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太阳系最外层的Kuiper带中,有许多天体处于海王星3:2平运动共振中.对这些天体的主要轨道根数的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与其它Kuiper带天体比较,它们普遍具有高偏心率、高倾角和相对稳定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美国天文学家去年在太阳系边缘地带观测到一个除冥王星之外个头最大的天体,再次动摇了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为1290公里,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具有与其它八大行星不同的高倾角、高偏心率的共振锁定轨道,而在新发现的外太阳系的Kuiper带中许多天体却具有与之相似的轨道性质,因此冥王星更像是一颗Kuiper带天体而不是大行星.  相似文献   

4.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太阳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本书为第二版,第一版于1999年发表,这一版并不只是对第一版的补充,而是在其基础上将最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天文学家新近在太阳系边缘地带观测到一个除冥王星之外个头最大的天体.发现者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及其同事.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的临时国际代号为"2002LM60",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1 290 km,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这一发现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距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这是常识大家都知道.  相似文献   

6.
美国波特兰西南研究院的科学家提出一种新假设。他们认为,太阳系可能比我们原先想象的要大得多,太阳系边界一直沿伸到柯伊珀小行星带之外。  相似文献   

7.
根据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建立以地心为圆心,黄赤道交线为Z轴,Z、Y轴平面为黄道面的直角坐标系。通过单位圆到余弦函数的变换,具体分析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相对位置变化。将太阳系天体对地运动分解成其对地心的波动和自转运动,并推导出太阳、月球、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的理想波动运动方程,分析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的波动式螺线运动,并给出螺线要素,指出实际运动时的修正方法.以从角度的周期性变化描述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的位置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的波动、自转和波动式螺线运动轨迹。呈周期性变化;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螺线运动轨迹与太阳系天体、地球上某参照点间的绝对距离无关,只与太阳系天体的对地心的横向幅度(距离比值)、角度、地球自转角度、黄赤道夹角相关。最后对太阳直射点进行分析,并用计算机模拟五大行星对地球波动运动方程曲线,且对此进行了叠加。叠加结果表明,太阳系天体对地某点波动呈周期性变化,说明文中推导与分析正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万有斥力原理阐述了太阳系天体运动的本质,并以万有斥力为基础建立了天体浮力原理。天体浮力原理揭示了天体量子化轨道半径、天体半径、质量、密度等相互之间的关系。论述立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太阳系天体运动进行的大量验证,证明万有斥力及天体浮力原理是客观的量化理论。从而为客观认识天体运动的本质和掌握天体运动的规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尼特 《科技潮》2008,(3):54-55
太阳系最远边界仍然是太阳系周围最神秘的区域,人们对宇宙的探寻一直进行,但至今为止,关于太阳系边界还有七大谜团没有解开。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天文学家新近在太阳系边缘地带观测到一个除冥王星之外个头最大的天体。发现者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及其同事。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的临时国际代号为“2002LM60”,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1 290 km,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这一发现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距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这是常识大家都知道。冥王星绕太阳运行轨道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40倍,但那还不是太阳系的边缘。天文学家早已发现,作为太阳系家族成员的彗星,他们在远离太阳的时候,通常…  相似文献   

11.
飞船与行星间的机械能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权械能流的观点,计算了宇宙飞船途径行星时所摄取的能量,并给出使飞船获得最大加速的条件。此外,文中还指出,天体之间的机械能流可能是太阳系中天体碰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此前,太阳系内只有4颗气态行星(外行星)有环状结构,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如今,天文学家们又发现,在海王星轨道之外的一颗矮行星——妊神星,也有环状带。该结果已于2017年10月11日发表在Nature上。在太阳系外沿有很多小型天体。渐渐地,人们意识到这些天体并非都是又小又黯淡,某些天体的体积甚至可与冥王星相当。于是,在2006年,天文学家定义了一类新的行星——矮行星。妊神星是继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鸟神星之后发现的第5颗矮行星。其形状宛如橄榄,自转速度极快,有两颗卫星,一直以来格外吸引天文学家的目光。"环状带的形成原因实在太多了,有可能是在与其他天体碰撞时产生的,也可能是妊神星本身的自转速度太快造成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天文学的一大热点,从1992年起,人类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已有700多颗。相关研究的一个突出进展是人们发现系外行星及其绕转的母星天体具有复杂的多样性。近日,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钱声帮等人发现了绕快速脉动的B型亚矮星双星转动的类木行星。这是人们首次发现绕这种奇特天体转动的太阳系外行星天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最近的观察,最新发现的外太阳系中的三大天体中有一个天体旋转非常迅速,并且由于不断高速旋转正在伸缩成雪茄状。如果此发现得到证实,那么这个天体奇怪的形状必将引起人们对定义行星的激烈辩论。  相似文献   

15.
在2003年第4期中,我们剖析了太阳系中的诸多天体,结果表明,在太阳系中,除了我们地球之外,没有一个星球拥有外星智慧生物。那么,宇宙中究竟哪些天体才能拥有外星人呢?  相似文献   

16.
彗星是些独特的天体,像独行侠游荡在宇宙深空,深居简出,神秘莫测。它们也是人类最早关注的天体之一,长长的尾巴,婀娜的行姿,曾引起人们许多的遐想。据说彗星中还隐藏着太阳系起源的秘密。因此,近年来探测彗星的热潮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启动“新地平线”计划,12年后抵冥王星随着1.1亿美元的首笔款项到位,美国尘封了近13年的“新地平线”计划开始启动。据中国航天报消息,冥王星探测器将于2004年出发。2015年飞抵冥王星,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和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珀带天体。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唯一没被探测器光顾的一颗。  相似文献   

18.
 深空探测指人类航天器离开近地轨道、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对地球以外天体(月球及以远天体)或空间环境开展的科学探测。2018年,国际深空探测叠彩纷呈: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将开展巡视勘察;美国“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向太阳系空间进发,朝向日心方向,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合作研制的BeipiColombo探测器正飞向水星、美国“帕克号”探测器开启“史诗级”旅行去“触摸太阳”,远离日心方向,“新视野号”成功飞掠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天涯海角”、“旅行者2号”突破日球层顶;美国“奥西里斯-REx”和日本“隼鸟2号”顺利抵达各自目标小行星执行采样任务。2018年,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火星发现有机分子、太阳系边际再抵近等发现或突破对于探寻生命起源、太阳系起源和演化,拓展人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自古以来,人们只能凭裸眼观察来了解天体现象;16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开启了望远镜观测时代.观测波段逐渐覆盖了γ射线、X射线乃至可见光、红外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波谱,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也得以逐渐深化.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从探测月球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人类的空问探测,由近至远,由易到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对太阳系各层次天体和太阳系空间的253次探测.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简讯     
美科学家宣布发现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7月29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的第十大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03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体,是“库伊伯尔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