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199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前4名参赛队的技术统计,对当前世界女排技战术现状、现代运动员体能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展望今后发展趋势,探讨中国女排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对世界其它女排前后排进攻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是对付欧美高大强攻的最有力的武器,始终保持前排三人的进攻,仍是女排的发展趋势;采用四二配备,更有利于发挥快速多变的战术需要.古巴女排二、三年后,依然是世界冠军的最有力的争夺者.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排自获得辉煌的五连冠后,近年来在各项大赛中却连遭滑坡.我国目前基层排球运动开展不力,导致后备力量枯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借鉴、对照各世界女排冠军国广泛开展群众性排球运动的成功经验,希望引起我国有关方面人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后世界女排的格局及世界女排的发展趋势,中国女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女排二传手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 数理统计法, 分析比较法对97~98、01~02年全国女排甲A联赛和第26、27届奥运会女排二传手的身高、年龄以及国内二传手的技术情况的分析, 目的为了了解目前我国女排优秀二传身高、年龄是否有差异, 以及了解我国女排二传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女排二传的年龄与世界优秀球队没有差距, 而身高与世界强队相比偏低, 二传手传球方式以站立传球为主, 跳传为辅.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世界高水平女排相关数据为依托进行分析,对我国女排的主攻、副攻、二传等专住的身体、技术方面进行了纵向或横向的比较.从而找出我国高水平女排运动员在不同专位的特点与规律,为我国女排的培养与合理化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把进攻、拦网、防守转换成联系数中的同、异、反,定量地分析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女排前8名参赛队的技术状况,并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分析对照,指出了中国队与其他女排强队的差距在于缺少主动进攻。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在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女排发球、接发球、扣球和拦网技术进行了以下统计分析,以期望找到中国女排失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及其后备人材不同年龄阶段弹跳力素质发展的分析研究,探讨女排运动员弹跳力素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不同年龄阶段主要训练手段的选择.为女排运动员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论通过观看新一届女排在2007年的全部世界比赛实况、录像后,从排球微观技术的视角,观察、分析新一届女排12位队员当前技术状况,认为需要从训练特别比赛的实战出发,对新女排在比赛中技术串联各环节,特别是主攻手强攻,全队默契配合,强化心理训练,大力挖掘臂力,旨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新一届中国女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与前3名的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前4名比赛的实况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中国队与前3名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一攻成功率上毫不逊于对手,但防反得分能力较差;拦网也不是中国队的优势,在防守及小球串联等方面中国队不如意大利队和美国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9年、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参与的7场比赛录像分析,从一攻、防反、保攻和推攻4个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女排和世界女排强队总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并对其有关的比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对比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之间的技战术实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获得前四名的4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优秀女排运动员扣球高度的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诸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寻求各因素对扣球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世界高水平男女排在比赛中能合理选择和运用进攻战术打法以及预测女排进攻战术打法发展趋势,对男女排进攻战术打法差异性进行研究;通过技战术统计法,对第三十一届里约奥运会男排和女排的最后8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排和女排运用的进攻战术各不相同,女排强攻和快攻的运用明显高于男排,男排在立体攻的运用明显高于女排;各种进攻战术运用的主要进攻打法也不完全一致;男女排进攻区域结构不一致,男排在3号区和1号区进攻的概率明显大于女排,而女排在2号区和4号区进攻的概率明显大于男排;世界女排进攻战术打法应增加强攻进攻点,拓宽快攻与平快掩护攻运用机会,增强组织立体攻的战术意识。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古巴、中国——俄罗斯、中国——意大利三场比赛中外女排大力跳发球技术运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大力跳发球得分效果高于外国女排,破攻与外国女排无明显差异,中国队的失误明显低于外国女排.  相似文献   

16.
近来,女排队员身材趋向“大型化”,网上争夺日益激烈,这对二传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秀的二传手应技术全面,战术灵活。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比赛中,二传吊球得分率往往相当高。因此在国内外比赛中被广泛运用。笔者对1990年三次国际女排大赛(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第11届亚运会女排赛;香港“超霸杯”女排赛)进行二传手吊球统计分析,并就女排二传手吊球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排继苏联,日本女排之后,成为世界女子排坛上的第三支荣获“三连冠”的队伍,开创了我国排球运动史上新的篇章,标志着我国排球运动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继首届“日本杯”女排比赛之后,中国女排参加了北京“海鸥杯”四国排球  相似文献   

18.
郭剑峰 《科技潮》2006,(2):27-27
1986年,号称世界女排“第一扣球手”的著名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在比赛中突然猝死.年仅31岁,令世人无不为之扼腕叹息。2001年1月4日,我国排坛名将,有“快球手”美誉,年仅30岁的川籍国手朱刚在训练中猝死的消息,同样震惊了体育界及国人。导致他们猝死的罪魁祸首都是由一种叫“马凡氏综合征”引起的“胸主动脉央层动脉俏破裂”,而本次记者的采访对象就是一位从事马凡氏综合征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医生——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谢进生。  相似文献   

19.
李明智  辛伟  国梁 《科技资讯》2006,(29):169-169
目前,在国内外高校对此项目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中,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女排比赛中后排进攻必将成为一种主要的进攻手段。伴随着我省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女排后排进攻也终究会被运用到比赛中。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以五连冠的辉煌战绩震惊了世界,振奋了国人的精神。《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号召人们“学习女排,振兴中华”。学习女排的拼搏精神成为时代的热潮。人们都知道,女排获得的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