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差速离心和庶糖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提纯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碱解后经超速离心提取多角体蛋白,用以免疫家兔,采用对流免疫电泳和ELISA方法检测定量多角体中的多角体蛋白,结果表明:用对流免疫电泳方法检测的最低灵敏度是0.025mg多角体/ml,而用ELISA方法则可以测出10ng多角体/ml,其光吸收值(OD_(490))与多角体的浓度(mg/ml)的负对数值之间呈明显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1.5335-0.2342x。  相似文献   

2.
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经不同密度的蔗糖溶液离心提纯后,用碱解处理分离净化病毒粒子,再经十二烷基硫酸钠——氯仿——正丁醇抽提,乙醇沉淀获得DNA.电镜观察DNA分子大多缠绕曲卷呈线状,少数为扭曲的环状分子。线状和环状分子周长平均为5.34μ,其分子量约为1.6×10~7道尔频。  相似文献   

3.
前言斜紋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亦称蓮紋夜蛾,属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食性很杂的多食性昆虫。据調查在广东省为害十六科的四十六种农作物。几乎全年內在广东有繁殖发生,冬季无休眠现象。在国內的分布甚广。温度因子对斜紋夜蛾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国內外的报导不多。吳玉洲(1937)曾作生活史研究;Basu(1943;1945)曾进行了食物因子对其发育影响的研究及  相似文献   

4.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Splt MNPV)不能成功感染亲缘关系相近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为了探究其中原因,取Splt MNPV感染甜菜夜蛾离体细胞Se301,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DAPI(4′,6-Diamidine 2′ 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荧光染色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e301细胞被Splt MNPV感染后出现早期凋亡特征,但未进行至细胞凋亡晚期形成凋亡小体;病毒感染受到阻碍,始终没有病毒多角体和有感染性的芽生型子代病毒产生;综合以上结果说明早期细胞凋亡仍然是限制病毒完成复制周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的抗血清与其同源抗原,在双向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中产生一条沉淀线和一条沉淀弧,病毒粒子的抗血清与其同源抗原,在双向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中形成两条沉淀线和三条沉淀弧。异源系统之间无交叉反应。凝胶内吸收试验表明多角体蛋白与病毒粒子之间不存在共同抗原,两种组分无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6.
斜纹夜蛾(Probenia 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粮棉、经济作物和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多年来以化学防治为主,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用药量逐年提高,增加了作物、特别是蔬菜上的残毒,直接影响了人体健康。且该虫对苏芸金杆菌类生物农药又不敏感。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探讨新的防治方法,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斜纹夜蛾幼虫病毒病从一九一三年起,先后由Dudgeon 和Bahgat 在埃及发现,五十年代中期,Abul—Nasr 确定了这种病是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室内实验能使斜纹夜蛾大量死亡,这就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一九六○年戴冠群对广州地区的这种病毒进行了研究。一九六四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在河北、广州、南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示范推广、施药方法改良、残毒检测的应用与研究,得到此病毒增效剂的平均防效为768%,其防效最优,且其使用浓度比广州病毒低2倍,天敌种类、数量都有增加,经济效益增效明显,其增净产值比清水对照、常规分别高2623.5、1014.0元/公顷,经捡测,其农药残毒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不能成功感染同属甜菜夜蛾(S. exigua,Se)昆虫,为深入研究SpltNPV在离体Se301细胞中的感染进程以及病毒感染失败的原因,对感染后Se301细胞进行DNA复制、病毒基因转录以及病毒蛋白表达等检测。结果显示被感染的Se301细胞中病毒完成了DNA的复制和病毒早、晚期基因转录,但检测不到极晚期基因多角体基因(polyhedrin)的表达,病毒的蛋白表达受阻从而影响了病毒完成复制周期。 研究发现病毒蛋白表达受阻是SpltNPV在Se301细胞中无法形成子代病毒,完成整个病毒复制的主要原因,这为深入研究其感染失败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egt基因的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AcMNPVegt基因中的保守区部分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SlMN-PVegt基因的位置在PstⅠ4970bp和XbaⅠ2600bp的片段上.采用双链DNA序列分析方法测序,在2600bp片段上的EcoRⅠ位点两侧得到594bpDNA碱基序列,用计算机DNASIS和PROSIS软件,将594bpDNA碱基序列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AcMNPV和SliMNPV的egt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45%和86.5%.  相似文献   

