化。没有大灾变,就没有生物的大绝灭和物种大繁兴。灾变导致的环境变更、物种绝灭既为新物种创造了新的繁衍空间,给更高级的生命让出生态位,也导致其后物种的辐射状发生,快速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证明灾变与物种的绝灭和繁荣相辅相成、交互发生,且不是遵循一种"渐变进化模式",而是遵循一种"灾变进化模式"。正是灾变这股"地狱之火"孕育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一名猎人在加拿大西北地区捕获了一只"北极熊"。但人们仔细检查后发现,这只熊白色的皮毛中存在褐色的斑纹,同时稍有驼背的它还有着不同寻常的长爪子。实际上该生物的母亲是一只北极熊,父亲则为一只灰熊。虽然杂交在这两个物种的圈养交配中已经被证实可行,但这是首次在野外环境中发现。从那之后有更多的发现表明物种杂交并不是个别事件。为此,生态环保主义者表达了他们的担心:气  相似文献   

4.
尽管比较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运用,然而通常比较的对象(如方言、社会方言等表层的语言变异)并非真正适合阐明人类物种语言机能的生物学基础。近年来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对语言生物基础的研究揭示了遗传水平的深层次变异,对"普遍语法"提出了质疑。以进化发育生物学为工具的比较生物语言学研究是实现"普遍语法"和深层次变异有效调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通知》,2004年起,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第一阶段(2004~2009年)开展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编目和重点类型物种资源和重点地区的生物物种资源调查,评估了中国野生高等植物和陆生脊椎动物的受威胁现状,编制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等;第二阶段(2010~2011年)针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确定的5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开展了对部分地区的试点示范调查,即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目的是通过示范调查取得经验,以便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示范调查包括横断山南段优先区内的云南滇西北地区18个县、大明山地区优先区内的桂西南石灰岩地区4个县和南岭地区优先区内的贵州黔东南地区4个县,以及对澜沧江、松花江干流、嫩江干流以及北部湾(广西段和广东段)潮间带水生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与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仍然不清,物种分布数据信息缺失严重,新物种、中国新记录或省级新分布物种大量存在;同时,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导致生物物种资源的丧失与流失的现象依然严重。建议进一步开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三个层次进行生物多样性综合性本底调查和编目,并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同时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体系,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持续的和稳定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5,(16):58
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了地球物种大灭绝的规律,从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地球生物随时可能会再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地球在遥远的过去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这些灭绝一次次将地球生物推向绝境。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不是源于什么突发事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家研究了数千种水生生物化石,分析了这些生物在过去5亿年里多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麋鹿园里,有一座特殊的灭绝动物墓地,让每位过往的游客心情沉痛。它为我们揭示了地球生命史上生物空前的灭绝……地球生物每小时消失一种目前,地球上约每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每年有1.75万种生物消失。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  相似文献   

8.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有关生物多样性词汇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生物学界,而且在政界与社会公众中十分流行与得到极大关注的人类环境与生存问题。李鹏总理在参加1992年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时,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从而作出了我国对世界环境与生物名样件保护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学界多是事先假定达尔文遵循着某种单一的科学方法,相信《物种起源》有单一的论证结构;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学者放弃了寻找《物种起源》中某种单一论证结构的努力,相信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采用了多种论证策略。根据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理论成功标准,自然选择理论是由多个理论构成的,这就决定了《物种起源》中不可能存在单一的论证逻辑。  相似文献   

11.
正"塔利怪兽"也许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诡异的生物,有着奇怪的管状身体,眼睛长在一根细管两侧,牙齿则长在一条长而细的"鼻子"末端。该生物生活在距今约3亿年前。但自从58年前发现该物种化石以来就困扰着科学家们,因为科学家至今无法决定它属于哪类生物。尽管有两支研究团队在2016年指出,它是种类似于八目鳗的脊椎动物,但宾利法尼亚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萨兰教授指出,"该生物太过  相似文献   

