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佺  张旭家 《科学通报》2003,48(9):988-990
2003年对我国生物膜研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香山科学会议于2003年1月13~16日举办第200次学术讨论会,以“21世纪生物膜研究”为主题,讨论了膜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展望.接着,第8次全国暨2003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3月25~30日在广西北海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披露:“中国耕地污染较严重.有10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仅仅过了三年.2000年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就翻了一番,增加到2000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的1/5。又过了三年,2003年据中国基础研究网第212号香山科学会议——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安全学术会议的有关信息,中国土壤污染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已达6000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科委北京香山科学会议中心组织于1997年12月薪22~24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89次学术讨会是一次有关生命活动调控和生命起源问题的高层次科学讨论会,与会的30位科学家中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4.
王赤  孙丽琳 《科学通报》2007,52(6):739-740
2007年1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科院空间中心)学术委员会在香山饭店举行了“载人登月科学问题”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家航天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参谋部、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航天集团公司、高等院校等各空间科学和航天领域的专家及代表参加了此次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07,(8):49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6年2月21-23日在京召开主题为"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的第272次学术讨论会.刘德培院士、石学敏院士、王雪苔教授、李振吉教授和陈君长教授受聘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6.
关于达尔文主义科学范式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新武 《自然杂志》2000,22(6):362-365
本文认为,对达尔文主义是否科学的争议的关键,就是进化论中有没有严格的常规意义上的科学定律;波普以证伪原则来否证达尔文主义的方式过于理想化;应该承认生物学解释具有其自身特点并具有一定的解释限度,但又不能走向以生命科学作为整个科学评判标准的极端,更不能以此让达尔文主义逃避科学的检验.事实上,只有同达尔文主义的科学范式进行彻底的决裂,才可能出现真正的、科学的进化论.  相似文献   

7.
杨鹏飞  孙剑飞  张欣  商澎 《科学通报》2019,64(8):前插1,741-747
基于第620次香山科学会议的研讨主题和内容,从强磁设备平台、强磁场生命科学研究、铁代谢与铁磁纳米药物、强磁场健康调控等方面论述了强磁场生命科学与健康医学领域的新问题、新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俊明 《科学》2006,58(5):44-47
面对新世纪对科学教育的要求,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期成了软肋,且乏有起色.在中学这个基础“施工”阶段,教育者们或忙于应试,题海无涯苦作舟;或囿于经验,追求系统知识的传授;或满腹牢骚,怀着脱离实际的“理想”;……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9.
科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地位 1.在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中,不同的政治文化和机构如何影响科学证据的获取和处理? 2.科学家和决策者们如何认识并传达科学建议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时光荏苒, 2023年悄然已至.作为主编,我很高兴您翻阅《科学通报》(中文版)和Science Bulletin(英文版)2023年第1期.在过去的5年里,《科学通报》和Science Bulletin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术影响力实现了新的突破,均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两本期刊始终紧密关注国内外重要科学事件和科研进展,如诺贝尔科学奖的公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等,出版了一系列重要文章.根据2022年公布的JCR《期刊引证报告》, Science Bulletin在全球74种自然科学综合性期刊中排名第5位,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创刊于1950,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通报》  相似文献   

12.
病态科学     
Lang.  I 赵乐静 《世界科学》1991,13(6):49-55
“病态科学”一文发表在1989年美国物理学会的刊物《今日物理》第10期上.本刊特将此文翻译摘登,以飨国内的读者.该文自发表后,已引起不少反响,不少人认为朗缪提出了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且还联系了当前科学研究中的实际,但也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科学上不同学派之间的正常争论.我们认为,必须将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病态科学区分开来.不能将一切错误都归结为病态科学.但另一方面,从大量科学史中的例子,包括我国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事例来看,病态科学提出的确是一类真实的并且产生影响的社会现象.正视它,研究它,并从中吸取必要的教训,正是为了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而引起国内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正是编者发表此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2023,(1):137-141
<正>《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消息、进展,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要求文章短小精悍,可读性强,能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因为没有高科学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进入高科技时代,就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要从幼儿抓起,从娃娃抓起.文章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活动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说明了培养幼师学生科学活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给中学生以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运开  王顺义 《科学》2001,53(5):3-6
当前全国正兴起讨论和实施如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问题.在此基础上,教育界遵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探讨和实施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问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又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它牵涉到人才的培养问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问题,而这些都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那么在新的世纪,我们到底应该给中学生什么样的科学素质呢?  相似文献   

16.
Bahm  AJ 王毅 《世界科学》1991,13(1):50-53
问题无问题,便无科学.科学知识产生于对科学问题的解答,而无问题,便无解答,也便无科学知识.然而,是什么使一个问题成为"科学的"呢?任何问题都是科学的吗?不是.既然不是,那么科学的问题具有什么特征呢?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如此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以致要在这个问题上很快达到普遍的一致似乎是不可能的.作为一种假设,我认为:仅当一个问题至少具有下述三个与可传述性、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相应的特征,它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1.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传述的,那么称它为"科  相似文献   

17.
飞行和游动生物流体力学的国内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童秉纲  孙茂  尹协振 《自然杂志》2005,27(4):191-198,F0003
在微型飞行器等仿生技术的推动下,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研究正受到国际和国内学者的关注. 2003年10月曾召开了以此为主题的第214次香山科学会议,对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作了比较充分的评述.本文着重介绍国内最近在生物外部流体力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若干进展.  相似文献   

18.
魏屹东 《自然杂志》1999,21(3):170-173
本文对19世纪法国伟大的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的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揭示出其科学思想从结晶学到发酵学,再到病原菌学和免疫学是一个逻辑地推进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科学方法是实现其思想的有力工具.而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结合,构成了他整个科学成就的内核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通报》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消息、进展,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2010年起《科学通报》改为旬刊,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科学通报》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并进入《中  相似文献   

20.
公民科学素质的本土化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立 《科学》2005,57(3):29-32
什么是科学素质,它应该具有怎样的内涵,国际上目前已有若干种典型的说法.如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即"2061计划")、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印度的<促进科学文化素质>、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的米勒(J.Miller)教授等都提出了科学素质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