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齿形链的专利发展现状,本文以CNABS和DWPI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检索、统计和分析,获得齿形链领域专利的全球和中国申请量年度分布及变化,专利地域分布,以及重要分支的技术演进路线,梳理了齿形链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朱县生  相颖 《河南科技》2023,(10):134-137
【目的】从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空白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生物医药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专利分布、专利生命周期、专利法律状态阐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结果】生物医药产业正从发展期向成熟期发展,产业专利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生物医药缺少龙头企业,核心专利数量较少。【结论】生物医药产业应当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专利质量、注重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3.
相颖  朱县生 《河南科技》2023,(12):132-135
【目的】从集成电路产业专利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探索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空白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同时为我国今后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专利分布、专利类型、专利法律状态角度研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结果】集成电路产业正保持稳定发展状态,产业专利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中国、韩国等国家,专利类型以发明为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缺少龙头企业,核心专利数量较少。【结论】集成电路产业应当促进成果转化、重视基础研究、培育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李旻珺 《河南科技》2023,(17):120-123
【目的】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米碳材料,具有强度高、导电和导热性能强等优异的物理特性,应用范围广泛。以石墨烯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石墨烯的专利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支撑。【方法】以Patsnap(智慧芽)专利检索系统收录的2004—2023年全球石墨烯相关专利作为数据源,对石墨烯专利的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申请人和法律状态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石墨烯产业正从高速发展期向成熟期转变,产业专利主要分布在中国和美国;中国石墨烯专利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企业专利研发和布局能力较弱;专利质量有待提高。【结论】石墨烯产业当应该培育高价值专利,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5.
刘欢 《河南科技》2023,(19):134-137
【目的】梳理涉及卫星有效载荷相关的专利,为我国卫星有效载荷方面的创新主体提供发展参考。【方法】通过incopat专利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与分析。【结果】展示了全球和我国卫星有效载荷相关专利的申请量、申请趋势、申请人等信息的分布并进行简要分析【结论】我国相关技术起步晚,发展快,相关企业需辩证地学习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乃至其他国和地区主要创新主体的卫星发展路径,加速拓展卫星业务。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据库对碳纤维专利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专利权人的分布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为提高碳纤维技术发展、促进工程化产业化进程和我国碳纤维行业发展提出了专利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杜春芳 《河南科技》2023,(14):119-123
【目的】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专利文献来拓展查新业务。【方法】以洛阳市某大中型企业(简称H企业)为例,对其专利的申请趋势、发明人、专利有效性、授权率及PCT专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该大中型企业的发明专利居多,且更注重专利的维护,授权率较高,也比较关注海外市场的布局。【结论】针对大中型企业,应开展专利预警和专利侵权分析、专利导航和行业专题数据库建设、专利布局和核心专利挖掘等专利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叶丽婉 《河南科技》2022,(22):155-158
本研究以空调无风感送风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合享数据库为统计源对该领域全球专利数据进行统计。通过专利分析的方法,从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技术构成、专利运营情况及专利价值度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展示及解读。结果表明:空调无风感送风技术的市场前景广阔,该领域技术主要掌握在国际知名企业手中,集中度较高,应用发展较好,专利运营活动活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专利检索和数据统计,对盐湖提锂的专利申请状态进行统计分析,以国内外专利申请数据库中与盐湖提锂相关的专利文献为基础,揭示盐湖卤水提锂主要方法的专利技术发展,以期对我国盐湖卤水提锂工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实践经验,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导航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建议。【方法】以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重点产业、企业专利导航服务实践、专利导航数据库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等为分析对象,剖析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专利导航服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导航服务体制建设有待增强、服务覆盖面有待扩大、团队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结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需要建立健全产业、企业、高校专利导航工作支撑体系,完善专利导航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专利导航服务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