12.
"达尔文主义的日食"期间,柏格森反机械论的生命哲学与生物学界"非达尔文"的直生进化论同时兴起,微妙地反映了"达尔文革命"在当时的真实进展。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以形而上学的"生命冲力"观念作为逻辑支点,在宇宙定向进化的直生论框架中将拉马克主义、突变论与泛生论的达尔文主义综合起来,并以此阐明了进化的前进路线及人类身体的前沿地位等问题。当分子生物学在机械论意义上划定了生物与非生物的界线,以"基因"取代"生命冲力",柏格森以及直生论的整体思路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3.
项目综合应用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法对钝头蛇科Pareidae进行物种界定和生物地理学分析,认为主要在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中南半岛北部的连片广大地区,存在一个"缅甸钝头蛇种组",其既包含部分确定的物种,也应包含多个隐存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总体上,分布越靠北的种类进化程度应越高.钝头蛇科Pareidae的...  相似文献   

14.
正对我们这样一个数量毫无减势的物种而言,人类的基因变异率高得惊人。每个新生儿都有70%的概率产生异于父母的基因误差,这远比细菌等简单生物要高得多。尽管变异也许会减弱生物的身体机能,使物种遭受致命打击,但人类至今仍未灭绝说明了我们能通过某种途径,逐渐剔除了对物种不利的变异。这个问题对30年来一直在研究物种如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100-104
关于生物物种的本体论地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传统观点认为物种是拥有本质的自然类,另一种替代观点认为物种是没有本质的个体。传统观点的困难是本质主义与进化论不相容,但这并不能成为物种个体论的理由。混杂实在论和自我平衡属性簇理论主张自然类的一种非本质主义解释,物种仍然可以看做典型的自然类,但是这种进路同样面临不少困难。本文试图提出生物物种的一种动力学系统理论进路,也即把物种视作动力学系统状态空间中的吸引子,进而将这种进路扩展为自然类的一种新本质主义解释。  相似文献   

16.
连日来,一种原产于亚马逊河的食人鲳(即大家常说的食人鱼)在我国媒体上频频亮相,这表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国际交流愈加频繁的今天,外来生物入侵不可忽视,我国原生态物种已经陷入外来物种的重重包围之中。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所长、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庞义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每年因少数外来入侵生物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近千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国内众多研究认为,日本的饭沼慾斋在其著作《草木图说》中首次将A.apiacea的中文名定为青蒿。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草木图说》第一版及饭沼慾斋亲笔稿本并无A.apiacea的相关记载,更提出据目前可查证到的史料,《草木图说目录草部》一书最早将A.apiacea定名为青蒿。作为日本引进的外来物种,日本本草学界对青蒿外形特征及日文名、中文名与拉丁名的对应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文通过研究古典文献梳理了日本国内对于青蒿和黄花蒿的认识和鉴定过程,并结合现代田野调查对古代研究结果进行了重新审视,还探讨了《本草纲目》在引入日本后对认识和鉴定青蒿的影响,更进一步阐述形成这些认识的客观原因及得到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在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保护中,云南省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一大批濒临灭绝物种获得新生。日前,“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发布会举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表示,自195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全省90%典型生态系统和8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获得新生,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虽然人们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环境伦理学中的不同思想流派关于濒危物种保护的道德基础却存在很大分歧。以终极价值论为道德基础的物种保护观,倾向于为所有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道德辩护;以利益共同体为道德基础的生物保护观,则倾向于保护生物个体利益而对濒危物种提出道德反驳。但在濒危物种是否应该被保护,是否享有优先被保护等问题上,这两种道德基础却并不能提供与自身理论自洽的论证。因此在对它们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探寻以人的道德性为道德基础的可能性,是为修正现有濒危物种保护观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物种概念是系统生物学即常说的生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关于物种概念,存在着长期而频繁的争论,不仅受到生物学者的关注,也引起哲学家的兴趣,因为它与哲学和逻辑密切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在哲学上称为本体。物种在哲学本体上是什么? 这涉及生物种概念的阐明。世界上有两种本体,一是个体,一是类。物种究竟在哲学本体论上是个体还是类呢?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物种是类,把认识物种和物种组群的科学研究称为分类学或分类。Mayr(1982)坦率地承认,他本人就曾长期对种阶元和种类元混淆不清,他把这种混淆的澄清归功于Ghiselin(1974),Hull(1975)等从哲学和逻辑学上对物种本体和概念的论述,他们论述了物种本体不是类而是个体。进化支序学者Wiley(1981)和进化系统学者May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