10.
对昆虫NPV-DNA的研究已有报导,如1965年Onodera等人从家蚕NPV中分离出活性的DNA,它的分子量是2.2×10~6道尔顿,在超离心和柱层析中都只有一个组分。以后Kok等人用酚和去污剂分离NPV-DNA,得到了沉降常数分别为14、45、61、94、140的五种DNA组分,最大的分子量为1.17×10~8道尔顿(DNA链的长度为45.2毫微米)。Shvedchikova等人认为NPV-DNA分子中的某些部分特别易切断,因此分离而得的DNA是包含切断的和完整的DNA分子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些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本文主要对棉铃虫NPV-DNK进行了提取及分级分离的研究,分析讨论了各研究者所得NPV-DNA组分不均一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化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的病毒核衣壳免疫小鼠,取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得到5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所分泌的单抗分属IgG1,IgG2a,IgG2b和IgG3等4种抗体亚类,其中1株单抗识别分子质量为41ku的病毒蛋白,其余4株单抗均识别31ku的病毒蛋白。胰蛋白酶部分酶解分析发现,31ku的蛋白的4株单抗分别识别至少3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有5株单抗均不与其他4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利用所制备的单抗进行了病毒在虫体中增殖动态的检测。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来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和复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e,SpltMNPV)日本株(C3)(又命名为SpltMNPV Ⅱ)是Kamiya等从日本全国各地野外感病幼虫收集、分离到189个SpltMNPV克隆中繁殖率和毒力极强的一种新型病毒株.本研究在SpltMNPV Ⅱ的基础上构建了egt缺失的,多角体启动子启动的,BmK ITa1成熟肽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的重组移载体psk-△egt-pph-BmK ITa1-egfp,并通过共转染初步筛选出重组病毒感染的荧光细胞.成果为进一步研制高效重组SpltMNPV生物杀虫剂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MNPV)和芹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faMNPV)感染甜菜夜蛾(Laphgma exigua)血细胞系Le-H-HNPU_7,通过光镜和电镜技术证实,该细胞系对这两种NPV都很敏感,病毒在细胞中的发生呈现出典型的NPV病理发展过程。电镜下可以见到受染细胞核中病毒发生基质、病毒粒子和多角体。其病毒形态大小分别是:AcMNPV病毒粒子为27.8±1.83×214.4±33.5nm,多角体为1.82±0.35μm,多角体蛋白质晶格为60.7A;SfaMNPV病毒粒子为38.1±2.09×306±14.5nm,多角体为1.45+0.1μ,多角体蛋白质晶格为70A。  相似文献   

14.
从豆田采到自然罹病死亡的银纹夜蛾幼虫,经分离鉴定其病原体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感病幼虫体色由淡绿变为黄绿以至黄白色,体节肿大,倒垂死亡,体壁脆软,常液化流出淡褐色脓液,无嗅味。切片观察幼虫受害组织,主要是表皮细胞、血细胞、脂肪体,气管基质及中肠上皮细胞,此处丝腺、肌肉细胞也被侵染。病变主题表现为细胞核膨大,核内充满大量多角体。电镜观察多角体呈正三边形,直径1.34u,病毒粒子杆状,大小346×57.8nm呈单粒包埋。根据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系统,此病毒属于杆状毒科(B aculoviridae)、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或核型多角体病毒A亚组,定名为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NPV多角体基因的克隆和部分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SINPV基因组作了酶解分析,测得其基因组大小为145kb,并用双酶法确定了SINPV基因组的HindⅢ和PstⅠ物理图谱。以含AcNPV多角体基因的质粒pAC-Ⅰ的SalI-C片段为探针,对SINPVDNA酶切片段southern转印杂交结果,初步判断多角体基因定位于PstI-B/C/D片段、BglⅡ-C/D片段、BamHI-B/C片段和EcoRI-A/B片段上,且SINPV与AcNPV多角体蛋白基因有64%的同源性,而以大肠仟菌质粒pUC19为载体对SINPV的多角体基因试克隆,得到带有BglⅡ-PstⅠ双酶切片段的2个克隆子。对这两个杂交阳性克隆子之一的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插入片段与BmNPV多角体基因上游序列亦有一定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甘蓝夜蛾(Mamdstra bressicae L.)是石河子垦区甜菜的重要害虫,严重发生时对甜菜含糖量的影响较大。除危害甜菜外,还为害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及禾本科、豆科、茄科等作物。在石河子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一般为6龄。 1984年8月,我们在室内饲养的甘蓝夜蛾幼虫中,发现自然慛病死亡现象,经分离鉴定是被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以下简称MbNpV侵染所致。对该病毒多角体的观察和初步研究国内虽有报道(1)(2),但为搞清新疆昆虫病毒资源,了解MbNPV进行生物防治的可能性,我们对该病毒的形态和毒力等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俄国学者(1899)最先采用热电法測定昆虫体溫,发现了昆虫体液溫度下降时的过冷却和溫度突变现象,后来他便确立了著名的昆虫体溫曲线图解,为昆虫抗寒性問題的研究奠立了基础。随后,Payne(1926—1929);(1928—1930);  相似文献   

18.
从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kie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 MNPV)日本株(C3)基因组中克隆了p10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片断涵盖了318bp的读码框及5’端启动子区191bp和3’端终止区62bp的序列.在起始密码子ATG上游-63~-59bp处有一杆状病毒晚期和晚晚期启动子基序TAAG.联配分析表明,Splt MNPV日本株(C3)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其它9种核多角体病毒的同源性有较大差异.以p10基因为基础绘制的杆状病毒分子进化树将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hopolyhedrovirus,BmNPV)与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cid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归到同一分枝,这与以gp37基因和egt基因为基础绘制的杆状病毒分子进化树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
报道了对银纹夜蛾进行温度、紫外线照射、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处理,以诱发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分离、提取、光镜、电镜及染色观察,可见到有多角体被诱发产生,初步鉴定该多角体为核型多角体。实验发现后者对害虫有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